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有問不完的“為什麼”?這樣回答簡單奏效!

正值暑假期間, 孩子與父母的相處時間多了起來, 很多父母也會發現孩子總是圍著自己轉, 有問不完的“為什麼”。


一早上起來聽到外面的大樹上蟬在不停地鳴叫——“媽媽,

蟬為什麼要叫?”

吃過飯下樓去散步——“爸爸, 樹葉怎麼會沙沙地響?”

晚上不想睡覺——“人為什麼要睡覺?”

……

很多父母都會被自己孩子沒完沒了的問題攪擾得不厭其煩, 一旦孩子追在後面問就惟恐躲不及似的拒絕或敷衍: “這個媽媽不知道, 去問你爸。 ” “爸爸忙著呢。 ”殊不知這是孩子到了求知欲與好奇心暴漲的階段, 也是孩子心理與思維開始趨向成熟的表徵。 為人父母者, 此時應該多加引導而不是阻礙與應付, 讓孩子保持他細緻入微的觀察力, 發展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首先,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鼓勵孩子。 無論孩子問了什麼千奇百怪的問題, 都不要否定甚至責駡, 而是要肯定他“很有想法”、“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不要在無形之中扼殺了孩子的詢問熱情與求知欲。

其次, 父母要注意引導孩子。 有時孩子問的問題自己已經有了答案, 此時父母的一句“你認為呢?”就能引導孩子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有時孩子的問題是孩子已經接觸過的, 這時可以舉一反三, 用反問的形式提問孩子, 讓他把之前的知識進行鞏固與整合。

再次, 父母要用合適的語言和方式來回答。 父母要把自己的認知水準放置與孩子同一條線上, 用孩子容易理解、聽得懂的語言來溝通。 除了當面告訴孩子, 父母還可用一起查找資料、去大自然觀察探索等方式來讓孩子獲得問題的答案。

下面以父母的角度, 對孩子經常問的問題進行分類並給出相關建議。

父母知道答案

這部分問題父母要注意不能講大道理, “掉書袋”式的回答孩子並不喜歡, 也無法達到教育效果。 同時也不能編故事, 讓孩子學習不到真正的知識。 比如孩子問 “樹葉為什麼發出聲音?”有的父母會回答:“樹葉在唱歌呀”。 這樣的回答具有比喻性,

可能會一時發散孩子的想像力, 但是長遠來看是不利於孩子的知識啟蒙的, 父母應該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跟孩子解釋:“是因為風吹過, 樹葉之間發生摩擦產生了聲音。 ”

不太知道答案

由於知識水準的限制, 或者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 父母對於一些問題是不知道答案或者一知半解的。 看著孩子疑惑的眼睛, 一些家長可能會迫於自己的尊嚴就不懂裝懂, 勉強應付孩子的提問。 比如孩子問“蟬為什麼要叫?” 家長回答“蟬太熱了”。 這種答案孩子是無法信服的。 家長要保持謙虛謹慎, 可通過和孩子一起查找資料讓孩子領略到“書”的魅力;或者鼓勵孩子到大自然中觀察與思考, 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

讓父母尷尬或難堪

有時孩子的問題是比較令父母難以啟齒的, 比如有關自己從哪裡來的問題。 但是此時要謹記不能刻意回避與應付, 不然會令孩子更加好奇。 要首先分清孩子問問題的性質, 是隨便一問還是確實想知道。 如果是前者可延緩一些, 到了合適的時候再回答;後者的話家長就需要以合適的方式, 比如圖片、視頻等形式讓孩子自行學習。

無理的問題

比如上面所說的“人為什麼要睡覺?”這種問題是孩子自己不想睡覺時給自己找的藉口。此時父母既不要發火訓斥,也不要認真詳細地過多回答,只需要告訴他:“到點了就要睡覺。”因為需要給孩子樹立一些底線與規則。

不管你的孩子有多大,當他不斷問你“為什麼”的時候,都是他的想像力與觀察力不斷完善的時候,是他開始獨立思考的時候。作為父母,不能拒絕也不要敷衍這樣的孩子,保護孩子“愛提問”的天性並多加鼓勵,讓他在這個嶄新的世界裡不斷探索與思考。

(文中圖片來自互聯網,僅做示意圖用)

關注兒童,關注教育,關注博苑兒童之家(byertongzhijia)——您隨身閱讀的育兒雜誌,您口袋裡的育兒專家

比如圖片、視頻等形式讓孩子自行學習。

無理的問題

比如上面所說的“人為什麼要睡覺?”這種問題是孩子自己不想睡覺時給自己找的藉口。此時父母既不要發火訓斥,也不要認真詳細地過多回答,只需要告訴他:“到點了就要睡覺。”因為需要給孩子樹立一些底線與規則。

不管你的孩子有多大,當他不斷問你“為什麼”的時候,都是他的想像力與觀察力不斷完善的時候,是他開始獨立思考的時候。作為父母,不能拒絕也不要敷衍這樣的孩子,保護孩子“愛提問”的天性並多加鼓勵,讓他在這個嶄新的世界裡不斷探索與思考。

(文中圖片來自互聯網,僅做示意圖用)

關注兒童,關注教育,關注博苑兒童之家(byertongzhijia)——您隨身閱讀的育兒雜誌,您口袋裡的育兒專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