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探店:順德東頭燒豬爆紅朋友圈,只因月初上民香港回歸20周年晚宴

月初上了香港回歸20周年晚宴, 現在風頭正盛的東頭燒豬!選它, 是因為小編很想知道:一隻豬, 憑什麼比他還紅?

探店報告

東頭燒豬前幾天在我的朋友圈裡面可謂風頭大盛, 全因在月初的香港回歸20周年晚宴上, 東頭燒豬上了宴席, 香港各界名流對它讚不絕口, 同時也引得我口水橫流。 只是, 在自己做飲食的朋友裡面問了個遍, 個個都說東頭燒豬滋味一絕, 但是個個都不能給出一家具體的店名, 這又讓我很是撓頭。

最終, 一位媒體朋友給了我一個“譚先生”的電話, 說找到他, 就能吃到周年典禮上的燒豬了。 隨後, 馬上聯絡上“譚先生”, 征得他同意後, 直奔燒豬場!

在譚先生的帶領之下, 我們於東頭附近七拐八拐, 終於停在了一片平房之前。 雖然平房並不起眼, 但是內有幹坤。 進到房內, 陣陣熱浪逼人, 再走幾步, 一個不可描述(真的是我詞窮不知道怎麼形容啦)的大窯灶出現在我面前,

兩位胳膊四楞子起筋線的師傅正在伺候幾隻燒豬。

譚先生告訴我, 燒豬要弄好, 還要1個多小時, 並不斷的和我說起製作燒豬的過程跟秘訣。 而他說的東西, 我基本上一個字都記不住。 不是我悟性差, 而是兩位燒豬師傅把燒豬反復從灶膛中提出又再放入,

每次提出燒豬, 燒豬都變得比上一次更加金黃耀眼, 這個過程實在是讓人太有食欲了!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終於, 燒豬炮製完成。 湊近拿鼻子一聞, 鼻腔中佈滿的都是豬肉特有的香味。 譚先生看著我躍躍欲試,

於是找出了一隻豬最好吃的部分給我——豬小腿。

由於燒豬烹飪的特殊工藝, 豬肉的油水都被鎖在了肉裡面。 一口啃下去, 油水順著嘴角流出, 齒頰留香;更難能可貴的是, 由於其中汁水充盈, 豬肉吃起來竟然有著雞腿的滑嫩。

譚先生順手把剛出爐的燒豬斬件,

一再強調:“吃燒豬一定要整塊吃, 連皮, 帶肥, 帶瘦, 這樣才過癮!”

遵命照做。 燒豬肉外層皮起了厚厚的褶皺, 加上新鮮出爐, 入口時脆而不硬, 如同吃鍋巴一般, 可以一口咬碎。 中間的肥肉處於半液體半固體狀態, 在嘴巴裡略微一用力, 就化成了一汪油水。 但是,這油水並不膩,更多的是甜潤。瘦肉部分則滿帶著肉香,和通常的豬肉相比,更加甘香緊致。

不由得感歎:不知多少年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燒肉了!

當然,如果沒有熟人帶路,你是不太可能跟我一樣,直接去到燒豬場裡面吃新鮮出爐的豬肉了。沒關係,只要去到順德龍江東頭市場那邊,找到“潤根燒肉檔”,就可以一嘗“斬料(粵語,外賣之意)燒肉”的滋味。

別過譚先生,稍事休息,讓腸胃中的肥油略微消化,馬上轉場去“水仙頭私房菜”完成我的晚餐。

在一片別墅區裡面,水仙頭的門面顯得很是古色古香,一道被放大而不失味道的廣東趟攏門,似乎在暗示我們,這裡的出品也必將雅致精巧。

來到這邊,重點要試的是順德刺身。

首先上桌的是“沙蟲刺身”。沙蟲雖然看著噁心,但別有風味;只是用來做刺身我還是第一次嘗試。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將沙蟲點上芥末和醬油,芥末去腥,醬油提味,沙蟲入口只有一股淡淡的鮮味,很有韌性,就像是一條充滿了鮮味的、被人再剔薄了許多的鵝腸,值得一再細嚼。

重頭戲是順德魚生。魚生未上,先上油鹽,再上一大盤子的配菜。其中包括調味的薄荷葉、生薑、醃薑、酸藠頭、洋蔥、生蒜子、辣椒,還有負責增加反差口感的花生、芝麻、榨菜、炸芋頭絲、米通。各種食材都盡可能切成細絲。

此時再上生魚片,金雕魚在廚師的巧手之下切得不到1公分寬,數公分長,且條條大小厚薄相近,每塊都是精英剔透,沒有半分細骨。

順德魚生吃起來頗有儀式感:首先要將一口魚生夾入碗裡,倒油,下鹽,充分混合攪拌,讓油鹽與魚生混合。油是為了更進一步提升魚生滑溜的口感,鹽則是把魚生的鮮味提出來。

至此,你可以將此前的配菜根據功能與喜好隨意搭配了。不過非常不建議你把什麼都放一點進去,太雜反而不好。

再做最後一次攪拌後,大功告成!接著把碗中的魚生一次性全部扒拉到嘴巴裡,油的滑加上魚肉本身的滑,兩者相得益彰。難怪有老饕客將此菜戲稱為“河粉”,因為無論是魚肉的大小抑或爽滑程度都與河粉有幾分相似,咀嚼之下,魚肉海鮮的味道與各種配菜的味道逐漸混合並產生變化,此種享受,堪稱一絕!

所謂“廚出鳳城”,此番當真領教了!無論是東頭燒豬那種對傳統的傳承,讓一道美食流傳至今,抑或是順德魚生廚師對刀工的精益求精,這些都成為了粵菜可以在天下美食中獨佔一席的理由。

但是,這油水並不膩,更多的是甜潤。瘦肉部分則滿帶著肉香,和通常的豬肉相比,更加甘香緊致。

不由得感歎:不知多少年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燒肉了!

當然,如果沒有熟人帶路,你是不太可能跟我一樣,直接去到燒豬場裡面吃新鮮出爐的豬肉了。沒關係,只要去到順德龍江東頭市場那邊,找到“潤根燒肉檔”,就可以一嘗“斬料(粵語,外賣之意)燒肉”的滋味。

別過譚先生,稍事休息,讓腸胃中的肥油略微消化,馬上轉場去“水仙頭私房菜”完成我的晚餐。

在一片別墅區裡面,水仙頭的門面顯得很是古色古香,一道被放大而不失味道的廣東趟攏門,似乎在暗示我們,這裡的出品也必將雅致精巧。

來到這邊,重點要試的是順德刺身。

首先上桌的是“沙蟲刺身”。沙蟲雖然看著噁心,但別有風味;只是用來做刺身我還是第一次嘗試。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將沙蟲點上芥末和醬油,芥末去腥,醬油提味,沙蟲入口只有一股淡淡的鮮味,很有韌性,就像是一條充滿了鮮味的、被人再剔薄了許多的鵝腸,值得一再細嚼。

重頭戲是順德魚生。魚生未上,先上油鹽,再上一大盤子的配菜。其中包括調味的薄荷葉、生薑、醃薑、酸藠頭、洋蔥、生蒜子、辣椒,還有負責增加反差口感的花生、芝麻、榨菜、炸芋頭絲、米通。各種食材都盡可能切成細絲。

此時再上生魚片,金雕魚在廚師的巧手之下切得不到1公分寬,數公分長,且條條大小厚薄相近,每塊都是精英剔透,沒有半分細骨。

順德魚生吃起來頗有儀式感:首先要將一口魚生夾入碗裡,倒油,下鹽,充分混合攪拌,讓油鹽與魚生混合。油是為了更進一步提升魚生滑溜的口感,鹽則是把魚生的鮮味提出來。

至此,你可以將此前的配菜根據功能與喜好隨意搭配了。不過非常不建議你把什麼都放一點進去,太雜反而不好。

再做最後一次攪拌後,大功告成!接著把碗中的魚生一次性全部扒拉到嘴巴裡,油的滑加上魚肉本身的滑,兩者相得益彰。難怪有老饕客將此菜戲稱為“河粉”,因為無論是魚肉的大小抑或爽滑程度都與河粉有幾分相似,咀嚼之下,魚肉海鮮的味道與各種配菜的味道逐漸混合並產生變化,此種享受,堪稱一絕!

所謂“廚出鳳城”,此番當真領教了!無論是東頭燒豬那種對傳統的傳承,讓一道美食流傳至今,抑或是順德魚生廚師對刀工的精益求精,這些都成為了粵菜可以在天下美食中獨佔一席的理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