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你知道這些是“中國特供車”還會買嗎?

車主群已建立

查違章、油耗、加油站、買車砍價一個辣評車就夠了

“特供”在其他行業是高大上!

但在汽車圈, 總有點被閹割的趕腳!

我們身邊有哪些特供車型?

這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

辣椒姐跟你一起扒一扒!

"中國特供車"常見的有哪些?

所謂“中國特供車”就是合資廠商專門為中國市場開發的車型, 只在中國大陸地區銷售。 常見的如大眾朗逸、本田淩派、別克新英朗、日產全新藍鳥、馬自達CX-4、現代名圖、福特福瑞斯等等。 是的, 你沒看錯, 這些銷量非常不錯的車型, 都是中國特供車。

"中國特供車"與"全球車"的差異?

這兩年平臺一詞也很火, 很多人認為平臺就是底盤, 又認為特供車的平臺不如海外版車型。 其實不完全是這樣。

其實平臺的概念比較複雜,

主要是指一種造車方式, 在同一個平臺上生產的車型, 有很多零部件是通用的, 不同的車型可以共用一生產平臺, 這樣可以縮短開發週期, 節省生產成本, 這也只是代表了一定的裝配技術相似, 不能說同平臺造一樣車。

“中國特供車”一般有兩種:

1、基於現有的平臺重新開發的車型。

這類車型是國內特有的, 在海外沒有兄弟姐妹。 例如大眾系的現款朗逸、寶來採用了第四代全球版捷達的平臺(PQ34);而國產捷達、桑塔納採用的卻是老款POLO的平臺(PQ25);也就是說, 你的捷達跟海外版的捷達根本是兩回事。

再比如, 本田的淩派採用的是第二代飛度的平臺。 由於這些車採用老平臺製造, 因而被網友們攻擊的最為強烈, 覺得它們用落後技術忽悠了中國消費者。

當然, 也有一些車型是基於最新平臺開發的, 比如福特福睿斯採用的是基於現款福克斯的平臺;大眾淩渡採用的是著名的MQB平臺。

平臺的使用其實也反映出廠商對於車子的定位, 捷達、桑塔納是針對平民市場, 所以以節約成本為主,

而淩渡的定位是中級轎跑, 定位相對高端, 因此使用最新的MQB平臺(奧迪TT也使用MQB平臺)。

2、還有一種車本身是全球化車型, 但是針對不同的市場又推出不同的版本,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形形色色的針對中國市場加長的“L”版車型。 譬如最早國產的帕薩特B5、現款的帕薩特B7——邁騰, 就是針對中國市場進行了加長;再比如在國內頗受歡迎的奧迪A4L/A6L,也是最典型的例子。

如今的廠商,多數都會在車型的初期企劃中就佈局好短軸版和長軸版兩種車型同時開發,譬如現款寶馬3系、賓士C級、凱迪拉克ATS。這種“特供車”與海外版差別不大,只是更加照顧中國用戶的愛好。

“中國特供車”值不值得買?

那麼“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具體還是要看車型。

對於追求操控駕駛體驗的購車者來說,選擇一款全球車型會更穩妥些。全球車型,至少不會是老技術的換殼車。所以研發標準一般更高,也會使用最新的平臺和最新的技術。

但如果仔細看這些特供車型,大部分還是做了舒適性的、配置或空間的提升,家用沒有什麼硬傷。比如全新英朗,雖然技術沒有太多可圈可點之處,但貴在可靠舒適,外形和空間都不錯。福睿斯,相比較福克斯,操控差些,但舒適性更好了。淩派,定位緊湊級車,但空間被稱為A+級標準。名圖也是看起來更高大上了。

所以,還是具體車型具體分析,只是需要辨別低端平臺換個漂亮的外殼賣高價這種“特供車”。

就是針對中國市場進行了加長;再比如在國內頗受歡迎的奧迪A4L/A6L,也是最典型的例子。

如今的廠商,多數都會在車型的初期企劃中就佈局好短軸版和長軸版兩種車型同時開發,譬如現款寶馬3系、賓士C級、凱迪拉克ATS。這種“特供車”與海外版差別不大,只是更加照顧中國用戶的愛好。

“中國特供車”值不值得買?

那麼“中國特供車”到底值不值得買?具體還是要看車型。

對於追求操控駕駛體驗的購車者來說,選擇一款全球車型會更穩妥些。全球車型,至少不會是老技術的換殼車。所以研發標準一般更高,也會使用最新的平臺和最新的技術。

但如果仔細看這些特供車型,大部分還是做了舒適性的、配置或空間的提升,家用沒有什麼硬傷。比如全新英朗,雖然技術沒有太多可圈可點之處,但貴在可靠舒適,外形和空間都不錯。福睿斯,相比較福克斯,操控差些,但舒適性更好了。淩派,定位緊湊級車,但空間被稱為A+級標準。名圖也是看起來更高大上了。

所以,還是具體車型具體分析,只是需要辨別低端平臺換個漂亮的外殼賣高價這種“特供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