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急性心肌梗死營養治療原則

急性心肌梗死的營養治療應隨病情輕重及病期早晚而改變。

01

過冷或過熱食品均應避免, 濃茶、咖啡也不適宜。

02

注意維持電解質平衡。

對合併有高血壓或心力衰竭者仍應注意限鈉攝入。 應用利尿劑有大量電解質自尿中丟失時, 則不宜限制過嚴。 鎂對缺血性心肌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膳食中應有一定的鎂, 建議成人鎂的適宜攝入量為300~450mg/d, 主要從富含鎂的食物如有色蔬菜、小米、麵粉、肉、水產品、豆製品等中獲取。

03

急性期1~3天時, 一般每天低脂流質1000ml左右, 經口攝入能量以500~800kcal 為宜, 可食用藕粉、米湯、菜水、去油過篩肉湯、淡果汁、紅棗泥湯等食品。 病情好轉, 可漸改為低脂半流質飲食, 全日能量1000~1500kcal, 可食用魚類、雞蛋清、瘦肉末、嫩碎蔬菜及水果。 主食用麵條、面片、餛飩、麵包、米粉、粥等。 禁止可能導致患者腸脹氣和濃烈刺激性的食物, 如辣椒、豆漿、牛奶、濃茶、咖啡等食品。 應注意少食多餐,

5-6餐/天, 以減輕心臟負擔。

發病1個月後, 可進食清淡和易消化的食品, 每天能量逐漸增加為1500~2000kcal。 各種飲食中的營養素組成比例可參考冠心病飲食原則。 隨著患者恢復活動, 飲食可適當放寬, 但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量仍應控制。

04

控制液體量。 控制液體攝入, 減輕心臟負擔。 每日口服液體攝入量根據病情而定, 可進食濃米湯、厚藕粉、棗泥湯、去油肉絨、雞茸湯、薄麵糊等食品。

05

限制脂類。 按低脂肪、低膽固醇、高多不飽和脂肪酸飲食原則;病情穩定後, 患者逐漸恢復活動, 飲食可逐漸增加或進軟食。 脂肪限制在40g/d以內, 膽固醇應1, 伴有肥胖者應控制能量和碳水化合物。

06

保持豐富膳食纖維的攝入, 大便通暢, 排便時不可用力過猛。

07

對於治療後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如華法林等的患者,

應注意維生素K與抗凝藥的拮抗作用。 維生素K含量豐富的食物包括:豆類、牛奶、麥麩、綠色蔬菜、動物肝臟、魚類等, 其中綠色蔬菜、動物肝臟和魚類含量較高, 而水果和穀物相對含量較少, 肉類和乳製品含量中等。

08

制訂營養治療方案前, 應瞭解患者用藥情況包括利尿藥、降壓藥, 瞭解患者血鈉、血鉀水準、腎功能、補液量及電解質種類、數量。 瞭解患者飲食史、飲食習慣及患者可接受的價格等, 食品製作方法要合理、要適宜, 通過隨訪修改營養治療方案, 徵求主管醫生和患者意見, 根據病情和患者接受情況進行。

心肌梗死患者食品宜忌見下表

食品類別

推薦的食品

忌吃或少吃食品

穀類及製品

大米、麵粉、小米、玉米、高粱

各種黃油麵包、餅乾、糕點、油條、油餅等多油食品

禽、肉類

瘦豬、牛、羊肉、去皮禽肉

含鈉鹽罐頭食品、香腸、鹹肉、臘肉、肉鬆

水產類

新鮮淡水魚(<120g/d)及海魚

鹹魚、熏魚

奶蛋類

雞蛋或鴨蛋, 每天1個, 牛奶

鹹蛋、皮蛋、乳酪等

豆類及製品

各種豆類、豆漿、豆腐

油炸臭豆腐幹、黴豆腐

蔬菜類

各種新鮮蔬菜

鹹菜、醬菜、榨菜等醃制菜

水果類

各種新鮮水果

葡萄乾、含有鈉鹽水果罐頭或果汁, 水果糖等

油脂類

植物油為主、動物油少量

奶油、人造奶油

飲料

淡茶、咖啡等

汽水、啤酒、濃肉湯等

調味品

醋、糖、胡椒、蔥、薑、咖喱

味精、食鹽、醬油、番茄醬、豆瓣醬等

---本文來源《心血管疾病營養處方中國專家共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