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說說中古中國的葡萄酒文化

中國先秦之時雖然也有本地野生葡萄的品種, 但從未種植葡萄, 直到西漢時期。

《史記大宛列傳》記載:

大宛人以葡萄為酒, 富者藏酒萬余石, 久者十年不敗……漢使取其實來。

所謂葡萄, 也做蒲桃, 這是因為作為一個外來詞, 其對音往往沒有一個固定的定字。

(葡萄)

大宛以汗血馬著稱, 但葡萄從大宛傳入內地, 是我國動植物引入歷史上一件更大的事。 這是因為葡萄是我國最早有明確記載的從域外引進的果樹品種, 其引進規模之大也令人震驚。

我國漢代就已經有葡萄酒, 但此時的葡萄酒非常昂貴, 東漢末年有人送十斛西涼葡萄酒給大宦官張讓, 張讓立拜其為涼州刺史, 斛作為量詞, 十鬥為一斛, 100鬥酒換一個刺史官位, 簡直是拉菲中的戰鬥機。

一直到唐代以前, 葡萄酒都是十分昂貴的, 到了唐代, 葡萄酒變得比較常見, 除了涼州仍然是葡萄酒的重要產地——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是唐詩中最膾炙人口的名句——山西地區後來居上, 成為唐朝葡萄酒的重要產地, 太原甚至出產上貢的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葡萄酒在北方民族建立的王朝如遼、金、元等各朝中特別風靡,

在遼代墓葬、元代墓葬中都曾經發現葡萄酒器具和葡萄酒本身殘汁, 是彌足珍貴的葡萄酒實物史料。

(葡萄酒文物)

葡萄酒本身是一種果酒, 比較早期的釀造法是自然發酵法, 所謂自然發酵法就是葡萄汁經過自然發酵後形成葡萄酒, 其原理無非是在葡萄酵母菌作用下將果汁中的葡萄糖發酵生成酒精並且產生二氧化碳和酶

其化學公式為:C6H12O6 ————2CH3CH2OH+2CO2↑

這是一個生化過程, 就是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 在無氧條件下通過發酵作用而完成——其過程中生成的乙醇(即酒精),在繼續陳釀的過程中再與酒中含有的其他有機酸進一步反應形成具有特殊芳香的酯類物質, 這樣不但使酒質更加清晰透明、色澤美觀而且滋味醇和、芳香適口。

因此葡萄酒與中國傳統的糧食酒製作工藝不同, 風味也迥然不同, 為中古中國的酒文化提供了一道大放異彩的靚麗的風景。

(西方葡萄酒歷史圖景)

中古中國的葡萄酒往往有很濃的甜味, 古詩中稱之為“甘逾瑞露濃欺乳”, 這說明這種葡萄酒和所謂幹紅還是不同的。

中古中國的葡萄酒酒精含量也較低, 曹丕在《與吳監書》中說葡萄酒:善醉而易醒, 高適《營州歌》所謂“虜酒千杯不醉人”, 都是這個意思。

元代從西方傳入了蒸餾制酒的方法, 葡萄酒的度數大大提高,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這種用蒸餾法制作的葡萄露酒, 對照之下,這和白蘭地的工藝十分相似。

(葡萄酒)

但是,元代以後,葡萄酒退出了中國的酒文化,直到近現代才以另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出現。

對照之下,這和白蘭地的工藝十分相似。

(葡萄酒)

但是,元代以後,葡萄酒退出了中國的酒文化,直到近現代才以另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出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