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這幾種爸爸,最傷害孩子!希望你家沒有!

作為爸爸, 不管你的心理年齡是否成熟, 不管你思想上是否能夠做好準備, 都要承擔起一個父親應盡的責任, 至少你的行為要對得起父親這個稱呼。

1

在一個幼稚園的門口, 總會看到一位外籍爸爸準時等著他的孩子。 他的海拔很高, 在女人堆裡, 極為顯眼。

“你不工作嗎?”旁邊的人總是好奇打聽。

“工作。 ”他總是操著不流利的中文應著。

偶爾, 他會看電腦、接電話, 但看孩子過來的時候, 總是立馬關上電腦、掛掉電話, 高大的身軀蹲下來, 等他的孩子跑到懷裡。

後來, 這個外籍爸爸問 “為什麼中國餐館裡、學校門口、遊樂場都是媽媽和老人陪孩子,

中國的爸爸去哪了?”

是啊, 中國的爸爸去哪兒了?這句話道出了多少媽媽和孩子的心聲啊!

每當提到教育孩子, 很多人會理所當然的以為這是媽媽的責任, 現實生活中, 總會聽到很多媽媽們抱怨, 生了孩子好像對男人的改變不大, 負點責任的爸爸可能更賣力地賺錢了, 但是其他的業餘生活, 幾乎沒有影響。

記得看成龍的採訪, 他說有一次去學校裡接房祖名沒有接到, 因為兒子已經上了中學, 他還跑到小學去接。 聽眾或許一笑了之, 畢竟大哥的星光耀眼。 可是對於當時小小的房祖名來說:他有一個出名的爸爸, 卻極少得到父愛的眷顧, 又是那麼地可憐。

一項調查顯示:

即使是尚處於懵懂狀態的嬰兒,

他也會因為缺乏父愛而出現焦躁不安、食欲減退、抑鬱易怒等“父愛缺乏綜合征”的典型症狀。 缺乏父愛的孩子年齡越小, 罹患綜合征的危險越大。

雙親均在、但缺乏父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患“父愛缺乏綜合征”的可能更大。 少時患綜合征的孩子, 中學輟學率高2倍, 犯罪率高2倍, 女孩長大後成為單身母親的可能性高出3倍。

2

爸爸在教育孩子中的五宗罪

1、永遠在玩手機

也許有的爸爸也會煞有其事地帶著孩子玩。 然而現實經常是:爸爸的確和孩子呆在一起, 但眼睛卻始終在手機螢幕上。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 手機就成了爸爸和孩子之間的障礙。

親愛的爸爸們, 你可曾想過你這樣的行為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 明明花了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孩子卻一點也體會不到來自于爸爸的愛和溫暖的陪伴。

2、下班後不愛回家

不管單位是否真的需要加班, 是否真的必須去應酬, 很多爸爸都是下班能多晚回家就多晚回家, 通常還會三天兩頭地和哥們去瀟瀟灑灑地玩一遭。

媽媽下班回家又要做飯又要帶孩子, 還要忙乎各種家務, 你在外面瀟灑的時候是否想到還有一對母子也同樣需要你的陪伴和照顧?等你半夜回家老婆嘮叨幾句, 輕者你和她拌拌嘴, 嚴重者則又是一場戰爭, 這樣對孩子的影響和傷害不可估量。

經常聽到一些媽媽說, 我現在是養著兩個孩子, 一個大孩子, 一個小孩子。 大孩子指的就是孩子他爹。

男人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成熟的比女人要晚一些, 但是每個人都應該有責任心。 哪個女人不願意做公主, 哪個女人不希望自己永遠是那個被人寵被人疼的小女孩?可是既然孩子出生了, 作為爸爸就要承擔起責任了。

3、覺得養孩子是女人的事情

一個女性朋友說, 她老公太不懂得疼惜自己了,

老覺得這年代的女人很好當, 覺得帶孩子做家務都是女人的事, 從來不幫一下自己, 這也就算了, 還說一些很傷人的話。 說你在家輕鬆自由, 你都幹了些什麼, 不就是帶下孩子, 做下家務嘛……

這麼多年白辛苦了, 兩個孩子, 沒有任何人幫忙, 都是自己帶著, 而且還要再看一個店, 為什麼男人都覺得生孩子養孩子這麼簡單?我除了安慰她也不知道要怎麼做了, 唉, 看她現在這個樣子, 滿是負能量的, 現實中遭遇過這樣待遇的女人太多太多了。

如果是全職媽媽, 一個人既要負責孩子, 又要負責家務, 幾乎比上班還要累。 家裡的事情真的是磨不斷的鐵鎖, 除非你能看得下去滿屋子亂糟糟的。

所以爸爸們下班回家應該理解並讚揚老婆的努力, 盡可能地幫老婆分擔一些家務。如果是上班的媽媽,那就更累了,在單位要做女強人,回家還要完成所有的家務和照顧孩子的責任。

所以提醒所有的爸爸,多幫媽媽們分擔一些,不是有句話嗎?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

4、不陪孩子玩的爸爸

或許是忙,或許是覺得自己大男人不會陪孩子玩,總是以爸爸工作忙,爸爸要出去賺錢給你買玩具為理由,拒絕一家三口共同出行的機會。

孩子的成長瞬間轉瞬即逝,真的很短很短,等你有一天老了,自己閑下來想讓孩子陪陪的時候,發現孩子已經長大了,每天忙忙忙,你就等著體會孩子當初的心情吧。

對於孩子的成長,爸爸和媽媽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說媽媽的陪伴能給孩子安全感,照顧孩子的生活,培養孩子的細膩和善良,那麼爸爸的陪伴更多的給了孩子獨立、堅強,解決問題的主動性,面對挫折的樂觀性,爸爸和媽媽缺一不可。

但是很多家庭教育,爸爸那部分是缺失的,導致了很多娘娘腔的兒子,這不是他們的錯,這是所有不負責任的爸爸造成的,所以就算有一天你的兒子不夠男人,你也沒有權利指責他!

爸爸陪孩子玩耍,對孩子來說極其重要!如果在童年的時候爸爸缺席了孩子的成長,很大程度上會造成孩子長大以後的軟弱和逆反。

5、總跟家裡人爭吵的爸爸

有了孩子以後的家庭,吵架是最大的禁忌。試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個孩子,站在旁邊目睹了這一切對你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大人的爭吵,讓孩子孤立無援,想要說什麼,又會被說是多管閒事,甚至有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戰爭。於是孩子就會默默地忍讓,久而久之,就會讓他產生消極的心態。

在《愛的藝術》裡面是這樣形容父愛的:

“ 父親雖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卻代表人類生存的另一個極端: 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創造的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書裡特別指出,孩子在六歲以後,強烈需求父愛的威嚴與引導。

而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三字經》裡也有“養不教,父之過”的古訓。父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父愛就是茫茫夜空裡的啟明星,世界再大,永遠都有它的指引和照亮,就不怕迷失方向。

3

父親是如何影響孩子的

嬰兒期——加速母子分離

在嬰兒期,孩子主要依賴母親,從媽媽那裡吮吸生存所必需的乳汁。因此,看似出生時早已剪斷的臍帶,實則還存在於母子的心中。此時,父親恰恰要充當加速母子分離的角色,以便形成正常的等邊三角的家庭模式。

兒童期——規則的代表,效仿的物件

這時孩子面臨重要的人生發展任務——性別角色認同。心理學研究發現,父親對孩子性別意識的形成比母親更重要。此時,父親必須給孩子建立規則,引導男孩向男人的方向發展,教他們勇敢、理性、負責任、敢於參與社會活動、關注世界等。另外,美國學者認為,對於女孩,父親則要告訴她們,女孩子是什麼樣,她們與男人的區別在哪。

青春期——超越的標杆

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迅速覺醒,不再認為自己是孩子,有了強烈的獨立參與社會活動的意識,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崇拜父親了。

男孩開始看不慣父親,甚至覺得爸爸窩囊;女孩則把對異性的崇拜從父親轉向同齡人。父親開始成為孩子超越的標杆。

現在還在每天奔波於工作應酬中而不著家的爸爸們,是時候給自己敲響警鐘了, 套用央視那句廣告語告訴你:別讓等待,成為遺憾。

家庭和孩子才是最重要的,爸爸們不要拿工作忙為藉口,孩子才是你們最大的財富,即使你們事業再成功,但事業的成功彌補不了孩子的教育,孩子不成器,那也是一個男人的最大失敗。

4

父親請您這樣做

首先必須做到,愛媽媽

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爸媽恩愛、夫妻關係和睦的家庭,能給孩子良好的家庭環境,這類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平和、開朗、不輕易動粗,如果父母經常爭吵,孩子肯定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和孩子一起玩兒、一起運動

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放下父親的架子,丟下其他煩心事,專心陪伴孩子玩樂。這樣不僅能建立親密的父子關係,更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同時還能有益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尊重孩子,說到做到,不能失信

孩子的心靈世界是需要我們大人慢慢去融入進去的,孩子也渴望得到尊重,所以,只有做到尊重孩子,你才能走入孩子的心靈去和孩子溝通交流,並且一定切記答應孩子的事說到要做到,在孩子面前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在孩子面前放下那幾乎不離手的手機

陪伴孩子不是所謂的陪坐在孩子身邊,而眼睛卻死死的盯著手機的螢幕在看,這樣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覺得自己都不如那個手機。放下手機,給孩子高品質的陪伴,你會發現,孩子的笑臉遠比手機來得精彩。

做個“不缺席”的父親

家庭聚餐、孩子的生日、學校的運動會、家長會,爸爸們儘量都別缺席,即使默默的當一個觀眾,孩子也會覺得自己備受關注和注視,對孩子來說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為爸爸的出席讓孩子有很多的安全感。

在孩子心目中形象無比高大的爸爸們,緩緩你們那每天匆匆忙忙的工作腳步,在孩子的成長路上也留下你們的足跡吧!

盡可能地幫老婆分擔一些家務。如果是上班的媽媽,那就更累了,在單位要做女強人,回家還要完成所有的家務和照顧孩子的責任。

所以提醒所有的爸爸,多幫媽媽們分擔一些,不是有句話嗎?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

4、不陪孩子玩的爸爸

或許是忙,或許是覺得自己大男人不會陪孩子玩,總是以爸爸工作忙,爸爸要出去賺錢給你買玩具為理由,拒絕一家三口共同出行的機會。

孩子的成長瞬間轉瞬即逝,真的很短很短,等你有一天老了,自己閑下來想讓孩子陪陪的時候,發現孩子已經長大了,每天忙忙忙,你就等著體會孩子當初的心情吧。

對於孩子的成長,爸爸和媽媽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說媽媽的陪伴能給孩子安全感,照顧孩子的生活,培養孩子的細膩和善良,那麼爸爸的陪伴更多的給了孩子獨立、堅強,解決問題的主動性,面對挫折的樂觀性,爸爸和媽媽缺一不可。

但是很多家庭教育,爸爸那部分是缺失的,導致了很多娘娘腔的兒子,這不是他們的錯,這是所有不負責任的爸爸造成的,所以就算有一天你的兒子不夠男人,你也沒有權利指責他!

爸爸陪孩子玩耍,對孩子來說極其重要!如果在童年的時候爸爸缺席了孩子的成長,很大程度上會造成孩子長大以後的軟弱和逆反。

5、總跟家裡人爭吵的爸爸

有了孩子以後的家庭,吵架是最大的禁忌。試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個孩子,站在旁邊目睹了這一切對你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大人的爭吵,讓孩子孤立無援,想要說什麼,又會被說是多管閒事,甚至有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戰爭。於是孩子就會默默地忍讓,久而久之,就會讓他產生消極的心態。

在《愛的藝術》裡面是這樣形容父愛的:

“ 父親雖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卻代表人類生存的另一個極端: 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創造的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書裡特別指出,孩子在六歲以後,強烈需求父愛的威嚴與引導。

而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三字經》裡也有“養不教,父之過”的古訓。父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父愛就是茫茫夜空裡的啟明星,世界再大,永遠都有它的指引和照亮,就不怕迷失方向。

3

父親是如何影響孩子的

嬰兒期——加速母子分離

在嬰兒期,孩子主要依賴母親,從媽媽那裡吮吸生存所必需的乳汁。因此,看似出生時早已剪斷的臍帶,實則還存在於母子的心中。此時,父親恰恰要充當加速母子分離的角色,以便形成正常的等邊三角的家庭模式。

兒童期——規則的代表,效仿的物件

這時孩子面臨重要的人生發展任務——性別角色認同。心理學研究發現,父親對孩子性別意識的形成比母親更重要。此時,父親必須給孩子建立規則,引導男孩向男人的方向發展,教他們勇敢、理性、負責任、敢於參與社會活動、關注世界等。另外,美國學者認為,對於女孩,父親則要告訴她們,女孩子是什麼樣,她們與男人的區別在哪。

青春期——超越的標杆

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迅速覺醒,不再認為自己是孩子,有了強烈的獨立參與社會活動的意識,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崇拜父親了。

男孩開始看不慣父親,甚至覺得爸爸窩囊;女孩則把對異性的崇拜從父親轉向同齡人。父親開始成為孩子超越的標杆。

現在還在每天奔波於工作應酬中而不著家的爸爸們,是時候給自己敲響警鐘了, 套用央視那句廣告語告訴你:別讓等待,成為遺憾。

家庭和孩子才是最重要的,爸爸們不要拿工作忙為藉口,孩子才是你們最大的財富,即使你們事業再成功,但事業的成功彌補不了孩子的教育,孩子不成器,那也是一個男人的最大失敗。

4

父親請您這樣做

首先必須做到,愛媽媽

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爸媽恩愛、夫妻關係和睦的家庭,能給孩子良好的家庭環境,這類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平和、開朗、不輕易動粗,如果父母經常爭吵,孩子肯定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和孩子一起玩兒、一起運動

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放下父親的架子,丟下其他煩心事,專心陪伴孩子玩樂。這樣不僅能建立親密的父子關係,更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同時還能有益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尊重孩子,說到做到,不能失信

孩子的心靈世界是需要我們大人慢慢去融入進去的,孩子也渴望得到尊重,所以,只有做到尊重孩子,你才能走入孩子的心靈去和孩子溝通交流,並且一定切記答應孩子的事說到要做到,在孩子面前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在孩子面前放下那幾乎不離手的手機

陪伴孩子不是所謂的陪坐在孩子身邊,而眼睛卻死死的盯著手機的螢幕在看,這樣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覺得自己都不如那個手機。放下手機,給孩子高品質的陪伴,你會發現,孩子的笑臉遠比手機來得精彩。

做個“不缺席”的父親

家庭聚餐、孩子的生日、學校的運動會、家長會,爸爸們儘量都別缺席,即使默默的當一個觀眾,孩子也會覺得自己備受關注和注視,對孩子來說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為爸爸的出席讓孩子有很多的安全感。

在孩子心目中形象無比高大的爸爸們,緩緩你們那每天匆匆忙忙的工作腳步,在孩子的成長路上也留下你們的足跡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