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周宣王扶持諸侯國,覆滅前奏已經吹響

周天子與申伯之間的愛恨情仇

在《晉獻侯與周宣王之間的故事》中, 海叔提及有個諸侯國是西周覆滅的直接責任者。 那麼, 這個諸侯到底是誰呢?這還得從“宣王中興”說起。

在周宣王一朝, 有名有姓的臣子就有十幾位, 這些臣子幫助周宣王穩定內政、征伐外敵, 取得輝煌成就。 與其父親周厲王不同的是, 周宣王大力任用貴族子弟, 讓他們建功立業。 這是為什麼呢?這或許跟周宣王的擔憂有關。 自周厲王朝始, 甚至在更早的時期, 諸侯們就漸漸出現不尊周禮的行為, 這在晉國魯國尤其突出。 周厲王朝時, 雖說諸侯們多以為天子失德, 甚至發動國人暴動, 周王朝的權威受到嚴重挑戰。

晉國齊國魯國等國的崛起, 已經不再受周天子的束縛。 南方的楚國又蠢蠢欲動, 常常發兵來襲。 共和執政期間, 共伯和以伯爵之位, 統領國政, 許多政令都無法推行至全國,

西周王國面臨著內憂外困的惡劣態勢。 周宣王要怎麼辦呢?

朝中有扶立自己就位的召公和周公, 兩位朝臣位高權重, 且皆有自己的封國, 召公家族的封國在燕國, 周公家族的封國在魯國, 背後都有盤根錯節的朝野關係, 共伯和這個人于周召二公相比, 爵位更低, 卻能在國人暴動後作為執政的主要人物, 站在風雨飄搖的周王朝的檯面上, 就說明其掌控朝局的本事還是相當之高的。

然而, 共伯這個人, 在周宣王繼位後, 未見再有任何重要作為, 甚至在目前發現的史書典籍中存在非常零星的資訊, 就顯得比較奇怪。 有沒有可能共伯受周召二公排擠, 在周宣王上任之前, 就被踢出了朝廷權力圈層?如果這樣的猜測完全正確,

那麼周召二公之居心, 就是極為叵測的。 那麼, 周宣王如果不培植足夠多的親信勢力, 就必然無法與周召二公相抗。

縱觀朝野內外, 周宣王可以足夠信賴的人並不多, 那些可以絕對信任的也不能是平庸之輩, 其背後必須有足夠大的支持。 而作為周宣王母親嫡系的親族勢力, 就是周宣王可以依靠的重要團隊。 周厲王的王后, 周宣王母親的家族中, 有位叫姜誠的公子, 本身源自炎帝部落, 歷經數百年繁衍生息, 已經發展壯大為西周國較為強大的部落。

這個來自炎帝的部落, 在周宣王之朝, 尚無明確的封地。 這便是個好機會。 周宣王把臨近楚國的土地封給薑誠, 並賜封“申伯”, 建立申國, 甚至派出重臣召伯為姜誠規劃土地和修築宮城,

《竹書紀年》有“宣王七年, 王賜申伯命。 ”既可以申伯部落之戰力, 遏制楚國的北進之路, 又可建立與母親家族徹底聯盟的戰略同盟, 在朝中不再完全聽命于周召二公, 周宣王的算盤打得很是精明。

周宣王為表達出申伯是自己的人, 甚至派出西周國第一寫手內史尹吉甫, 為申伯的就任歌頌其事, 是為《崧高》, 這被收錄在《詩經》中, 成為申伯建國的重要證據。

西周王國與申伯諸侯國之間, 度過數十年的蜜月期, 周宣王甚至為自己的兒子, 也就是周幽王娶了申伯姜誠的女兒, 並冊立為西周王后。 可惜的是, 這位姜王后, 時運不濟, 在於千古美人褒姒的爭寵中失敗, 最終導致申伯反逆, 聯合犬戎攻滅西周, 這恐怕是周宣王無法想像的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