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神一般的存在:好酒竹林七賢之——山濤

七賢中, 嵇康名氣最大, 是當之無愧的精神領袖。 而山濤就德、能、勤、績而言, 幾乎是個完人, 但山濤的成名居然不是因為這個, 而是因為大咖嵇康的一篇《與山巨源絕交書》,

一不小心就被網紅了近2000年, 這就有點黑色幽默的味道。

山濤的老爹山曜曾官至縣令, 但可惜死得太早了。 山濤也算是官二代吧, 但沒有任何衙內的惡習, 他自幼卓爾不群, 喜好老莊, 並且深得其精髓, 小小年紀就懂得要隱藏自己的志向才能。 清靜無為, 這也是七賢能一起嘯聚于山林的基礎語言。

最初, 嵇康和呂安是鐵哥們兒, 後來又結交了山濤和阮籍。 山濤之外的那仨人能“鐵”在一起, 實在是由於“臭味相投”。 山濤和他們能玩兒得跟一個人似的, 非常人可以理解。 從年齡來說, 山濤要比阮籍大5歲, 更是比嵇康大19歲(估計呂安和嵇康年齡差不多);從性格來說, 山濤溫文爾雅, 如大學教授,

而那三個則都是“渾不吝”的角色。

舉個例子, 嵇康覺得鐘會和自己不是一路人, 所以死活不鳥他, 結果後來因鐘會進讒而被殺。 阮籍也是典型的愛恨分明。 關於他, 有個很有名的成語叫“青眼有加”。 是說, 阮籍對看得上的人, 就拿正眼(用黑眼珠)瞅, 對看不上的人, 就翻著白眼斜視人家。 阮籍的母親去世後, 嵇康的哥哥嵇喜來致哀, 阮籍對他很不感冒(就因為他在朝為官), 於是一頓大白眼就把嵇喜給翻跑了。 一會嵇康帶著酒、抱著琴來了, 阮籍大喜, 大眼兒立馬白轉黑。 再說那個呂安, 差不多一樣的貨色。 他哪天要是說突然想念嵇康了, 就是隔了1000裡地, 也得立刻趕過來。 話說有一次他去找嵇康去, 結果嵇康沒在家, 嵇喜(又是這個倒楣蛋兒)好禮相迎,

誰知呂安根本就不願答理他, 提筆在門在寫了個“鳳”(楊修也好在門上題字哦, 好在門上題字的最後都被殺了), 嵇喜傻了吧唧的還以為是在誇自己, 其實呂安在說:嵇康是鳳, 你是凡鳥。 率真是他們的共性, 看來, 只要情投意合, 年齡不是問題, 性格也不是問題。

山濤、嵇康、阮籍, 這仨人老不老小不小的, 整天膩在一起, 山濤的媳婦韓氏總感覺他們有點不正常。 山濤說:你放心, 我們的性取向絕對正常, 我們在一起就是彼此欣賞, 有說不完的話。 你不知道, 現在能做我的朋友的, 只有這兩位了。 這個韓氏也可愛的不得了, 她說:讓你說得我很好奇啊, 這麼著吧, 等他們下次過來, 你一定要讓我好好見識一下。

這一天說到就到,

韓氏用足夠的酒肉留下了嵇康和阮籍。 那哥仨在屋裡喝酒、K歌、侃大山, 她就在屋外偷偷的把牆鑽了個洞(想來她是讀過匡衡的故事的)往裡看。 人家在屋裡high了一個晚上, 她就在屋外溜溜的瞅了一晚上。 對於一個40多歲的中年(在當時應該算老年了)婦女而言, 也夠瘋狂的了。

後來山濤讓她談談觀後感, 她說:你的才智、情趣比他們差遠了!不過, 你的見識和氣度要勝過他們, 所以, 總體來說, 你還是配得上和他們交朋友的。 山濤深以為然。 在這件事上, 山濤充分表現出了他的開明和氣度。 而韓氏的率真和見地, 也表明她非等閒之輩, 這倆人也算是珠連璧合了。 這就對了, 山濤做官之前家裡窮得叮噹想, 但韓氏從來沒有怨言, 倆人感情一直很好。

有一次山濤對她說:夫人暫且忍受饑寒, 日後我定會位列三公, 到那你別當不起三公夫人就行!

後來, 山濤果然位列三公——山濤絕對有這資格, 不過, 如果你真的以為那完全是靠他的德與才, 那我只能說你太傻太天真。 山濤是司馬昭的表哥——山濤的父親(山曜)的姑姑的女兒(張春華), 是司馬懿的正室夫人、司馬昭的親媽。 你覺得這親戚有點八杆子打不著, 不過在崇尚血統的那會兒, 這就顯得非常重要, 尤其再加上山濤的其它表現……

山濤確實是一個有遠見卓識的聰明人。 一直到四十歲時, 山濤還只是個曹魏的小官兒。 有一次山濤與石鑒住在一起, 石鑒傻乎乎的只顧睡覺, 山濤推醒他說:都什麼時候了, 你還睡得著?你知道太傅(司馬懿)稱病是什麼用意嗎(當時最初是曹爽與司馬懿共同輔佐幼主曹芳, 後來曹爽大權獨攬,又架空了司馬懿,所以後者在家裝病)?石鑒說:他老不上朝,下道詔書打發他回家就得了唄,你操什麼心啊?山濤長歎一聲:你就沒聞到危險的味道?說完,辭官閃人。一葉知秋,山濤這是一招兒穩賺不賠的“走為上”妙計。試想,曹爽、司馬懿二虎相爭,誰能最終獲勝?不知道。他知道的是,君子不立于危牆之下。如果曹爽獲勝,他能饒得了和司馬懿一夥的山濤嗎?如果司馬懿獲勝,他會想:我隱退了,你還在給曹爽當差,這是自己人嗎?而山濤在自己裝病時辭了曹爽的官,結果就完全不同了。用人之際,此人不用,更待何人!這便是山濤高明的“走為上”!

山濤的一生,很多事都充分體現了他的遠見卓識。西晉在滅蜀後,山濤極力反對伐吳,他的理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暫時留下吳國作為外患是件好事。他的話理所當然被淹沒在一片唾駡與嘲笑之中。後來,晉武帝司馬炎一統天下後,立刻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大幅度裁軍。山濤抱病直諫:不能這樣,目前的太平是暫時的,不安定因素隨時會死灰復燃,可惜晉武帝聽不進去。

後來西晉果然盜賊蜂起,天下大亂,各地卻沒有足夠的軍備來平息叛亂。316年,成漢將軍劉曜攻破長安,俘獲末代皇帝司馬鄴,西晉亡國。此時,距山濤去世僅僅33年。此時,很多有識之士想起了當初西晉盛極之時山濤的那些“可笑言論”,那些洞悉人類歷史的深刻預言。

山濤心思縝密,做事謹慎,既堅持原則,又能靈活處置,

我想這也是他能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得以存活的一個重要原因。山濤的酒量十分驚人,能喝八鬥(不知道多少,反正不少),而且從不多喝。一次,晉武帝發了個壞,他在給山濤的八鬥酒中,每鬥又偷偷加了一些。山濤喝第八鬥時剩了些,他告訴武帝:八鬥已經喝夠了!

當時的官場污濁不堪,有個縣官為抱粗腿,到京城到處送禮,給山濤也送了100匹絲綢。山濤既不想特立獨行、木秀于林,又不想同流合污、對抗整個官場。於是,他收下後就放閣樓裡封存了起來。後來此人犯事被抓,接受他賄賂的人都被追究。山濤取出那些絲綢,上面積滿了灰塵,而且印封都完好如初。這才使山濤妥過了一劫。在山濤位高權重時,大臣鐘會和裴秀為了爭奪權力,都想拉攏山濤。而山濤如泥鰍般從中周旋,不但誰也不得罪,而且還能讓雙方說好。不容易。

山濤從事考察官員工作的時候,為數百名官員都寫下了詳細的評語。事後證明,他的評價都非常準確。有一次武帝下詔要任用一個官員,山濤多次進諫:這人有問題,不能用,結果都被武帝否決。後來呢?後來這個官員上任不久就因受賄被撤職了。

說山濤,就不得不說他被嵇康絕交的事。事件的起因是這樣的:山濤被司馬氏提拔後,原崗空缺。山濤覺得嵇康德才兼備,所以舉薦他來代替自己。山濤這麼做絕對夠哥們兒,誰知嵇康把山濤的好心當成了驢肝肺,立馬甩了一篇《與山巨源絕交書》,水銀泄地般把山濤罵了個狗血噴頭:你不能因為自己喜歡腐臭就把死老鼠給別人吃,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絕交!絕交!

面對此情此景,山濤沒做任何辯解,而是默默地承受了這一切。等到嵇康遭難,山濤數次上書求情,終未被准。嵇康被處斬前,面對年僅10歲的兒子嵇紹,他既沒把他託付給親哥嵇喜,也沒有託付給好友阮籍和向秀,而是託付給了山濤,並對兒子說:“巨源在,汝不孤矣”。事實證明:山濤確實盡到了朋友的道義,兌現了自己的承諾。他對嵇紹一直關懷多年,使得嵇紹即使失去了父親,卻仍然得到了慈父般的關懷(成語:嵇紹不孤)。

嵇康當時為什麼要和山濤絕交?臨終時又為什麼托子於山濤?有人說嵇康要通過這種方式向世人、尤其向司馬氏表明山濤和自己不是一路的,是為了保護山濤。老耿說,快別扯了!看山濤當時在朝廷的地位、他和晉武帝的關係、他的情商,難道還用得著嵇康來保護?嵇康但凡情商高點,不口無遮攔、明目張膽的與司馬氏作對,還至於被殺?阮籍、劉伶就是榜樣,要麼借酒撒瘋,要麼裝傻充愣,所以最終能得以全身。

嵇康絕交書的橫空出世純屬于逞一時之快、不計後果的感情發洩(也許是嗑藥兒發作後的不能自製)。他的《絕交書》絕了自己的命、傷了好友的心,當然也留下了一篇千古名文。任何的不計後果的發洩,最受傷的永遠是最親近的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臨刑前在獄中寫給嵇紹的那篇《家誡》,告誡兒子要立志,要慎言慎酒慎交友,這才是他正常的感情流露。感覺嵇康就像換了一個人,簡直就是一個三觀端正的凜然君子,這還是嵇康嗎?這簡直就是山濤啊。他也知道,論才識、論人品,能把自己兒子帶入正路的,唯有山濤。最終,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山濤正了名。

孔子曾說:“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又說:“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嵇康被殺有當時政治環境的原因,有個人性格的原因,也有小人陷害的原因。其實,歸根結底還是性格使然,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嵇康與劉伶的對比雖強烈,但屬於淺層次。山濤與嵇康的對比則更加深刻,更讓人沉思……

山濤一生勤勉,一生節儉。他為司馬家族操勞了整個後半生近40年,也算是鞠躬盡瘁了,司馬昭評價其“任職清明,高雅之操超群出世”。當了一輩子官,依舊窮得要命,日子都幾乎過不下去,司馬昭父子多次給予賞賜救濟,而山濤則把他的俸祿和賞賜都散給了親戚故人。山濤壽終正寢後,窮得幾乎下不了葬,為此,武帝專門賜了棺木及錢財布匹喪事之物。這還不算,下葬後又發現,山濤家僅有破屋十間,但子孫眾多住不下。沒辦法,武帝好人做到底,於是又為山濤家蓋了新房。

山濤活了79歲,僅次於傳說活了80歲的劉伶(鬼才知道這個酒鬼到底是哪年生哪年死的)。在那個平均年齡只有30歲左右的年代,這已經算是超高夀了。


後話:

嵇紹長大後,相貌堂堂,高俊挺拔。有人對王戎說:我今天在街上看見嵇紹了,他站在人群裡,就像一隻鶴站立在雞群當中一樣(成語“鶴立雞群”的出處)。王戎聽罷笑了笑:那是你沒見過他他爹!

山濤推薦嵇紹做官,有人質疑。山濤對武帝說:父親有罪,和兒子沒有關係。嵇紹品德高尚,才華橫溢,應該予以重用。武帝也很夠意思,說:真如你所說,那就別做秘書郎了,直接擔負秘書丞吧。

嵇紹後來果真沒讓山濤失望。惠帝即位後,朝廷發生叛亂,亂軍攻進皇宮,守衛的將領和侍衛們紛紛逃跑,而嵇紹則用血肉之軀來護衛惠帝,結果身中數箭而死。惠帝為嵇紹的忠勇所感動,戰鬥結束後,他久久不讓隨從洗去袍服上的血跡,惠帝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敬請期待下一篇:《神一般的存在:好酒竹林七賢之——阮籍》

神一般的存在:好酒竹林七賢之——嵇康

神一般的存在:好酒竹林七賢之——劉伶

後來曹爽大權獨攬,又架空了司馬懿,所以後者在家裝病)?石鑒說:他老不上朝,下道詔書打發他回家就得了唄,你操什麼心啊?山濤長歎一聲:你就沒聞到危險的味道?說完,辭官閃人。一葉知秋,山濤這是一招兒穩賺不賠的“走為上”妙計。試想,曹爽、司馬懿二虎相爭,誰能最終獲勝?不知道。他知道的是,君子不立于危牆之下。如果曹爽獲勝,他能饒得了和司馬懿一夥的山濤嗎?如果司馬懿獲勝,他會想:我隱退了,你還在給曹爽當差,這是自己人嗎?而山濤在自己裝病時辭了曹爽的官,結果就完全不同了。用人之際,此人不用,更待何人!這便是山濤高明的“走為上”!

山濤的一生,很多事都充分體現了他的遠見卓識。西晉在滅蜀後,山濤極力反對伐吳,他的理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暫時留下吳國作為外患是件好事。他的話理所當然被淹沒在一片唾駡與嘲笑之中。後來,晉武帝司馬炎一統天下後,立刻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大幅度裁軍。山濤抱病直諫:不能這樣,目前的太平是暫時的,不安定因素隨時會死灰復燃,可惜晉武帝聽不進去。

後來西晉果然盜賊蜂起,天下大亂,各地卻沒有足夠的軍備來平息叛亂。316年,成漢將軍劉曜攻破長安,俘獲末代皇帝司馬鄴,西晉亡國。此時,距山濤去世僅僅33年。此時,很多有識之士想起了當初西晉盛極之時山濤的那些“可笑言論”,那些洞悉人類歷史的深刻預言。

山濤心思縝密,做事謹慎,既堅持原則,又能靈活處置,

我想這也是他能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得以存活的一個重要原因。山濤的酒量十分驚人,能喝八鬥(不知道多少,反正不少),而且從不多喝。一次,晉武帝發了個壞,他在給山濤的八鬥酒中,每鬥又偷偷加了一些。山濤喝第八鬥時剩了些,他告訴武帝:八鬥已經喝夠了!

當時的官場污濁不堪,有個縣官為抱粗腿,到京城到處送禮,給山濤也送了100匹絲綢。山濤既不想特立獨行、木秀于林,又不想同流合污、對抗整個官場。於是,他收下後就放閣樓裡封存了起來。後來此人犯事被抓,接受他賄賂的人都被追究。山濤取出那些絲綢,上面積滿了灰塵,而且印封都完好如初。這才使山濤妥過了一劫。在山濤位高權重時,大臣鐘會和裴秀為了爭奪權力,都想拉攏山濤。而山濤如泥鰍般從中周旋,不但誰也不得罪,而且還能讓雙方說好。不容易。

山濤從事考察官員工作的時候,為數百名官員都寫下了詳細的評語。事後證明,他的評價都非常準確。有一次武帝下詔要任用一個官員,山濤多次進諫:這人有問題,不能用,結果都被武帝否決。後來呢?後來這個官員上任不久就因受賄被撤職了。

說山濤,就不得不說他被嵇康絕交的事。事件的起因是這樣的:山濤被司馬氏提拔後,原崗空缺。山濤覺得嵇康德才兼備,所以舉薦他來代替自己。山濤這麼做絕對夠哥們兒,誰知嵇康把山濤的好心當成了驢肝肺,立馬甩了一篇《與山巨源絕交書》,水銀泄地般把山濤罵了個狗血噴頭:你不能因為自己喜歡腐臭就把死老鼠給別人吃,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絕交!絕交!

面對此情此景,山濤沒做任何辯解,而是默默地承受了這一切。等到嵇康遭難,山濤數次上書求情,終未被准。嵇康被處斬前,面對年僅10歲的兒子嵇紹,他既沒把他託付給親哥嵇喜,也沒有託付給好友阮籍和向秀,而是託付給了山濤,並對兒子說:“巨源在,汝不孤矣”。事實證明:山濤確實盡到了朋友的道義,兌現了自己的承諾。他對嵇紹一直關懷多年,使得嵇紹即使失去了父親,卻仍然得到了慈父般的關懷(成語:嵇紹不孤)。

嵇康當時為什麼要和山濤絕交?臨終時又為什麼托子於山濤?有人說嵇康要通過這種方式向世人、尤其向司馬氏表明山濤和自己不是一路的,是為了保護山濤。老耿說,快別扯了!看山濤當時在朝廷的地位、他和晉武帝的關係、他的情商,難道還用得著嵇康來保護?嵇康但凡情商高點,不口無遮攔、明目張膽的與司馬氏作對,還至於被殺?阮籍、劉伶就是榜樣,要麼借酒撒瘋,要麼裝傻充愣,所以最終能得以全身。

嵇康絕交書的橫空出世純屬于逞一時之快、不計後果的感情發洩(也許是嗑藥兒發作後的不能自製)。他的《絕交書》絕了自己的命、傷了好友的心,當然也留下了一篇千古名文。任何的不計後果的發洩,最受傷的永遠是最親近的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臨刑前在獄中寫給嵇紹的那篇《家誡》,告誡兒子要立志,要慎言慎酒慎交友,這才是他正常的感情流露。感覺嵇康就像換了一個人,簡直就是一個三觀端正的凜然君子,這還是嵇康嗎?這簡直就是山濤啊。他也知道,論才識、論人品,能把自己兒子帶入正路的,唯有山濤。最終,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山濤正了名。

孔子曾說:“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又說:“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嵇康被殺有當時政治環境的原因,有個人性格的原因,也有小人陷害的原因。其實,歸根結底還是性格使然,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嵇康與劉伶的對比雖強烈,但屬於淺層次。山濤與嵇康的對比則更加深刻,更讓人沉思……

山濤一生勤勉,一生節儉。他為司馬家族操勞了整個後半生近40年,也算是鞠躬盡瘁了,司馬昭評價其“任職清明,高雅之操超群出世”。當了一輩子官,依舊窮得要命,日子都幾乎過不下去,司馬昭父子多次給予賞賜救濟,而山濤則把他的俸祿和賞賜都散給了親戚故人。山濤壽終正寢後,窮得幾乎下不了葬,為此,武帝專門賜了棺木及錢財布匹喪事之物。這還不算,下葬後又發現,山濤家僅有破屋十間,但子孫眾多住不下。沒辦法,武帝好人做到底,於是又為山濤家蓋了新房。

山濤活了79歲,僅次於傳說活了80歲的劉伶(鬼才知道這個酒鬼到底是哪年生哪年死的)。在那個平均年齡只有30歲左右的年代,這已經算是超高夀了。


後話:

嵇紹長大後,相貌堂堂,高俊挺拔。有人對王戎說:我今天在街上看見嵇紹了,他站在人群裡,就像一隻鶴站立在雞群當中一樣(成語“鶴立雞群”的出處)。王戎聽罷笑了笑:那是你沒見過他他爹!

山濤推薦嵇紹做官,有人質疑。山濤對武帝說:父親有罪,和兒子沒有關係。嵇紹品德高尚,才華橫溢,應該予以重用。武帝也很夠意思,說:真如你所說,那就別做秘書郎了,直接擔負秘書丞吧。

嵇紹後來果真沒讓山濤失望。惠帝即位後,朝廷發生叛亂,亂軍攻進皇宮,守衛的將領和侍衛們紛紛逃跑,而嵇紹則用血肉之軀來護衛惠帝,結果身中數箭而死。惠帝為嵇紹的忠勇所感動,戰鬥結束後,他久久不讓隨從洗去袍服上的血跡,惠帝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敬請期待下一篇:《神一般的存在:好酒竹林七賢之——阮籍》

神一般的存在:好酒竹林七賢之——嵇康

神一般的存在:好酒竹林七賢之——劉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