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想更輕鬆的重裝徒步登山 牢記這打包三守則!

背包打包不是就把所有的東西想辦法塞進去, 然後背起來就可以往前走了嗎?這想必是大多數人的第一直覺, 裝東西就裝東西, 只要裝得進去就好了。 的確, 對於日常生活裡大概是這樣沒錯, 但登山(尤其是多天的重裝行程), 因為背負的重量與時間都遠比平常來的高與長, 打包的問題就成了背負起來舒適與否的重要關鍵。

打包守則之一:裝備清點

很多人拿到背包與裝備, 就開始試圖將東西一股腦地裝進去, 老實說這樣不是不行, 但效率往往很低, 很容易來來往往的反覆裝很多次卻仍打包不好。 古語說的好:軍未動、糧草先行!裝備的清單就像打包前的糧草一樣, 我們要先知道自己會攜帶多少東西, 才能去想像並安排物品收納的配置, 另外也可以借著這一步驟去確認自己有無漏掉的裝備, 可以說是一兼二顧。

以下為多日重裝裝備參考列表,

出發之前, 先清點吧!

行走裝備衣著裝備炊具裝備住宿裝備其他裝備頭燈排汗衣食物睡袋 垃圾袋地圖、指北針排汗速幹褲隨身糧睡墊衛生紙背包套排汗內衣褲餐具

帳篷

(依情況而訂)

濕紙巾

登山杖

中層保暖衣

(羽絨衣或抓絨衣)

氣罐
防曬霜手機衝鋒衣、衝鋒褲爐頭
防水袋護膝排汗襪、羊毛襪炊具
藥品、醫藥包雪套保暖帽水瓶/水袋
身份證頭巾 遮陽帽擋風板
手錶頭巾 打火機
gps防風手套/工具手套瑞士軍刀

打包守則之二:整理裝備

什麼?打包小技巧都走到第二招了還不開始打包?沒錯, 積沙成塔, 問題都是藏在細節裡的。 在打包一個大背包之前需要整理一些小雜物, 讓之後的收納變得更方便有效率, 徒步登山時想要取物也比較不容易發生東摸西摸卻找不到東西的窘境。

這一步驟首先要把同性質的東西分類出來, 尤其是瑣碎的東西, 以藥品為例, 我們可能攜帶:食鹽水、防曬霜、創可貼…. 等等, 這些小物若分開來放零散難找, 更會增加打包上的難度。

接著利用束口袋或是塑膠袋,

將小物收納整齊, 看!是否形狀變得相當完整, 這是讓之後打包及找尋物品更加快捷。

打包守則之三:裝備收納的位置分配

背包打包之所以重要, 主要是因為內容物的配置比重會改變人體背負的重心, 簡單用直覺想像, 一個六十公斤的成年人,

背負著二十公斤的重裝備, 相當於多了自身體重三分之一的重量, 若背包整體的重心是向後的, 人體自然需要花費很多力氣去維持平衡不往後跌個四腳朝天。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就得利用打包分配儘量讓背包背上後人體的重心依然穩固, 達到人包一體的境界。

一般登山背包的收納空間可以如圖所示簡單區分為ABCDEF 六大部分,而依據順序我們可以由底部的E開始慢慢打包背包。

A.空間收納物:重量較輕但與平常便利性較相關的物品,例如頭燈、急救包這類體積小卻有隨時拿取需求的小物,放在最上方不會影響平衡,狀況發生時也方便拿取。

B.空間收納物:體積、重量、行進間需求度相對於A收納層次之的東西,像是衝鋒衣褲及午餐。

C.空間收納物:重量最重會影響整體重心的裝備,這部分與人體的軀幹最接近,較不易影響整體平衡,可放置水、炊具、食物這類的東西。

D.空間收納物:這空間主要的作用是讓C空間重物儘量貼近身體,適合放一些輕量但占空間的裝備,衣服、拖鞋等等。

E.空間收納物:低密度高蓬鬆的物品,由於位處背包最下方,建議可以收納睡袋、寢具這些抵達營地才需要拿出來的裝備。

F.空間收納物:現今市面上的背包常會設置隨口可取物的小口袋,方便置放行進間會需要的物品,像是行動糧、地圖這類小物。

此外,若行程中需要背帳篷,需視帳篷的結構予以打包。帳篷主要結構為內帳、外帳、營柱、營釘有些還有地布(但也有些帳篷內外帳不可拆);而依大小又分為一人帳、二人帳、三人帳....多人帳,重量與設計結構也很不同,因此較難以一個區域放置。

但打包時仍以上述守則為主,重物跟身體軀幹越接近越好,地釘、防風繩、地布等可以塞在空隙、杖杆插在靠背的兩側,或插在背包外面兩側的水壺口袋。內帳與外帳體積較大,也要視結構與重量放置,若外帳較重,可以放在睡袋上面較靠背的地方,內帳較輕可以放在睡袋上方。由於帳棚大多為多人使用,一般來說會拆開來多人背。總而言之,帳篷的打包方式要以帳篷的特性打包。

將以上三點打包守則熟記:先清點裝備、將裝備分類用收納袋打包,最後將各樣物品放入建議的背包位置,這樣可以讓出發前不會手忙腳亂、擔心忘東忘西,登山的過程中要取物也不怕找不到東西,打包得宜,大背包背起來較為舒服,較不會浪費體力,走起路來也舒服多了。

喜歡的朋友就來訂閱買戶外,你們的支援就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一般登山背包的收納空間可以如圖所示簡單區分為ABCDEF 六大部分,而依據順序我們可以由底部的E開始慢慢打包背包。

A.空間收納物:重量較輕但與平常便利性較相關的物品,例如頭燈、急救包這類體積小卻有隨時拿取需求的小物,放在最上方不會影響平衡,狀況發生時也方便拿取。

B.空間收納物:體積、重量、行進間需求度相對於A收納層次之的東西,像是衝鋒衣褲及午餐。

C.空間收納物:重量最重會影響整體重心的裝備,這部分與人體的軀幹最接近,較不易影響整體平衡,可放置水、炊具、食物這類的東西。

D.空間收納物:這空間主要的作用是讓C空間重物儘量貼近身體,適合放一些輕量但占空間的裝備,衣服、拖鞋等等。

E.空間收納物:低密度高蓬鬆的物品,由於位處背包最下方,建議可以收納睡袋、寢具這些抵達營地才需要拿出來的裝備。

F.空間收納物:現今市面上的背包常會設置隨口可取物的小口袋,方便置放行進間會需要的物品,像是行動糧、地圖這類小物。

此外,若行程中需要背帳篷,需視帳篷的結構予以打包。帳篷主要結構為內帳、外帳、營柱、營釘有些還有地布(但也有些帳篷內外帳不可拆);而依大小又分為一人帳、二人帳、三人帳....多人帳,重量與設計結構也很不同,因此較難以一個區域放置。

但打包時仍以上述守則為主,重物跟身體軀幹越接近越好,地釘、防風繩、地布等可以塞在空隙、杖杆插在靠背的兩側,或插在背包外面兩側的水壺口袋。內帳與外帳體積較大,也要視結構與重量放置,若外帳較重,可以放在睡袋上面較靠背的地方,內帳較輕可以放在睡袋上方。由於帳棚大多為多人使用,一般來說會拆開來多人背。總而言之,帳篷的打包方式要以帳篷的特性打包。

將以上三點打包守則熟記:先清點裝備、將裝備分類用收納袋打包,最後將各樣物品放入建議的背包位置,這樣可以讓出發前不會手忙腳亂、擔心忘東忘西,登山的過程中要取物也不怕找不到東西,打包得宜,大背包背起來較為舒服,較不會浪費體力,走起路來也舒服多了。

喜歡的朋友就來訂閱買戶外,你們的支援就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