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基因編輯技術神秘面紗不斷被揭開

基因編輯被證實不僅鬥得過癌症和艾滋, 還有望治療失明。 臨床和實驗室的研究進展更是頻頻傳來令人振奮的新消息。 基因編輯的奧妙已讓無數研究人員興奮不已。

近幾年, 全球科學界和產業界都在積極推動CRISPR基因編輯相關的臨床試驗。 CRISPR被稱為“生物科學領域的遊戲規則改變者”, 現已發展成為該領域最炙手可熱的研究工具之一。 中國在CRISPR領域一直行動很快, 這兩年已經創造了多個“第一”, 今年華西醫院的盧鈾教授團隊又開啟了全球首個CRISPR技術的人體應用。

國內外眾多腫瘤學者感到十分振奮, 他們認為CRISPR基因編輯進入人體試驗階段是歷史上一次偉大的飛躍, 給中國乃至全球廣大的肺癌患者帶來了希望。 外媒認為, 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個擁有該技術的國家, 這一重大突破將引發中美兩國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新一輪競爭。

2016年8月,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學家盧鈾教授研究小組啟動這一臨床試驗,

利用CRISPR技術編輯的T細胞, 治療化療、放療以及其他療法治療無效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試驗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盧鈾教授的團隊從招募的患者體內分離出T細胞, 並利用CRISPR技術對這些細胞進行基因編輯, 敲除這些細胞中抑制免疫功能的PD-1基因, 並在體外進行細胞擴增。 細胞達到一定量後, 盧鈾教授的團隊將它們輸回患者體內, 並希望它們能對腫瘤進行殺傷。 盧鈾曾說:“這一技術有極大的希望為一些患者, 尤其是我們每天治療的癌症患者帶來好處。 ”

目前, 研究人員已經完成了前期實驗的最後一步, 將基因編輯的細胞注入到了患者體內, 並且打算在其他9位患者身上進行同樣的實驗。

結果要6個月之後才能揭曉, 以瞭解此項療法是否能對這些“無藥可治”的患者帶來益處, 又是否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以往的研究表明, 通過介入, CRISPR能使基因組更有效地產生變化或突變, 效率比既往基因編輯技術更高。

近年來,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是生物技術領域的熱點, 在科研領域, 它已展現了巨大的潛力;在實踐中,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也取得令人舉世矚目的成果。 早在2014年, 賓夕法尼亞大學Pablo Tebas教授團隊就利用ZFNs基因編輯技術, 顯著提高了愛滋病患者對愛滋病毒的抵抗能力, 成就了人類首次利用基因編輯治療愛滋病的輝煌戰績。

2015年, Editas Medicine公司首席執行官Katrine Bosley在劍橋大學宣佈, 實驗室資料表明,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可以用於治療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LCA;利伯先天性黑朦病,

一種遺傳性視力衰退疾病), Editas公司將在2017年開展CRISPR基因編輯人體實驗。

2016年11月, 英國科研及醫務人員使用基因編輯(Gene Editing)技術治療一名為萊拉的(Layla)白血病嬰兒獲得成功。 這也是第一次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白血病。

近期臨床和實驗室的研究進展表明, 基因編輯不僅鬥得過癌症和艾滋, 還能治療失明。 基因編輯的奧妙讓無數研究人員興奮不已, 使其不斷被探索、被發現, 12月21日, 又有讓人振奮的新消息傳來。 英國《自然》雜誌發表了一項生物學進展, 報告了兩種新型的CRISPR/Cas基因編輯系統。 它們分別被稱為CRISPR/CasX和CRISPR/CasY, 且活性得到證實。 新型CRISPR/Cas系統將作為一種基因組編輯工具, 被研究人員廣泛用於精准添加、刪除或修改DNA片段。

在CRISPR-Cas中的Cas, 指的是在預定位置剪切雙鏈DNA的DNA剪切酶。

平臺負責人:劉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