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高通驍龍836/845齊曝光:性能炸裂,首發機型已確定!

01、高通驍龍836/845齊曝光:性能炸裂, 首發機型確定!

雖然目前搭載驍龍835的新機還並不是很多, 但這依然阻擋不了高通對於下代旗艦產品的規劃。 根據多個訊息源表示, 驍龍836和驍龍845都已經在路上了。

驍龍836顯然就是驍龍835的升級版, 類似於去年的驍龍821。 據外媒NextPowerUp稱, 最新報告顯示驍龍836將會由穀歌Pixel 2系列和三星Galaxy Note 8率先搭載。 其中, 三星Note 8已經被官方確認將於8月23日在紐約發佈, 而穀歌Pixel 2似乎要等到10月份才會揭曉。

據悉, 驍龍836將會在驍龍835的基礎上提升CPU和GPU的最高頻率, 使其運行速度更快, 性能更強。 高通也會對該SoC進行優化, 讓其表現相比驍龍835更加成熟。

除了驍龍836外, 下一代旗艦驍龍845日前現身高通官方檔。 該檔據稱是高通最近和蘋果等公司打官司所提供的專利檔。 其中不僅有以往經典的高通處理器現身, 例如APQ8064、MSM8960等, 還有驍龍652、驍龍653等近兩年耳熟能詳的新SoC。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

驍龍845也在其中。

根據目前消息, 驍龍845將可能放棄由三星代工, 而選擇台積電的7nm制程。 其依然採用八核心設計, 但性能將會進一步飛躍。

之前由於驍龍820和驍龍835交由三星代工, 因此在供貨上盡力偏向三星, 這對其他手機廠商是非常不利的消息。 而驍龍845如果轉回台積電,

在全球首發和供貨上將有望改變目前的局面。

之前曝光稱, 驍龍845或將會在明年1月份被LG G7全球首發, 這也是LG在2015年的驍龍810和驍龍808後時隔2年再度搶到高通旗艦晶片首發。 雖然驍龍845不是三星首發, 但其依然是高通的最大客戶之一, 據悉二者已經就三星S9簽訂引進晶片的協定。

而國內首發目前最靠譜的還是小米7。

你更期待驍龍836還是驍龍845呢?

高通MDM9215 全網通4G通信模組支援WCDMA/GSM頻段 ¥215 購買

02、今年無邊框手機銷量超1.2億, 明年將增長逾2倍!

據DigiTimes網站報導, 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以下簡稱“Counterpoint”)預測, 今年採用無邊框設計和非傳統縱橫比顯示幕的智慧手機銷量將超過1.2億部, 明年銷量將增長逾2倍。

Counterpoint表示, 為了增加顯示幕面積和硬體差異化競爭, 各智慧手機廠商紛紛採用新的解決方案, 在不增加手機總體尺寸的情況下增加有效顯示面積。

在對智慧手機領域的最新潮流——縱橫比為18:9的顯示幕——發表評論時, Counterpoint總監彼得·理查森(Peter Richardson)指出, “隨著超快的4G網路以及速度更快的網路技術的興起, 智慧手機成為內容創作和消費的首選設備, 推動了對更大尺寸顯示幕的需求。 但是, 很顯然的是, 智慧手機的物理尺寸是有限制的, 通常是由用戶的手或口袋大小決定的。 ”

理查森稱, “因此, 智慧手機廠商沒有單純地增加顯示幕尺寸, 而是轉向新的解決方案, 在不增加智慧手機總體尺寸的情況下增加其有效顯示面積。 這些解決方案包括無邊框設計和新的縱橫比。在近期可能問世的另外一種解決方案將是可折疊顯示幕,10英寸平板電腦大小的顯示幕折疊起來,應用在5.5英寸螢幕的智慧手機設計中。”

DigiTimes表示,夏普2014年發佈的Aquos,可能是首批嘗試去除顯示幕邊框的手機之一。但是,由於銷售的市場有限、電池續航時間表現不佳和尺寸較大,Aquos並不是一款成功的手機。小米Mix也是如此,小米在2016年高調發佈了這款手機,但被認為抄襲了夏普的設計。小米Mix更多地是一款概念驗證機型,供貨量有限,它也受到身材臃腫的影響,嚇跑了許多潛在用戶。Counterpoint 指出,2017年,採用垂直整合業務模式的韓國智慧手機品牌LG和三星,充分利用它們的顯示幕業務和技術優勢,成功發佈了採用無邊框設計的智慧手機。

LG G6採用縱橫比為18:9的漂亮的LCD顯示幕,三星Galaxy S8系列則配置亮度更高、色彩更豐富的曲面OLED顯示幕。有傳言稱蘋果今年晚些時候將發佈一款10周年紀念版iPhone,配置無邊框OLED顯示幕,這應當會使無邊框設計或非傳統縱橫比螢幕,成為一種需求很高的特性。Counterpoint指出,蘋果競爭對手明年的旗艦機型必須採用相似設計,否則就有被邊緣化的危險。

與硬體差異化競爭的大多數領域一樣,少數供應商控制著顯示幕供應,智慧手機廠商在顯示幕方面的差異化競爭可持續性取決於顯示幕的供應。2017年無邊框或非傳統縱橫比的顯示幕供應都有限,這意味著只有能採購到這些顯示幕的智慧手機廠商,才能維持某種程度的差異化競爭。

Counterpoint總監湯姆·康(Tom Kang)表示,“雖然每個智慧手機品牌都希望採用無邊框或非傳統縱橫比的顯示幕,但今年新型顯示幕供應有限,明年上半年需求將能達到滿足。這種情況使得新型顯示幕價格居高不下,也使得財力雄厚的智能手機品牌能獲得絕大多數供應。但是,到2018年,新型顯示幕的供應緊張問題將得到緩解,符合縱橫比為18:9的顯示幕的內容也將更加普遍,反過來進一步推動這種顯示幕的普及。

康表示,Samsung Display、JDI、LG Display,以及顯示幕驅動晶片廠商,將是新型顯示幕普及的受益者。天馬、京東方等中國顯示幕製造商,將在明年下半年向諸多本土智慧手機品牌供應更寬的無邊框顯示幕,推動新型顯示幕的普及。

DigiTimes 稱,Counterpoint預測,2017年採用非傳統縱橫比和近乎無邊框顯示幕的智慧手機銷量將超過1.2億部,占到智慧手機總銷量的約7%。隨著供應緊張問題的緩解,更多智慧手機品牌明年下半年推出採用無邊框設計的旗艦機型,2018年配置新型顯示幕的智慧手機銷量將增長逾2倍。

03、智慧手機將迎來哪些“黑科技”?

提到現在的智慧手機,“同質化”是一個繞不開的詞。如果手機上沒有logo你甚至分辨不出是哪個品牌,又回到硬體堆疊、比拼價格的時代。所以,想要突破此限制的手機廠商,勢必要有新的佈局以及新的玩法。

各廠商要做的,就是考慮受眾人群、產品定位以及如何將合適的技術融入新產品,以突破同質化競爭。

4K屏

隨著三星對4K屏的應用,國產手機也將很快跟進,畢竟更快的充電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了手機續航問題。從2K到4K再到8K,這是螢幕發展的大趨勢,預計2017年下半年,國產手機就有可能應用4K屏。總之,快充技術與續航技術解決進步的越快,4K屏的普及也就越快。

柔性屏

手機螢幕的另一個看點,是可折疊螢幕。三星的可折疊螢幕產品已經研發了數年,有消息稱,三星的可折疊螢幕智慧手機正在進入商業化階段。蘋果則有可能推出可彎曲螢幕,因為2016年美國專利及商標局再次通過了蘋果一項手機彎曲設計有關的專利,其供應商也被要求增加了更薄性的OLED屏的產量,用於iPhone 8的生產。

自從實現了曲面屏和全面屏的手機設計後,三星一直在致力於可折疊的柔性屏研究。今年下半年來,與柔性屏相關的專利被接連曝光,三星還對外公佈了可折疊的OLED原型機。三星在手機更新換代上一直都有很大的革新,相信這項技術離上市之日不遠了。

快充技術

智慧手機採用 USB Type-C 介面之後,供電能力更高,通過大電流或大電壓加快充電將更加普遍。高通不久前也發佈了 Quick Charge 4 快速充電技術,2017年搭載該技術的手機上市之後,可以快速技術將再一次升級,實現充電五分鐘可用 5 小時。此外,還有石墨烯技術在手機電池上的突破,快充速率預計還將進一步提升。

石墨烯技術

最近華為鬧得沸沸揚揚的“超級電池”已經證實和石墨烯電池無關,它是通過在電池材料上新引入的特殊石墨分子結構以及新設計的充電回路,而使手機的充電速度得到了質的飛躍。但石墨烯技術仍然是未來手機電池的一個發展方向,它不僅可以用作電池,也可以用在手機和電腦的處理器晶片當中,將大大提升電子設備的運算速度。石墨烯被視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工業材料。

人工智慧技術

國產手機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上,近期發佈的榮耀Magic算是深度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熄屏狀態拿起榮耀Magic手機會自動亮屏等一系列感知的自動應用,都是基於Magic Live智慧系統,可以通過感知與深度學習,記住用戶的習慣行為,做到智慧為使用者提供並推薦服務。其實,11月初華為發佈的mate 9,就在EMUI系統中集成了人工智慧學習系統,可以實現智慧資源調度、智慧識別、智慧識物等功能,且配備了智慧語音助手。

虹膜識別技術

虹膜識別技術是基於對人眼虹膜部分的識別來確認身份,是一項具有高度安全性的身份識別方式。因為虹膜是位於瞳孔外側的一圈圓環狀區域,包含了豐富的紋理資訊,而且人的虹膜在胎兒發育階段就已形成,在整個生命階段中是保持不變的,所以虹膜識別具有唯一性和穩定性。

指紋識別真正流行起來是在蘋果發佈iphone5s之後,但是指紋資訊存在容易被盜取和複製的弊端,手指在站友污漬情況下也常常發生識別不成功的問題。所以,虹膜識別很有可能後來居上,除了運用在手機上以外,將來也很可能會出現在銀行、辦公室等高度機密的場所。

全息投影技術

全息投影的概念已經被炒作多年,這項技術不僅可以在空中產生立體的幻想,用戶還能與幻像進行互動。目前這種全息投影技術已經出現,未來有可能被整合到手機當中。

比如鍵盤投影,將傳統的全鍵盤投影到桌面上,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輸入操作,比實體鍵盤要方便得多;還有這項技術已經被多次運用到大型晚會上,如13年周傑倫就曾在演唱會上用全息投影的方式與已故歌後鄧麗君進行隔空對唱,畫面震撼感人。

雲儲存技術

智慧手機對於存儲空間的需求越來越大:一方面是因為系統本身,越智慧的系統因為更多的演算法與功能實現,就會越佔用空間;另一方面,使用者對於存儲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配置不斷提高的鏡頭使得照片圖元更多,視頻也更加清晰,這些檔也就越來越大。

隨著雲計算技術的發展以及無線網路速度的提升,安裝在本地的遊戲用戶端,將來可能直接安裝在雲端,在本地只需要一個連接服務的啟動器,進而達成“無線存儲”的概念。因為更大的位元組傳輸速率,檔存儲在雲端的回應速度將與存儲在本地沒有差別,流媒體服務上的卡頓將成為一個歷史,緩衝有可能徹底從互聯網中消失。

04、小米加入搶18:9全螢幕手機面板行列

大陸智慧手機品牌小米的出貨量近期恢復成長,並加入大陸智慧手機三強Oppo、Vivo及華為的搶貨行列,加上韓廠的非晶矽(a-Si)面板產能持續減少,若品牌手機廠2017下半年賣的不錯,將有機會推升手機面板價格一路漲至年底。

2017年智能手機朝向18:9全螢幕發展趨勢確立,三星電子旗艦機Galaxy S8系列采18.5:9全螢幕設計,蘋果的iPhone 8也將採用19:9的全螢幕手機面板,兩大品牌的設計,獲得大陸手機品牌廠全面跟進,並在2017下半年相繼推出18:9全螢幕新機。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小米,該公司2017第2季手機出貨量約2,316萬支,季增高達70%,締造小米單季手機出貨量新紀錄,小米董事長雷軍併發下豪語,2018年手機出貨量要挑戰1億支,意味著小米經過兩年的調整產品及市場策略之後,將重新恢復高速增長。

這兩年大陸手機三強原本是Oppo、Vivo及華為,小米這兩年已經式微,隨著小米2017第2季也開始恢復高成長,將加入搶貨18:9全螢幕手機面板的行列,使得下半年整體手機面板出貨價格將因此提升。

雷軍強調,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銷量下滑之後能夠成功逆轉,至於小米逆轉主因在於始終堅持技術創新,以用戶為中心推動精細化管理。

雷軍認為,過去銷售不振,主要是兩次長達幾個月的零元件嚴重缺貨(例如被韓廠斷貨手機螢幕),這是小米創業以來最嚴峻的挑戰,也是小米補強的重點,2017第2季出貨量,已經證明小米的交貨能力逐步提高,顯示小米意識到供應鏈管理,已破釜沉舟補強供應鏈管理缺失。

"一牛網線上":帶你一起查看最新最熱的手機/半導體資訊。 這些解決方案包括無邊框設計和新的縱橫比。在近期可能問世的另外一種解決方案將是可折疊顯示幕,10英寸平板電腦大小的顯示幕折疊起來,應用在5.5英寸螢幕的智慧手機設計中。”

DigiTimes表示,夏普2014年發佈的Aquos,可能是首批嘗試去除顯示幕邊框的手機之一。但是,由於銷售的市場有限、電池續航時間表現不佳和尺寸較大,Aquos並不是一款成功的手機。小米Mix也是如此,小米在2016年高調發佈了這款手機,但被認為抄襲了夏普的設計。小米Mix更多地是一款概念驗證機型,供貨量有限,它也受到身材臃腫的影響,嚇跑了許多潛在用戶。Counterpoint 指出,2017年,採用垂直整合業務模式的韓國智慧手機品牌LG和三星,充分利用它們的顯示幕業務和技術優勢,成功發佈了採用無邊框設計的智慧手機。

LG G6採用縱橫比為18:9的漂亮的LCD顯示幕,三星Galaxy S8系列則配置亮度更高、色彩更豐富的曲面OLED顯示幕。有傳言稱蘋果今年晚些時候將發佈一款10周年紀念版iPhone,配置無邊框OLED顯示幕,這應當會使無邊框設計或非傳統縱橫比螢幕,成為一種需求很高的特性。Counterpoint指出,蘋果競爭對手明年的旗艦機型必須採用相似設計,否則就有被邊緣化的危險。

與硬體差異化競爭的大多數領域一樣,少數供應商控制著顯示幕供應,智慧手機廠商在顯示幕方面的差異化競爭可持續性取決於顯示幕的供應。2017年無邊框或非傳統縱橫比的顯示幕供應都有限,這意味著只有能採購到這些顯示幕的智慧手機廠商,才能維持某種程度的差異化競爭。

Counterpoint總監湯姆·康(Tom Kang)表示,“雖然每個智慧手機品牌都希望採用無邊框或非傳統縱橫比的顯示幕,但今年新型顯示幕供應有限,明年上半年需求將能達到滿足。這種情況使得新型顯示幕價格居高不下,也使得財力雄厚的智能手機品牌能獲得絕大多數供應。但是,到2018年,新型顯示幕的供應緊張問題將得到緩解,符合縱橫比為18:9的顯示幕的內容也將更加普遍,反過來進一步推動這種顯示幕的普及。

康表示,Samsung Display、JDI、LG Display,以及顯示幕驅動晶片廠商,將是新型顯示幕普及的受益者。天馬、京東方等中國顯示幕製造商,將在明年下半年向諸多本土智慧手機品牌供應更寬的無邊框顯示幕,推動新型顯示幕的普及。

DigiTimes 稱,Counterpoint預測,2017年採用非傳統縱橫比和近乎無邊框顯示幕的智慧手機銷量將超過1.2億部,占到智慧手機總銷量的約7%。隨著供應緊張問題的緩解,更多智慧手機品牌明年下半年推出採用無邊框設計的旗艦機型,2018年配置新型顯示幕的智慧手機銷量將增長逾2倍。

03、智慧手機將迎來哪些“黑科技”?

提到現在的智慧手機,“同質化”是一個繞不開的詞。如果手機上沒有logo你甚至分辨不出是哪個品牌,又回到硬體堆疊、比拼價格的時代。所以,想要突破此限制的手機廠商,勢必要有新的佈局以及新的玩法。

各廠商要做的,就是考慮受眾人群、產品定位以及如何將合適的技術融入新產品,以突破同質化競爭。

4K屏

隨著三星對4K屏的應用,國產手機也將很快跟進,畢竟更快的充電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了手機續航問題。從2K到4K再到8K,這是螢幕發展的大趨勢,預計2017年下半年,國產手機就有可能應用4K屏。總之,快充技術與續航技術解決進步的越快,4K屏的普及也就越快。

柔性屏

手機螢幕的另一個看點,是可折疊螢幕。三星的可折疊螢幕產品已經研發了數年,有消息稱,三星的可折疊螢幕智慧手機正在進入商業化階段。蘋果則有可能推出可彎曲螢幕,因為2016年美國專利及商標局再次通過了蘋果一項手機彎曲設計有關的專利,其供應商也被要求增加了更薄性的OLED屏的產量,用於iPhone 8的生產。

自從實現了曲面屏和全面屏的手機設計後,三星一直在致力於可折疊的柔性屏研究。今年下半年來,與柔性屏相關的專利被接連曝光,三星還對外公佈了可折疊的OLED原型機。三星在手機更新換代上一直都有很大的革新,相信這項技術離上市之日不遠了。

快充技術

智慧手機採用 USB Type-C 介面之後,供電能力更高,通過大電流或大電壓加快充電將更加普遍。高通不久前也發佈了 Quick Charge 4 快速充電技術,2017年搭載該技術的手機上市之後,可以快速技術將再一次升級,實現充電五分鐘可用 5 小時。此外,還有石墨烯技術在手機電池上的突破,快充速率預計還將進一步提升。

石墨烯技術

最近華為鬧得沸沸揚揚的“超級電池”已經證實和石墨烯電池無關,它是通過在電池材料上新引入的特殊石墨分子結構以及新設計的充電回路,而使手機的充電速度得到了質的飛躍。但石墨烯技術仍然是未來手機電池的一個發展方向,它不僅可以用作電池,也可以用在手機和電腦的處理器晶片當中,將大大提升電子設備的運算速度。石墨烯被視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工業材料。

人工智慧技術

國產手機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上,近期發佈的榮耀Magic算是深度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熄屏狀態拿起榮耀Magic手機會自動亮屏等一系列感知的自動應用,都是基於Magic Live智慧系統,可以通過感知與深度學習,記住用戶的習慣行為,做到智慧為使用者提供並推薦服務。其實,11月初華為發佈的mate 9,就在EMUI系統中集成了人工智慧學習系統,可以實現智慧資源調度、智慧識別、智慧識物等功能,且配備了智慧語音助手。

虹膜識別技術

虹膜識別技術是基於對人眼虹膜部分的識別來確認身份,是一項具有高度安全性的身份識別方式。因為虹膜是位於瞳孔外側的一圈圓環狀區域,包含了豐富的紋理資訊,而且人的虹膜在胎兒發育階段就已形成,在整個生命階段中是保持不變的,所以虹膜識別具有唯一性和穩定性。

指紋識別真正流行起來是在蘋果發佈iphone5s之後,但是指紋資訊存在容易被盜取和複製的弊端,手指在站友污漬情況下也常常發生識別不成功的問題。所以,虹膜識別很有可能後來居上,除了運用在手機上以外,將來也很可能會出現在銀行、辦公室等高度機密的場所。

全息投影技術

全息投影的概念已經被炒作多年,這項技術不僅可以在空中產生立體的幻想,用戶還能與幻像進行互動。目前這種全息投影技術已經出現,未來有可能被整合到手機當中。

比如鍵盤投影,將傳統的全鍵盤投影到桌面上,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輸入操作,比實體鍵盤要方便得多;還有這項技術已經被多次運用到大型晚會上,如13年周傑倫就曾在演唱會上用全息投影的方式與已故歌後鄧麗君進行隔空對唱,畫面震撼感人。

雲儲存技術

智慧手機對於存儲空間的需求越來越大:一方面是因為系統本身,越智慧的系統因為更多的演算法與功能實現,就會越佔用空間;另一方面,使用者對於存儲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配置不斷提高的鏡頭使得照片圖元更多,視頻也更加清晰,這些檔也就越來越大。

隨著雲計算技術的發展以及無線網路速度的提升,安裝在本地的遊戲用戶端,將來可能直接安裝在雲端,在本地只需要一個連接服務的啟動器,進而達成“無線存儲”的概念。因為更大的位元組傳輸速率,檔存儲在雲端的回應速度將與存儲在本地沒有差別,流媒體服務上的卡頓將成為一個歷史,緩衝有可能徹底從互聯網中消失。

04、小米加入搶18:9全螢幕手機面板行列

大陸智慧手機品牌小米的出貨量近期恢復成長,並加入大陸智慧手機三強Oppo、Vivo及華為的搶貨行列,加上韓廠的非晶矽(a-Si)面板產能持續減少,若品牌手機廠2017下半年賣的不錯,將有機會推升手機面板價格一路漲至年底。

2017年智能手機朝向18:9全螢幕發展趨勢確立,三星電子旗艦機Galaxy S8系列采18.5:9全螢幕設計,蘋果的iPhone 8也將採用19:9的全螢幕手機面板,兩大品牌的設計,獲得大陸手機品牌廠全面跟進,並在2017下半年相繼推出18:9全螢幕新機。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小米,該公司2017第2季手機出貨量約2,316萬支,季增高達70%,締造小米單季手機出貨量新紀錄,小米董事長雷軍併發下豪語,2018年手機出貨量要挑戰1億支,意味著小米經過兩年的調整產品及市場策略之後,將重新恢復高速增長。

這兩年大陸手機三強原本是Oppo、Vivo及華為,小米這兩年已經式微,隨著小米2017第2季也開始恢復高成長,將加入搶貨18:9全螢幕手機面板的行列,使得下半年整體手機面板出貨價格將因此提升。

雷軍強調,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銷量下滑之後能夠成功逆轉,至於小米逆轉主因在於始終堅持技術創新,以用戶為中心推動精細化管理。

雷軍認為,過去銷售不振,主要是兩次長達幾個月的零元件嚴重缺貨(例如被韓廠斷貨手機螢幕),這是小米創業以來最嚴峻的挑戰,也是小米補強的重點,2017第2季出貨量,已經證明小米的交貨能力逐步提高,顯示小米意識到供應鏈管理,已破釜沉舟補強供應鏈管理缺失。

"一牛網線上":帶你一起查看最新最熱的手機/半導體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