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魚趕浪功夫”與眼中有“的”

魚趕浪功夫為吳式太極拳密傳。

在修習渾圓樁功小成之後, 就應由靜態而轉入動態訓練, 為了提髙擊打效果, 就需要修煉“魚趕浪”功夫了。

你見過逆流上溯的魚兒嗎?此時魚兒急速擺動魚尾從而使魚兒急速上溯。 這就是魚趕浪的情形。

人沒有尾鰭, 但有尾骨, 尾骨有微小的前後擺動的量, 這就具備了仿生魚趕浪的條件。

修習方法是將尾骨前挺, 再將尾骨後撅, 如此不斷反復, 並不斷提高一挺一撅的轉換速度, 並達到像使用筷子那樣不用去想那種狀態。

魚趕浪功夫的用途在挑槍和紮槍時可提高擊打效果;在雙手上挑和雙手前擊時可提髙擊打效果。

眼中有“的”是眼法的真諦

手、眼、身法、步, 是武術的四大要素, 眼法被列入四大要素之一, 可見其重要性, 可是卻被很多習武者所忽視。

由蔡龍雲等先生編寫的武術院校教科書《武術》關於眼法是這樣寫的:眼法有注視法和隨視法兩種。

我在上海復興公園學太極, 學的就是隨視法。 後來發現這是錯的。

什麼是隨視法呢?就是練拳時, 眼睛看著手, 手運動著, 眼要始終看著手。

為什麼這是錯的呢?你吃過肉吧!吃肉的過程是不是這樣, 當你拿起筷子時, 首先眼睛盯向肉, 然後再把筷子伸過去, 把肉夾住。 如果用隨視法, 把眼睛始終盯著筷子, 哪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常言道;“有的放矢”, 首先要眼中有“的”。

練拳也是同樣道理, 眼睛看著手, 手就沒有了要擊打的目標, 沒有“的”之拳還是“拳”嗎?

由此可見眼法只有一種, 就是所謂的注視法, 也即眼睛看著你要擊打的目標。 也就是眼中要有“的”, 拳譜上說:“眼是先鋒”, 就是這個道理。

道理就上述那麼簡單, 可悲的是太多的習武者都忽視了這一點, 不信!你不妨觀察一下你周圍的練拳者, 他們的眼都看向哪裡呀?

都知道手、眼、身法、步;可是就有那麼多的人不知眼法怎麼使。

與上同理, 兵刃的使用也是這樣, 眼始終看著對方的要被我的兵刃攻擊的部位。

你做到了嗎?

因此由眼有沒有“的”這一標準, 我們就可以判別練拳者的水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