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年輕人,你憑什麼要多吃點苦?

小時候, 父母常說:“孩子, 你要多吃點苦, 以後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

讀書的時候, 老師常說:“同學們, 你們要多吃點苦, 爭取考上一個好大學。

現在工作了, 上級常說:“年輕人, 現在多吃點苦, 以後對你自己有好處。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吃苦已經成為很多長輩(上級)教導晚輩(下級)的經典臺詞, 作為年輕人, 你是否真的認真思考過, 我們真的有必要吃那麼多苦嗎?

我們不妨將所謂的“苦”區分一下, 或許我們就能想清楚到底該不該吃苦。

所謂的苦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種是身體上的苦, 而另一種則是心理上的苦。

身體上的苦往往來自各種各樣的天災人禍, 從這個角度看, 這種苦當然是吃的越少越好, 誰沒事想缺個胳膊斷個腿啊。 如果生命是1, 那麼所謂功名利祿都是1後面的0, 沒有了活下去的機會, 其他都是白搭。

也有人可能會說, 我跑步、健身的時候感覺很累, 但是這樣的苦讓我身體更加強壯, 這難道不算是身體上的苦嗎?

其實, 我們鍛煉感受到肌肉酸痛是我們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就單單身體而言, 它只是消耗能量, 本身並沒有什麼感覺, 是我們的大腦意識到再這樣下去能量可能來不及輸送了,

於是發出信號, 從而產生酸痛感。 心理上的苦很大程度上來自我們不如意的經歷, 可能來自生活壓力、婚戀受挫、工作失利、人生迷茫等等, 其實我們並不孤獨, 但凡是社會上的一個人, 他都得承受這些, 只是有的人想要成功就得承受多一些, 有些人無所謂, 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 所以承受的少一些。

更深一步地講, 心理上的苦來源於我們的欲望, 是我們自己要來的, 但當現實不能滿足時, 心理就會產生失落、難受。

以下的場景可能會有些熟悉:

我們想要過上有錢生活, 但是我們不懂投資自己, 不懂開源節流, 也沒有過硬的技能, 想著靠投機牟暴利, 結果輸得一分錢不剩;我們想要找個又漂亮、有賢慧、又只愛自己的女人, 結果我們大男子主義,

不懂得女人到底需要什麼, 自己整天神神叨叨, 老是懷疑自己的女人, 結果對方實在受不了, 終於一拍兩散;開始工作後就天天加班, 看看身邊的朋友朝九晚五, 上班閑得沒事, 下班夜夜笙歌, 反而賺得錢還比自己多。 當然, 以上還都是不是最壞的情況, 但通過對比, 是不是發現自己的生活其實也沒這麼糟?

現在, 我們站在長輩的角度來看看, 為什麼他們會告訴年輕人多吃苦?答案是經驗。

因為他們經歷的事情多, 一路也是吃苦吃過來的, 感覺吃點苦是正常的, 不吃苦才不正常。 但是我們反觀一下, 吃苦正常嗎?身體的苦一點都不能吃;心理上的苦, 只是他們當時做不到自己想要的樣子, 也覺得正處於他們當時那個年紀的年輕人也做不到。

看看身邊經常教育年輕人多吃苦的人, 他們吃了那麼多苦, 他們現在很成功嗎?

當然, 如果他們只是善意得提醒我們要加把油, 加把勁, 不管怎麼樣都得感謝他們, 正因為有了他們, 我們可能就會少偷點懶, 多一些努力, 每天努力1%, 一年將會進步37倍, 雖然可能有些一時看不到收穫, 但是終有一天會給你無與倫比的回報。

但其實也有不少人說是讓你吃苦只是為了想讓你多幹點活。 我們要知道, 一個人最寶貴的東西其實並不是金錢, 而是時間, 金錢沒了可以賺, 但時間沒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我們要聰明得說不, 你把別人的活都幹了, 你自己的活怎麼辦?別人有時間幹出色, 你只能確保工作完成, 永遠記住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而且,我們更加不能被“苦”這個字蒙蔽了,覺得苦的事情,越幹越累,覺得快樂的事情,越幹越得勁。

李笑來有個朋友就曾分享過他的做法:當他終於搞明白自己要拿獎學金就得有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高分的時候,他被單詞量要求嚇了一跳。他說,他用了兩天時間才想出辦法說服自己:這應該時間快樂的事情。

他是這麼算的:一共要搞定20000個單詞,而因此可能獲得的獎學金每年40000美元左右,並且連續5年沒有失業的可能;當時美國兌換人民幣的匯率差不多是1:8,所以,這就大約每年320000元人民幣;如果一年的稅後收入是320000元人民幣的話,就相當於稅前賺了差不多400000元人民幣;這樣一來,每個單詞大約值20元人民幣——這只不過算了一年的收入而已。結果他每天強迫自己被200個單詞,每天睡覺的時候總感覺心滿意足,因為今天又賺了4000元。

所以,當有人對你說“年輕就該多吃點苦”的時候,請不要被老好人思考麻痹了,正確分辨他是善意的還是另有所指。

善意,即感恩;非善意,聰明得說不;並且學會快樂地去生活。

永遠記住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而且,我們更加不能被“苦”這個字蒙蔽了,覺得苦的事情,越幹越累,覺得快樂的事情,越幹越得勁。

李笑來有個朋友就曾分享過他的做法:當他終於搞明白自己要拿獎學金就得有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高分的時候,他被單詞量要求嚇了一跳。他說,他用了兩天時間才想出辦法說服自己:這應該時間快樂的事情。

他是這麼算的:一共要搞定20000個單詞,而因此可能獲得的獎學金每年40000美元左右,並且連續5年沒有失業的可能;當時美國兌換人民幣的匯率差不多是1:8,所以,這就大約每年320000元人民幣;如果一年的稅後收入是320000元人民幣的話,就相當於稅前賺了差不多400000元人民幣;這樣一來,每個單詞大約值20元人民幣——這只不過算了一年的收入而已。結果他每天強迫自己被200個單詞,每天睡覺的時候總感覺心滿意足,因為今天又賺了4000元。

所以,當有人對你說“年輕就該多吃點苦”的時候,請不要被老好人思考麻痹了,正確分辨他是善意的還是另有所指。

善意,即感恩;非善意,聰明得說不;並且學會快樂地去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