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台州美食知多少?一江山島味道全知道

一江山島味道

“ 這些散落在台州大街小巷的火爆特色小吃, 你都知道幾個呢?

美食FOOD ╲

炊圓

其實和青團很像, 但更常見於日常生活中, 裡麵包的大多是豆腐乾茭白炒肉末, 咬一口油水四溢。

涼菜糕

夏天必吃的飲品, 不過現在貌似賣的地方不多了。

白沙枇杷

算是枇杷的特殊品種吧, 個子不太大皮是嫩黃色或是淺白色, 味道比普通枇杷甜好幾倍!

臭豆腐

好多地方的臭豆腐很有名, 浙江的紹興, 湖南的長沙, 各有各的好吃, 卻總不是家裡的味道。

冬至圓 方言發音:硬(請用方言)lei yuan

台州的孩子每年除了寒暑假最期待兩個時節, 一個是七月半一個是冬至。 冬至圓就是在冬至時候的必吃品啊。 滾燙的糯米圓子剛從鍋裡撈出來就裹上厚厚的一層紅糖芝麻核桃花生粉, 媽媽用心做出來的圓子, 請一定用心品嘗。

番薯慶糕

提到長潭水庫就不得不提他的另一樣特色就是番薯慶糕。 是用番薯和糯米粉混合加上白糖蒸熟後再灑上一層黑芝麻, 很淳樸的農家點心。

粉絲面結

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面結,但是作為台州人這個卻是湯中必備。外皮貌似是豆製品,內餡是鮮肉蔥花,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個真的是一路燙到心裡去。

鳳凰蛋

現在很多台州孩子也吃不慣這個了,由於這個蛋是即將孵出小雞的雞蛋,所以大多數人斥之為殘忍,但其滋味真的是鮮美無比,難怪當年乾隆皇帝親口賜名鳳凰蛋,真的是世上難尋的美味。

核桃調蛋

台州人連在蒸雞蛋上都要大做文章。用土雞蛋打成的蛋液,加入辛辣的薑汁和醇厚的紹興黃酒,甜蜜的紅糖,攪拌均勻後在表面細細灑上一層剁碎了的核桃肉,用仙人燒法燒制而成的核桃調蛋細滑中有著堅果的脆度,醇厚中有薑汁的嗆喉,非常滋補。

黑糯米蛋糕

與西式的蛋糕口感全然不同,更加綿密更加香糯,小時候家裡做7月半、冬至的時候招待客人總要來上一盤,每次都要用搶的才能搶到。長大了不稀得吃它了,就逐漸忘了。出了家門才知道,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楊梅

沒有吃過仙居楊梅的人請不要說你吃過楊梅,因為你們吃的根本不是楊梅,從這張圖就可以明顯看出來,仙居的楊梅一個個就和乒乓球那麼大小,並且顏色是紫黑色,味甜多汁,根本就不酸!!

楊梅酒

家家戶戶應該都會放著一個玻璃罐子的楊梅酒,小時候不知道還當他是楊梅罐頭,吃了好多醉的暈乎乎的。據說還能消暑呢。

黃岩蜜橘

對於桔子品種其實知之甚少,但提到桔子就會想起家裡的本地早,不是橘中精品,卻意外地耐吃,這就是台州水土培育出來的感覺吧。像台州人一樣,不是特別驚豔扎眼,卻格外耐看。

雞蛋麻糍

吃過的人沒有不說好的,簡單的蛋液配上鮮綠的蔥花和鮮香的小蝦皮煎至金黃,再放上軟糯的麻糍。。這個味道也只能在台州才能找到了。

薑湯麵

台州人不嗜辣,卻不代表他們不吃薑。姜是選用黃岩本地的生薑,洗淨切成片,放入鐵鍋加上黃酒烹飪後曬乾,吃的時候,放在鍋中先旺火後溫火慢慢熬成湯。佐料(當地人叫澆料、澆頭)則有豬肉絲、筍絲(或茭白絲)、香菇幹、黃花菜、蝦幹(或鮮蝦)、大閘蟹、菠菜、豆腐皮,還有薑渣蛋餅。蛋餅的燒法也非同尋常,是將熬湯後的姜片剁成小粒,與蛋攪在一起煎成的。姜湯麵真的是媽媽的味道。

富貴蝦也稱瀨尿蝦

很多人不曾見過這是個什麼生物。台州人自豪的告訴你,只是一種蝦子,方言蝦狗彈~看吃瀨尿蝦的吃法就能馬上判斷出他是否是海鮮行家!

臨海麥蝦

在台州大街小巷都能吃到的食物。配料為香菇、筍絲、牛(豬)肉絲、鮮蝦、蟶或蛤蜊等上乘山海珍品,主料麥蝦不變,上碗時再加蔥蒜、醬辣等佐料,自然其味鮮美,其香醇厚,其狀獨特,其色純正,撩人胃口。

綠豆面碎

其實就是細細的番薯粉,但是台州人偏愛叫他綠豆面,也是早餐必備,它的味道不想多加贅述,台州的娃子你們都懂的!!

梅菜餅

方言為:菜癟餅,真的是童年的味道,小時候5毛錢1塊錢能買到一大塊餅子,吃的時候喜歡讓攤主在餡裡放點糖。

米麵

米麵配上大個的蝦子,烏黑的香菇,油綠的小青菜,再配上新鮮的蛤子,每每想到這裡都忍不住咽口水。

泥螺

爸爸和爺爺最愛吃的古早味。很鹹很鹹,泥螺非常的滑,意外的是非常下飯。

糯米蛋糕

有黑米自然也有普通的糯米蛋糕,嫩黃嫩黃的顏色,表面再灑上一層黑芝麻,蛋香米香混合芝麻香,一切食欲都勾起來了。

泡蝦

其實就是一團麵粉裡面裹著蝦仁、豬肉、魷魚、蔥花等等的餡,然後再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

青蟹炒糕

台州有個地方叫三門,那裡的三門青蟹全國有名有木有!所以用三門青蟹炒出來的年糕滋味也是無與倫比,台州必吃!

肉湯炊飯(肉汁糯米飯)

台州永遠和其他城市有點不同,只因為他喜歡打破成規。台州人不喜歡單純地吃糯米炊飯,他們別出心裁的將肉末湯和油條一起加到糯米飯裡,真的是好吃到爆!!

三門青蟹

特寫三門青蟹,實在是舌尖上的台州不得不說的東西。

山粉糊

台州人的習俗與全國很多地方都不同,在端午節就有體現,但是在元宵節台州人吃的和其他人也大不相同。山粉糊據說是當年戚繼光將軍抗倭是老百姓發明出來的食物,一直流傳至今,有甜鹹之分,小孩子時候在元宵節最期待的就是這一碗羹。

台州特色食餅筒

它是我們台州著名的一種小吃就是把各種美味佳餚用紙樣薄的麥焦皮(也有用米漿烙的米筒)包成筒狀。俗稱“麥焦”,也有稱麥餅筒和錫餅的。煎起來大多為臨海吃法,他們稱之為麥油脂。。食餅筒說是小吃,其實家家戶戶都把它當作主食的,因為在面皮裡面已包羅了餐桌上所有的菜肴。我們這一帶每年的端午節都是必吃這道小吃的,再喝上一點雄黃酒,門上插一兩支用菖蒲做成的避邪劍,那端午濃濃的味道就出來了。各地風俗有別,但包上這麼多的菜做成食餅筒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好像也就我們這裡了。

雞蛋酒

其實就是在酒裡打幾個雞蛋,在鍋中煮開,酒香四溢,也是台州人的最愛。

瘦肉丸

其實瘦肉丸打著的招牌是溫州瘦肉丸,但是溫台不分家,瘦肉丸也是台州孩子從小吃到大的古早味。滑嫩的肉泥在滾沸的高湯沸煮,就是最後只在碗裡放點水芹菜都香的不能自已。

台州炒米面

這個炒米面實在是台州小吃的重要角色,因為在食餅筒,嵌糕中均有他的身影,有時候早餐什麼的單獨來上一盤味道也很不錯。

糖心年糕

沒有一個地方能比台州更愛吃年糕了,所以他們年糕的花樣都有很多種,中間的花型年糕是用紅糖做出來的,小時候的最愛!

烏飯麻糍

雖為麻糍但口感與麻糍不太一樣,沒有傳統麻糍那麼粘膩,配上紅糖熬成的糖漿,甜甜涼涼的,真的很好吃,可惜只能在清明前後吃到。

鹹豆漿

這東西並不是台州特有,卻只有台州的最有創意。濃濃的滾燙的豆漿加入蔥花、蝦皮、油條,喜歡的話還可以讓老闆打一個雞蛋下去,超級滿足!!!

玉環文旦

玉環的孩子告訴我這是世界四大柚子之一,我只知道玉環文旦好吃,卻不知道享譽全球。一個一個的文旦果皮散發的全部都是澀澀清香,好吃但千萬要hold住~很上火哦

長潭胖頭魚

長潭水庫的水質清甜,連帶著魚肉也細膩帶著甜味。最愛的就是紅燒胖頭魚,家常菜必備!

嵌糕

也可以叫夾糕,是台州特有的小吃。(方言版本為:“gie gao") 台州人做生意很精明甚至小氣,但是做食物卻出奇用心,用料十足,絕對不怕吃不飽,配上一碗豆腐湯,可以說是台州人從小到大的味蕾記憶。

蛋清羊尾

臨海特色小吃,蛋清羊尾,叫羊卻無羊。以菜油、雞蛋清、豬油、豆沙和少許麥粉為原料的一道點心。取蛋清加入麥粉,用筷子不停攪拌,直至用一根筷子插在其中不會倒下再上桌。

酒盅印

這個……有朋友知道是哪裡的嗎?

台州的海鮮

台州靠海,海產豐富,吃海鮮,真的會上癮!如果你也愛咱大台州的小吃美食請轉起來!!

粉絲面結

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面結,但是作為台州人這個卻是湯中必備。外皮貌似是豆製品,內餡是鮮肉蔥花,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個真的是一路燙到心裡去。

鳳凰蛋

現在很多台州孩子也吃不慣這個了,由於這個蛋是即將孵出小雞的雞蛋,所以大多數人斥之為殘忍,但其滋味真的是鮮美無比,難怪當年乾隆皇帝親口賜名鳳凰蛋,真的是世上難尋的美味。

核桃調蛋

台州人連在蒸雞蛋上都要大做文章。用土雞蛋打成的蛋液,加入辛辣的薑汁和醇厚的紹興黃酒,甜蜜的紅糖,攪拌均勻後在表面細細灑上一層剁碎了的核桃肉,用仙人燒法燒制而成的核桃調蛋細滑中有著堅果的脆度,醇厚中有薑汁的嗆喉,非常滋補。

黑糯米蛋糕

與西式的蛋糕口感全然不同,更加綿密更加香糯,小時候家裡做7月半、冬至的時候招待客人總要來上一盤,每次都要用搶的才能搶到。長大了不稀得吃它了,就逐漸忘了。出了家門才知道,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楊梅

沒有吃過仙居楊梅的人請不要說你吃過楊梅,因為你們吃的根本不是楊梅,從這張圖就可以明顯看出來,仙居的楊梅一個個就和乒乓球那麼大小,並且顏色是紫黑色,味甜多汁,根本就不酸!!

楊梅酒

家家戶戶應該都會放著一個玻璃罐子的楊梅酒,小時候不知道還當他是楊梅罐頭,吃了好多醉的暈乎乎的。據說還能消暑呢。

黃岩蜜橘

對於桔子品種其實知之甚少,但提到桔子就會想起家裡的本地早,不是橘中精品,卻意外地耐吃,這就是台州水土培育出來的感覺吧。像台州人一樣,不是特別驚豔扎眼,卻格外耐看。

雞蛋麻糍

吃過的人沒有不說好的,簡單的蛋液配上鮮綠的蔥花和鮮香的小蝦皮煎至金黃,再放上軟糯的麻糍。。這個味道也只能在台州才能找到了。

薑湯麵

台州人不嗜辣,卻不代表他們不吃薑。姜是選用黃岩本地的生薑,洗淨切成片,放入鐵鍋加上黃酒烹飪後曬乾,吃的時候,放在鍋中先旺火後溫火慢慢熬成湯。佐料(當地人叫澆料、澆頭)則有豬肉絲、筍絲(或茭白絲)、香菇幹、黃花菜、蝦幹(或鮮蝦)、大閘蟹、菠菜、豆腐皮,還有薑渣蛋餅。蛋餅的燒法也非同尋常,是將熬湯後的姜片剁成小粒,與蛋攪在一起煎成的。姜湯麵真的是媽媽的味道。

富貴蝦也稱瀨尿蝦

很多人不曾見過這是個什麼生物。台州人自豪的告訴你,只是一種蝦子,方言蝦狗彈~看吃瀨尿蝦的吃法就能馬上判斷出他是否是海鮮行家!

臨海麥蝦

在台州大街小巷都能吃到的食物。配料為香菇、筍絲、牛(豬)肉絲、鮮蝦、蟶或蛤蜊等上乘山海珍品,主料麥蝦不變,上碗時再加蔥蒜、醬辣等佐料,自然其味鮮美,其香醇厚,其狀獨特,其色純正,撩人胃口。

綠豆面碎

其實就是細細的番薯粉,但是台州人偏愛叫他綠豆面,也是早餐必備,它的味道不想多加贅述,台州的娃子你們都懂的!!

梅菜餅

方言為:菜癟餅,真的是童年的味道,小時候5毛錢1塊錢能買到一大塊餅子,吃的時候喜歡讓攤主在餡裡放點糖。

米麵

米麵配上大個的蝦子,烏黑的香菇,油綠的小青菜,再配上新鮮的蛤子,每每想到這裡都忍不住咽口水。

泥螺

爸爸和爺爺最愛吃的古早味。很鹹很鹹,泥螺非常的滑,意外的是非常下飯。

糯米蛋糕

有黑米自然也有普通的糯米蛋糕,嫩黃嫩黃的顏色,表面再灑上一層黑芝麻,蛋香米香混合芝麻香,一切食欲都勾起來了。

泡蝦

其實就是一團麵粉裡面裹著蝦仁、豬肉、魷魚、蔥花等等的餡,然後再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

青蟹炒糕

台州有個地方叫三門,那裡的三門青蟹全國有名有木有!所以用三門青蟹炒出來的年糕滋味也是無與倫比,台州必吃!

肉湯炊飯(肉汁糯米飯)

台州永遠和其他城市有點不同,只因為他喜歡打破成規。台州人不喜歡單純地吃糯米炊飯,他們別出心裁的將肉末湯和油條一起加到糯米飯裡,真的是好吃到爆!!

三門青蟹

特寫三門青蟹,實在是舌尖上的台州不得不說的東西。

山粉糊

台州人的習俗與全國很多地方都不同,在端午節就有體現,但是在元宵節台州人吃的和其他人也大不相同。山粉糊據說是當年戚繼光將軍抗倭是老百姓發明出來的食物,一直流傳至今,有甜鹹之分,小孩子時候在元宵節最期待的就是這一碗羹。

台州特色食餅筒

它是我們台州著名的一種小吃就是把各種美味佳餚用紙樣薄的麥焦皮(也有用米漿烙的米筒)包成筒狀。俗稱“麥焦”,也有稱麥餅筒和錫餅的。煎起來大多為臨海吃法,他們稱之為麥油脂。。食餅筒說是小吃,其實家家戶戶都把它當作主食的,因為在面皮裡面已包羅了餐桌上所有的菜肴。我們這一帶每年的端午節都是必吃這道小吃的,再喝上一點雄黃酒,門上插一兩支用菖蒲做成的避邪劍,那端午濃濃的味道就出來了。各地風俗有別,但包上這麼多的菜做成食餅筒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好像也就我們這裡了。

雞蛋酒

其實就是在酒裡打幾個雞蛋,在鍋中煮開,酒香四溢,也是台州人的最愛。

瘦肉丸

其實瘦肉丸打著的招牌是溫州瘦肉丸,但是溫台不分家,瘦肉丸也是台州孩子從小吃到大的古早味。滑嫩的肉泥在滾沸的高湯沸煮,就是最後只在碗裡放點水芹菜都香的不能自已。

台州炒米面

這個炒米面實在是台州小吃的重要角色,因為在食餅筒,嵌糕中均有他的身影,有時候早餐什麼的單獨來上一盤味道也很不錯。

糖心年糕

沒有一個地方能比台州更愛吃年糕了,所以他們年糕的花樣都有很多種,中間的花型年糕是用紅糖做出來的,小時候的最愛!

烏飯麻糍

雖為麻糍但口感與麻糍不太一樣,沒有傳統麻糍那麼粘膩,配上紅糖熬成的糖漿,甜甜涼涼的,真的很好吃,可惜只能在清明前後吃到。

鹹豆漿

這東西並不是台州特有,卻只有台州的最有創意。濃濃的滾燙的豆漿加入蔥花、蝦皮、油條,喜歡的話還可以讓老闆打一個雞蛋下去,超級滿足!!!

玉環文旦

玉環的孩子告訴我這是世界四大柚子之一,我只知道玉環文旦好吃,卻不知道享譽全球。一個一個的文旦果皮散發的全部都是澀澀清香,好吃但千萬要hold住~很上火哦

長潭胖頭魚

長潭水庫的水質清甜,連帶著魚肉也細膩帶著甜味。最愛的就是紅燒胖頭魚,家常菜必備!

嵌糕

也可以叫夾糕,是台州特有的小吃。(方言版本為:“gie gao") 台州人做生意很精明甚至小氣,但是做食物卻出奇用心,用料十足,絕對不怕吃不飽,配上一碗豆腐湯,可以說是台州人從小到大的味蕾記憶。

蛋清羊尾

臨海特色小吃,蛋清羊尾,叫羊卻無羊。以菜油、雞蛋清、豬油、豆沙和少許麥粉為原料的一道點心。取蛋清加入麥粉,用筷子不停攪拌,直至用一根筷子插在其中不會倒下再上桌。

酒盅印

這個……有朋友知道是哪裡的嗎?

台州的海鮮

台州靠海,海產豐富,吃海鮮,真的會上癮!如果你也愛咱大台州的小吃美食請轉起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