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華強北被頻繁唱衰的當下,是一段國貨力士終結的象徵

導讀:隨著經濟發展, 華強北區域功能發生變化, 華強北正逐漸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市場。 1998年開始對華強北進行改造, 變成深圳最傳統的、最具人氣的商業旺地之一。

2007年10月, 中國電子市場價格指數在華強北誕生, 使其成為中國電子市場的“風向標”、“晴雨錶”

。 2008年10月, 中國電子商會同意授予華強北“中國電子第一街”稱號。

經過高壓集中整治, 華強商業圈出現“關、停、並、轉”潮, 一些依靠違法手段經營的商戶失去生存土壤, 華強北手機專業市場3575個商戶主動退場。 昨日召開的華強北整治會議透露, 一些市場開辦單位積極尋求轉型, 部分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公司而進駐。 一個以打擊整治為契機的轉型案例正在華強北上演。

前些年的時候, 經常車舟勞頓步履闌珊穿行在車站和交通樞紐, 這時候總會遇見一些眼睛不太好的騙子到我眼前晃蕩, 試圖向我這個穿著樸素的年輕人販售“iPhone模型調包計”騙局。 我心情好的時候頂多藐視他們一眼, 然後就走開了, 心情不好的時候, 我會呵斥他們這些業務經驗不熟的騙子滾遠點。

這種iPhone 模型的低劣騙局的市場是對社會機制和科技理解不透徹的務工青年, 而讓其如此普遍存在於各地,

還有這麼多“愣頭青”出來行騙的原因就在於這個騙局中最關鍵的一環————假iPhone 是極其好買的。 而靠賣iPhone模型和高仿iPhone的這段歷史也是華強北及珠三角小廠在中國最後一次這麼有存在感。 如今, 舉國之力都在扭轉Made in China這個標籤, 去山寨化;國內外的關注點都在深圳作為硬體創業樂土上的那些新興創客企業, 而像大疆這樣的企業則是宣傳和推廣的典型。

華強北最為國貨的一個縮影在向人們說再見

儘管全民都陷入了對中國製造的熱情,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 山寨的標籤還是難以徹底抹去, 甭說國外民眾由於資訊差造成的刻板偏見了, 就連國人自己有時候都很難放下成見, 對國貨給予同等眼光看待。 就拿華強北來說, 它過去近20年從膨脹爆炸式增長, 到近幾年落寞進入被唱衰階段, 它的野蠻和脫節, 就如同國貨和這些年國貨所代表的商業文化一樣。 如今, 它被唱衰, 就像一段歷史要終結一樣。

最近看了媒體寫的幾篇長文,

有透過人物經歷寫華強生存空間變窄的, 有透過分析商圈生態印證華強北這塊地段的價值在改變的, 但無論怎麼寫, 以廉價電子產品配件為主的核心標籤在褪色。

華強北1.0階段, 彌補中國市場培養行銷網路

華強北由手機起家, 在中國市場接近空白時期依靠香港口岸的便利不斷輸送著一代經典機型——諾基亞3310。

那個時期直到iPhone5發售民眾形成品牌機意識,華強北是一個只要去就能賺錢的地方,只不過越晚錢越難賺。

千禧年剛到那個關口,從業者相信未來中國人將人人都擁有一台手機。那時候剛興起的華強北還只是電子企業遷出留下一片廠庫,就在這些廠庫裡,捲簾門和板樓房就承擔起了全中國手機集散批發地的功能,那時候還沒有中移動、聯通和電信。

由於中國接近空白的手機市場沒有成熟的經營網路,所有省份經銷商都要南下拿貨,這裡一下成了千金難求的寶地,一個手機店當時需要雇上60個銷售員,三班倒要幹到淩晨2點。

這種極度集中的供需流轉情形,甚至讓一些經銷商可以靠對一款緊俏機型出貨量的掌控,哄抬價格,形成壟斷。

這種店主忙的都沒空吃飯的行情,也讓當時的華強北的店鋪極為昂貴,從數萬都幾百萬的價格,談下來都能賺錢,是人就能賺錢。

華強北2.0時代,依靠聯發科的MTK晶片拼造山寨機

這種緊俏開端不久後,華強北和珠三角成熟的電子產品生態已經著眼“消費升級”做自己的市場了。這就是不再依賴年輕人覺得太貴太單調的諾基亞愛立信等品牌機銷售,而是開始對聯發科廉價MTK集成晶片依賴,拼造屬於自己的小牌子,不斷用配件和外形升級競爭,而這條野蠻的路子也是最後玩死華強北的一招。

山寨機與功能機命運的相伴相隨,最後火熱被蘋果iPhone的出現、被淘寶等電商的流行給澆滅,這種標準商業文化的入侵,對於山寨生態來講無異於降維打擊。最後,在政府的大力打擊下,山寨機終於在模仿iPhone出廉價安卓機做最後掙扎後斷氣,沒人再願意“操賣白粉的心,掙賣白菜的錢。”

以電子為核心的標籤退卻,開始追隨這個城市的進步

如今的市場,山寨機的另一個名字“百元機”已經在互聯網時代玩千元機過度後被宣佈成為歷史。

而那些風光的批發商也因為從“先款後貨”到“先貨後款”失去了上游供應鏈的底氣,牽連著的許多電子廠,因為玩不轉現金流,也和其他小型密集勞動型小廠一樣爆發關門潮,有的老闆面對這種落差,乾脆跳樓了之。

而,聰明的玩家,在數年前全身而退,把跟隨深圳這座城市拔地而起的財富投進餐飲,地產,研發等領域。

我是黑炭,每日分享互聯網創業資訊與心得,歡迎訂閱關注。

您對華強北有什麼記憶呢?歡迎評論留言互動。

那個時期直到iPhone5發售民眾形成品牌機意識,華強北是一個只要去就能賺錢的地方,只不過越晚錢越難賺。

千禧年剛到那個關口,從業者相信未來中國人將人人都擁有一台手機。那時候剛興起的華強北還只是電子企業遷出留下一片廠庫,就在這些廠庫裡,捲簾門和板樓房就承擔起了全中國手機集散批發地的功能,那時候還沒有中移動、聯通和電信。

由於中國接近空白的手機市場沒有成熟的經營網路,所有省份經銷商都要南下拿貨,這裡一下成了千金難求的寶地,一個手機店當時需要雇上60個銷售員,三班倒要幹到淩晨2點。

這種極度集中的供需流轉情形,甚至讓一些經銷商可以靠對一款緊俏機型出貨量的掌控,哄抬價格,形成壟斷。

這種店主忙的都沒空吃飯的行情,也讓當時的華強北的店鋪極為昂貴,從數萬都幾百萬的價格,談下來都能賺錢,是人就能賺錢。

華強北2.0時代,依靠聯發科的MTK晶片拼造山寨機

這種緊俏開端不久後,華強北和珠三角成熟的電子產品生態已經著眼“消費升級”做自己的市場了。這就是不再依賴年輕人覺得太貴太單調的諾基亞愛立信等品牌機銷售,而是開始對聯發科廉價MTK集成晶片依賴,拼造屬於自己的小牌子,不斷用配件和外形升級競爭,而這條野蠻的路子也是最後玩死華強北的一招。

山寨機與功能機命運的相伴相隨,最後火熱被蘋果iPhone的出現、被淘寶等電商的流行給澆滅,這種標準商業文化的入侵,對於山寨生態來講無異於降維打擊。最後,在政府的大力打擊下,山寨機終於在模仿iPhone出廉價安卓機做最後掙扎後斷氣,沒人再願意“操賣白粉的心,掙賣白菜的錢。”

以電子為核心的標籤退卻,開始追隨這個城市的進步

如今的市場,山寨機的另一個名字“百元機”已經在互聯網時代玩千元機過度後被宣佈成為歷史。

而那些風光的批發商也因為從“先款後貨”到“先貨後款”失去了上游供應鏈的底氣,牽連著的許多電子廠,因為玩不轉現金流,也和其他小型密集勞動型小廠一樣爆發關門潮,有的老闆面對這種落差,乾脆跳樓了之。

而,聰明的玩家,在數年前全身而退,把跟隨深圳這座城市拔地而起的財富投進餐飲,地產,研發等領域。

我是黑炭,每日分享互聯網創業資訊與心得,歡迎訂閱關注。

您對華強北有什麼記憶呢?歡迎評論留言互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