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散文:王莽村史之——清水頭村,終南山下小江南!(張新武)

王莽村史之

清水頭村:終南山下小江南

張新武

國之龍脈自昆侖起, 唯秦嶺號龍脊, 凡山谷, 長而深者為峪、短而淺者為溝。 人言秦嶺百穀千川,

唯以72最為勝, 號秦嶺72峪。

秦嶺以終南最為勝, 古為天柱, 與天地同載, 固有“壽比南山一說”其景秀, 古為文人墨客對飲之地;其谷幽, 又為修士修習黃老之所;其勢險, 古為梟雄成王霸之基。

終南幽境有有大峪、洋峪。 是一條馳名的遠古南北通道, 素有“秦楚咽喉”之稱。 兩峪之間有一風景秀麗的馳名古村:清水頭村。

清水頭村座居終南山下, 隸屬西安市長安區王莽街道辦管轄。 說起王莽街道, 原為王莽鄉, 駐地西王莽村, 建制雖然不長, 歷史確極為悠久。 其村名來源於“王莽追劉秀”的傳說。 因歷史久遠, 今已不可考, 清朝嘉慶《咸寧縣誌》記載:王莽村為“王忙村”, 劉秀村為“留秀村”。 王莽村在解放後那也是如雷貫耳, 不但是長安縣境第一個用電的農村, 而且在50年代那是與山西大寨齊名的樣板村, 毛主席曾親自撰文全國學習。

清水頭村地處王莽街道東南部, 終南山口小峪河、洋峪河清流環村而過, 村南有一土原, 形似伸出嘴頭, 故該村原名“清嘴頭”。 明朝咸寧縣所轄66裡, 清水頭隸屬二龍裡。

嘉慶年間, 咸寧縣城內設坊, 城外設29社;清嘉慶《咸寧縣誌》記載:清水頭村隸屬杜曲社, 轄57村, 清水頭記做“清嘴頭”。 光緒年間, 咸寧城外改設倉。 清末民初《咸甯長安兩縣續志》記載:咸寧縣設29倉, 南鄉置10倉, 10倉之一為杜曲倉, 在城南四十裡有鎮。 編為11牌,統87村:倉在杜曲鎮。 有住戶6927戶,人口33498人。 全倉穀口最多,地勢頗寬。 皂河西北流至杜曲鎮西、楊萬坡南入潏水,由此合流至碌碡堰。 柳溪水出高窯溝,在小庫穀口東,庫谷水出穀,西折裡許入濛溪,即康谷水。 “土門峪南、北清水頭前志作青觜頭。 ”可見此時的清嘴頭已經變為清水頭。

1961年清水頭村, 因地形分為南北二村, 清水頭南村簡稱清南村。 地處小峪河西畔, 洋峪河東岸, 有6個村民小組, 1400餘人,

村中以李姓為主。 清水頭北村, 簡稱清北村, 有6個村民小組, 1500餘人。 以徐、李兩姓為主, 均為明初山西大槐樹移民。

村西洋峪河發源於洋峪, 清嘉慶《咸寧縣誌》因峪深九裡, 有九溝九嶺, 為九九純陽之數故記為“陽峪口”。 清末民初《咸甯長安兩縣續志》則說古以此峪宜於牧羊而得名羊峪記為“羊峪口”, 今記為洋峪。

村東小峪河發源於小峪香爐石溝, 長19公里, 于王莽街道下紅廟村西北匯入大峪河。 小峪:《水經注》記載原名錫谷。 宋《長安志》雲:“錫谷在縣東南六十裡, 有路至歸安鎮, 合義谷路通興元府。 ”義穀即今大峪。 小峪系由錫谷諧音而成, 且較大峪小而得名小峪。 與大峪谷道於秦嶺山中匯合為一條穀道, 直通陝南, 古為“三穀道”之一, 為唐、宋時通往安康、漢中的舊道。 正因如此這裡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而飽經兵火之災。 解放後1958年引鎮甫江村修建的甫江水庫, 開長安縣修建水庫的先河。 小峪水庫工程上馬, 位於小峪河出山口處, 總庫容220萬立方米, 可灌小峪灌區農田2萬畝。

清水頭村古廟眾多, 有關帝廟,土地廟、馬王廟、城隍廟、太白廟、無量廟,白雀寺、淨池寺、軒轅寺。據說均為唐代所建,除無量廟改為學校外,可惜今多已不存。其中以原村南軒轅古寺最為傳奇。小峪古道上游有箭窩溝,傳說是軒轅黃帝練箭之處,故稱箭窩子。原有軒轅廟,廟前為軒轅黃帝的點將台。蛟峪口外有蟒鞍嶺,相傳黃帝激戰蚩尤,遺落蟒鞍的地方。本村軒轅古寺傳說是軒轅黃帝的避暑山莊想來也並非空穴來風。

本村居兩河之間,土地多沙,旱糧產量不高。得水資源便利之故,古往今來有種植水稻傳統,民國年間,清水頭村和清禪寺村為稻田用水曾大打出手,多虧本地神團教師爺趙丙寅出面說和,才化干戈為祥和。

解放後,村民得終南山下晝夜溫差過大的便利,廣植桃樹,桃子皮薄多汁,大獲成功。後又借水利之便將稻田改種經濟作物蓮藕,喜獲豐收。如今王莽仙桃,清水蓮藕應經成為國家認證的金字招牌。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獼猴桃種植異軍突起。村中獼猴桃、桃林、荷塘應經初具規模,觀光農業成為村中一大特色。因地制宜,本村以觀光農業為基礎,大力發展農家樂綠色產業。王莽桃花節、清水荷塘月色已經成為長安周邊響噹噹的招牌名片。

2006年清水頭村被區政府授予“文明生態村”稱號, 2008年又接連被西安市政府認定為“新農村建設重點村”。成為終南山下一棵璀璨的明珠。

清水潺潺水車搖,萬畝桃花競吐豔;白雲飄飄仙姑笑,千畝荷塘飄蓮香;炊煙飄渺馨霧生,終南粉黛座幽村。山水之間,花海林中,好一座終南山下小江南。

有關帝廟,土地廟、馬王廟、城隍廟、太白廟、無量廟,白雀寺、淨池寺、軒轅寺。據說均為唐代所建,除無量廟改為學校外,可惜今多已不存。其中以原村南軒轅古寺最為傳奇。小峪古道上游有箭窩溝,傳說是軒轅黃帝練箭之處,故稱箭窩子。原有軒轅廟,廟前為軒轅黃帝的點將台。蛟峪口外有蟒鞍嶺,相傳黃帝激戰蚩尤,遺落蟒鞍的地方。本村軒轅古寺傳說是軒轅黃帝的避暑山莊想來也並非空穴來風。

本村居兩河之間,土地多沙,旱糧產量不高。得水資源便利之故,古往今來有種植水稻傳統,民國年間,清水頭村和清禪寺村為稻田用水曾大打出手,多虧本地神團教師爺趙丙寅出面說和,才化干戈為祥和。

解放後,村民得終南山下晝夜溫差過大的便利,廣植桃樹,桃子皮薄多汁,大獲成功。後又借水利之便將稻田改種經濟作物蓮藕,喜獲豐收。如今王莽仙桃,清水蓮藕應經成為國家認證的金字招牌。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獼猴桃種植異軍突起。村中獼猴桃、桃林、荷塘應經初具規模,觀光農業成為村中一大特色。因地制宜,本村以觀光農業為基礎,大力發展農家樂綠色產業。王莽桃花節、清水荷塘月色已經成為長安周邊響噹噹的招牌名片。

2006年清水頭村被區政府授予“文明生態村”稱號, 2008年又接連被西安市政府認定為“新農村建設重點村”。成為終南山下一棵璀璨的明珠。

清水潺潺水車搖,萬畝桃花競吐豔;白雲飄飄仙姑笑,千畝荷塘飄蓮香;炊煙飄渺馨霧生,終南粉黛座幽村。山水之間,花海林中,好一座終南山下小江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