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惠州一寶寶喝粥 劇烈咳嗽一個月險喪命

諸如瓜子、花生、糖果、小玩具、小飾品……一旦不小心誤吸進體內, 就可能成為致命“殺手”。

患兒一個月前開始出現劇烈咳嗽, 在當地醫院看了多次也未見好轉。

近日, 患兒劇咳日發嚴重, 好幾次幾近窒息。 父母異常緊張, 於是將患兒帶來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檢查治療。

根據家長的描述, 醫生憑經驗初步判斷患兒是氣管異物所致。 經胸片檢查, 果然發現患兒氣管深部有一異物存在, 於是, 給患兒施行氣管異物取出術, 一粒大小約2mm的碎骨頭呈現在患兒父母眼前。

一粒碎骨頭竟差點要了孩子的命, 這讓患兒父母怵目驚心。 市中心人民醫院兒童重症病區醫生提醒家長, 千萬別小看這些小玩意。 諸如瓜子、花生、糖果、小玩具、小飾品……都是孩子的心愛之物, 一旦不小心誤吸進體內, 就可能成為致命“殺手”。 醫生說, 尤其3歲前的孩子, 由於牙還沒有長好, 咀嚼功能也不太好,

他們的咳嗽、吞咽等自我保護反射都沒有發育完全。

異物是如何進入氣管的?

市中心人民醫院兒童重症病區護士黃曉麗介紹, 人體的喉嚨有個機關叫會厭, 是防止異物進入氣管的單向閥門。 這個閥門及一些神經反射功能在兒童時期還未發育成熟, 所以在兒童口含異物哭鬧、大笑, 或有其他意外使兒童注意力突然分散時, 異物就會瞬間隨氣流進入到氣管裡。

異物進入氣管有何症狀?

黃曉麗稱, 因為氣管是氣體交換的通道, 神經末梢分佈密集、敏感, 一旦有異物進入就會出現強烈反應, 表現為劇烈嗆咳、憋氣、喉痙攣等, 直至呼吸困難導致窒息死亡。 有時呼吸困難的症狀可能在短時間內會有好轉, 但隨後幾天又會反復出現發熱、咯痰、肺部感染等症狀,

並隨著異物在氣管存在時間的延長, 症狀會進一步加劇。

異物進入氣管怎麼辦?

黃曉麗說, 當幼兒邊吃邊玩時, 突然停止活動, 開始哭鬧並有陣發性高聲嗆咳、喘鳴以及面色紫紺、呼吸困難, 繼而神志不清和昏迷等, 應高度懷疑氣管異物, 此時可立即刺激咽喉使其咳嗽、嘔吐, 以利於異物排出;也可站在患兒背後, 雙手抵在患兒臍部與劍突中間, 向胸腹部上後方用力擠壓, 借助肺部產生的氣流衝擊將異物排出。 在採取搶救措施的同時, 要儘快送附近的醫院, 途中不要停止搶救。 如果發生心臟停跳, 要進行心肺復蘇。

黃曉麗說, 特別要指出的是, 一旦患兒憋氣症狀好轉, 且仍有咳喘, 有時伴有喉中鳴響時,

一定要讓患兒保持站立, 然後從上往下輕拍背部, 因為此時異物已在氣管, 這種做法目的是為了讓異物下行進入一側支氣管, 從而保持另一側支氣管通暢, 為送醫院救治爭取時間。

【記者】周智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