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溥儀死時大清已亡五六十年,為什麼還能葬在清陵?原來這才是真相

溥儀, 大清王朝最後的一個皇帝, 也是中國兩千年的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 但是, 溥儀死的時候, 已經是1967年, 此時清王朝已經覆滅了70年,

但是, 在1995年, 溥儀的遺體卻被葬入了清陵, 難不成, 這和溥儀的身世有什麼關係嗎?

溥儀的全名叫愛新覺羅溥儀, 他的身世眾人再也熟悉不過, 是滿清皇族愛新覺羅氏最後的一個皇帝。

讓人比較感興趣的是, 愛新覺羅這個姓氏並不是滿清皇族本來的姓氏,

滿清貴族的最初面貌是古女真人, 在當時, 愛新覺羅並不是一個姓氏, 愛新是女真部族的一個遠支, 但是, 到了努爾哈赤以後, 皇太極建立了大清王朝, 從而效仿漢制, 取消了大宗的分別, 把愛新覺羅命為一個姓氏, 後來, 這也成為了皇族的象徵。

在清朝時期, 愛新覺羅家族出現了很多傑出的歷史人物, 他們也曾一度把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重新推向了頂峰, 比如愛新覺羅.玄燁, 而他的另外一個稱謂就是康熙大帝!

康熙是清王朝的第四位皇帝, 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二位皇帝, 康熙8歲登基, 14歲親政, 一共在位61年, 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

康熙在位期間, 起先智擒鼇拜, 集中了自己的權力, 對內平定三藩, 平定準噶爾, 剿滅了臺灣明朝遺留的勢力, 很大程度上穩定了清王朝的統治。

對外方面, 康熙驅逐沙俄, 大破淮部, 不僅維護了我國邊疆的統治, 還提升了中國當時的國家形象。

由於康熙在位期間的傑出貢獻, 使清王朝一度出現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從而促使了清王朝出現了200多年統治中最為鼎盛的時期。

但是, 自從康熙, 乾隆以後, 清王朝的繁榮就迅速衰敗下去, 特別是在晚清時期, 中國持續了100年的被侵略史, 使中華名族遭遇了空前的滅頂之災, 。

這其中的緣由, 和愛新覺羅家族的統治有著直接的關係,

特別是在清末時期, 清王朝淪為了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成為了全中國的討伐對象。

而在今天, 很多愛新覺羅家族的後人也不願意提及自己皇族後裔的身份, 這也和清王朝的後期的統治有著很直接的關係。

據瞭解, 愛新覺羅氏成員, 到了20世紀30年代,已經有了14萬人,稱的上是一個大家族,而在清王朝覆滅以後的幾十年裡,愛新覺羅家族流落各地,純正的血統已經無法保障,家族人口的統計已經相當困難。

不過,後來經遼寧省名族事務委員會的批准,愛新覺羅密雅納支已經恢復了家廟,每年的陰曆五月十三舉行祭祀。

至於溥儀為什麼會被允許葬入清陵,原因很簡單,溥儀自從當上皇帝那一年,就開始修建了他的陵墓,而北京方面為了促進旅遊事業的發展,從而說服末代皇后婉蓉,把溥儀的骨灰葬入了清陵。

到了20世紀30年代,已經有了14萬人,稱的上是一個大家族,而在清王朝覆滅以後的幾十年裡,愛新覺羅家族流落各地,純正的血統已經無法保障,家族人口的統計已經相當困難。

不過,後來經遼寧省名族事務委員會的批准,愛新覺羅密雅納支已經恢復了家廟,每年的陰曆五月十三舉行祭祀。

至於溥儀為什麼會被允許葬入清陵,原因很簡單,溥儀自從當上皇帝那一年,就開始修建了他的陵墓,而北京方面為了促進旅遊事業的發展,從而說服末代皇后婉蓉,把溥儀的骨灰葬入了清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