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這家21年的老北京銅鍋涮羊肉,大廚從沒有換過

小屁桃 灣區吃貨小分隊

要說老北京們最愛的一種飲食形式,

那必定是“銅鍋涮肉, 配碟麻醬/韭花”。

灣區的銅鍋涮肉不算少。

但這次去三藩探訪的這家,

開店有21年之久,

廚師也從未更換過,

可以說是老北京中的老北京。

路過了乾淨的後廚房

瞟了一眼碼好的時蔬

......被帶到了包房。

老闆讓我們叫他五哥。

(其實按年齡, 該叫他五爺了...

就是情深深雨濛濛裡秦五爺的趕腳)

人豁達潑辣個性十足,

老北京的特點在他身上渾然天成。

坐定後, 一片氤氳又和諧的涮鍋氣氛裡,

五哥開始跟我們講美食, 嘮家常。

儘管大家都在忙著動筷子吃菜,

但我仍沒忘記劃重點:

“吃一家餐廳, 客人三兩筷子下去,

心裡就有數了。 就知道下回還來不來了。 ”

涮羊肉的羊:

......肉的後味果然是略甜的。

通常好多客人來了之後,幾口下去

就能把羊肉一盤盤全涮光了。

(手機動圖好糊請見諒/(ㄒoㄒ)/~~)

在食材選擇上,

內行的五哥(學營養學出身)

深諳食品加工水有多深;

能有最好的選擇,

他絕不委屈自己客人吃差一個檔次的。

所以除了涮肉,

這盤“蔥燒紐西蘭小羊排”也粉墨登場了

毫不誇張地說,在灣區中餐館子裡,

很難再找到這麼嫩、甜、肥瘦適宜的小羊排。

西餐廳可能有些非常premium的羊排,

又絕不會有這樣的做法。

一人夾走一隻排。

一根羊排,用牙輕輕撕扯一下,

就能連皮帶肉,完整從骨頭上分離。

張嘴一接,整塊肉帶著蔥味的醬汁,就被吞了進去。

最妙的還有骨頭頂端的羊軟骨,

在Q彈和嘎嘣脆之間

實現了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總之就是太入味,

(雖然淡口味的盆宇可能會覺得有點點鹹。)

沒成想五哥第二個大招緊接著放過來,當地珍寶蟹。

也是一道北京做法的創新菜。

用了“胸是炒雞蛋”的改良版,作為輔菜,

加了些果椒紅椒,讓它甜中帶辣;

醬料被填進蟹的殼內,

舀起一隻醬汁包住新鮮大螃蟹的腿、蟹鉗,

然後咬開脆蟹殼,混著鹵子

完整將肉抽出,吃掉,味道難忘。

當我們覺得已經吃飽預備放筷的時候,

五哥又端上來兩盤不同的餅--

韭菜盒子&牛肉餅!

作為吃貨裡最能吃的擔當——肉寶,

立刻啟動了她的第二個秘密的胃

率先夾走還在滋滋作響的牛肉餅

仿佛剛羊排、涮肉、螃蟹什麼的都沒發生。

餅皮是剛炸出來的,端到眼前,

有種讓人無法抗拒的金黃色澤,

此處自動腦補GIF版

坐在肉寶旁邊的我,聽到她嘴裡傳出的“哢哧哢”

咬餅的聲音,受到了暴擊。

忍不住也來了一塊,嘗著牛肉碎味道十足,

似有茴香、花椒等香料淡淡混合的味道

餅,酥脆無話可說,

是想要打包每天當早餐的那種 _(:з」∠)_

韭菜盒子

橫截面可以清楚看到餡多餅薄,

粉絲雞蛋韭菜,幾近溢出來

不過我們還是覺得牛肉卷餅>韭菜盒子,

更香更入味。

牛肉水餃

咬下去湯汁油亮,牛肉和菜調味剛好適宜。

實誠的餡兒 + 樸素的包法森森打動了肉寶

好吧,還有我。

要不是之前吃了太多山珍海味,

這盤餃子完全可以單人K.O

關於湯底——

銅鍋裡有紅白兩湯。一開始我們沒在意,

只覺得白湯鮮美,

不是四川火鍋的那種濃鮮,

而是老北京的味道——湯沒有濁感,

一律用小銀魚,參片等吊出高湯。

因為五哥非常在意吊高湯的食材。

他不想用濃縮包裝,也不想用味精

涮下去的肉自然不用多說,鮮甜,

吃完回家不會口渴就是最好的驗證。

(愛涮茼蒿的小夥伴也不會失望

五哥採購的茼蒿是又甜又嫩有新鮮,記得要來嘗)

再涮個珊瑚蝦蝦滑:

這下可吃飽飽的了。

但是我們永遠有另一個肚子reserve for甜點,

作為吃貨你懂得

飯後點心是“炸糕”——

據說慈禧最愛。

(雖然坊間傳聞慈禧她老人家甜點都愛...)

不過這個沾滿桂花香氣的白糯米團子,

外酥,裡糯、Q, 粘,

有桂花豆沙棗泥果脯泥花生碎等等材料混合在裡面

↑↑終於體會到一通饕餮

再來份香嘴的甜食,

那是一種“吃美了”的感覺啊✧(≖ ◡ ≖✿)

要是問我個人最愛:

下回我肯定帶新朋友來吃小羊排、

牛肉餅、涮肉涮茼蒿,

還有全灣區都不可多得的炸糕

圖文來自網路,未做商用,侵刪。

......肉的後味果然是略甜的。

通常好多客人來了之後,幾口下去

就能把羊肉一盤盤全涮光了。

(手機動圖好糊請見諒/(ㄒoㄒ)/~~)

在食材選擇上,

內行的五哥(學營養學出身)

深諳食品加工水有多深;

能有最好的選擇,

他絕不委屈自己客人吃差一個檔次的。

所以除了涮肉,

這盤“蔥燒紐西蘭小羊排”也粉墨登場了

毫不誇張地說,在灣區中餐館子裡,

很難再找到這麼嫩、甜、肥瘦適宜的小羊排。

西餐廳可能有些非常premium的羊排,

又絕不會有這樣的做法。

一人夾走一隻排。

一根羊排,用牙輕輕撕扯一下,

就能連皮帶肉,完整從骨頭上分離。

張嘴一接,整塊肉帶著蔥味的醬汁,就被吞了進去。

最妙的還有骨頭頂端的羊軟骨,

在Q彈和嘎嘣脆之間

實現了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總之就是太入味,

(雖然淡口味的盆宇可能會覺得有點點鹹。)

沒成想五哥第二個大招緊接著放過來,當地珍寶蟹。

也是一道北京做法的創新菜。

用了“胸是炒雞蛋”的改良版,作為輔菜,

加了些果椒紅椒,讓它甜中帶辣;

醬料被填進蟹的殼內,

舀起一隻醬汁包住新鮮大螃蟹的腿、蟹鉗,

然後咬開脆蟹殼,混著鹵子

完整將肉抽出,吃掉,味道難忘。

當我們覺得已經吃飽預備放筷的時候,

五哥又端上來兩盤不同的餅--

韭菜盒子&牛肉餅!

作為吃貨裡最能吃的擔當——肉寶,

立刻啟動了她的第二個秘密的胃

率先夾走還在滋滋作響的牛肉餅

仿佛剛羊排、涮肉、螃蟹什麼的都沒發生。

餅皮是剛炸出來的,端到眼前,

有種讓人無法抗拒的金黃色澤,

此處自動腦補GIF版

坐在肉寶旁邊的我,聽到她嘴裡傳出的“哢哧哢”

咬餅的聲音,受到了暴擊。

忍不住也來了一塊,嘗著牛肉碎味道十足,

似有茴香、花椒等香料淡淡混合的味道

餅,酥脆無話可說,

是想要打包每天當早餐的那種 _(:з」∠)_

韭菜盒子

橫截面可以清楚看到餡多餅薄,

粉絲雞蛋韭菜,幾近溢出來

不過我們還是覺得牛肉卷餅>韭菜盒子,

更香更入味。

牛肉水餃

咬下去湯汁油亮,牛肉和菜調味剛好適宜。

實誠的餡兒 + 樸素的包法森森打動了肉寶

好吧,還有我。

要不是之前吃了太多山珍海味,

這盤餃子完全可以單人K.O

關於湯底——

銅鍋裡有紅白兩湯。一開始我們沒在意,

只覺得白湯鮮美,

不是四川火鍋的那種濃鮮,

而是老北京的味道——湯沒有濁感,

一律用小銀魚,參片等吊出高湯。

因為五哥非常在意吊高湯的食材。

他不想用濃縮包裝,也不想用味精

涮下去的肉自然不用多說,鮮甜,

吃完回家不會口渴就是最好的驗證。

(愛涮茼蒿的小夥伴也不會失望

五哥採購的茼蒿是又甜又嫩有新鮮,記得要來嘗)

再涮個珊瑚蝦蝦滑:

這下可吃飽飽的了。

但是我們永遠有另一個肚子reserve for甜點,

作為吃貨你懂得

飯後點心是“炸糕”——

據說慈禧最愛。

(雖然坊間傳聞慈禧她老人家甜點都愛...)

不過這個沾滿桂花香氣的白糯米團子,

外酥,裡糯、Q, 粘,

有桂花豆沙棗泥果脯泥花生碎等等材料混合在裡面

↑↑終於體會到一通饕餮

再來份香嘴的甜食,

那是一種“吃美了”的感覺啊✧(≖ ◡ ≖✿)

要是問我個人最愛:

下回我肯定帶新朋友來吃小羊排、

牛肉餅、涮肉涮茼蒿,

還有全灣區都不可多得的炸糕

圖文來自網路,未做商用,侵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