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同治皇帝同房遭遇的奇葩事

同治帝的後宮生活, 遭到慈禧太后的干預。 據記載, 宮禁之中, 天子想臨幸後妃, 先由皇后傳諭某妃, 飭令晚間侍寢, 皇帝晚上才可去。 而皇帝去時, 一定要帶上蓋有皇后玉璽的印符, 否則, 即使皇帝到某妃處, 她們也可拒不接受。 明代, 世宗時, 宮女楊金英因事糾集數名宮女, 想勒死世宗, 未遂。 明宮廷於是定下了嚴格的後宮制度, 以防不虞。 清廷延續了這種制度。

同治帝病倒以後, 行動不便。 由於冶遊小胡同已不現實, 便想起了宮中的妃子。 一天, 他情緒很好, 想去慧妃宮中。 慧妃本是慈禧的紅人, 是同治帝后妃中最具魅力的女人。 同治帝徵求皇后的意見。 皇后與慧妃本不合, 再加上皇上有病, 皇后沒有同意。 同治帝竟長跪地上, 苦苦哀求。 皇后不得已, 鈴上印, 並囑咐要節勞。 哪知, 第二天一早, 傳出消息, 皇上因房事過度而病情加劇, 皇后十分後悔。 那麼, 同治帝在臨終之際,

會做出哪些安排呢?

天嘏《滿清外史》記載, 皇上病危, 太醫奏對已無力挽回。 同治帝便命召見軍機大臣、侍郎李鴻藻入見。 李鴻藻進宮時, 見皇后在側, 想退出去, 皇上止之道: “師傅是先帝老臣, 你是門生媳婦, 不用回避, 我有要事對你們說。 ”李鴻藻急忙免冠叩頭相見。 皇上說:“不用多禮。 ”皇上握住李鴻藻的手道:“我不行了。 ”皇后及李鴻藻均失聲痛哭。 皇上道:“不要哭了。 皇后, 我死後, 必立嗣, 你看誰可以立, 要迅速說出來, 以防不測。

皇后道:“國家要立年長的同君, 我不願立個幼子, 像太后一樣垂簾聽政, 貽誤國家。 ”皇上笑道:“你知道這點就很好, 我無憂矣。 ”於是, 皇上與李鴻藻一起謀立太子, 以貝勒載澍入承大統, 並口授遺詔, 李鴻藻跪書於紙上, 共有1000餘字, 其內容是防止慈禧專權。 密詔寫完後, 皇上道:“師傅休息去, 明天也許還會見上一面。 ”誰知膽小如鼠而又老謀深算的李鴻藻背叛了同治帝, 他出門後, 已嚇得面無人色。 為回避禍事, 他急忙跑到慈禧處, 請求召見。 見到慈禧, 李鴻藻即叩頭請求免罪,

並交出密詔。 慈禧看後大怒, 撕碎遺詔, 並喝出李鴻藻, 下旨斷絕皇上的醫藥、飲食。 不久, 皇上駕崩。

同治死後, 立載湉為帝。 皇后認為, 以寡嫂居於宮中, 不成體統, 再加上慈禧百般刁難, 悲痛萬狀, 水米不進。 皇后父親崇綺聞知後, 便入宮探視。 他見女兒如此消瘦,

便奏聞慈禧。 慈禧道:“皇后如此悲痛, 可以隨大行皇帝去吧。 ”崇綺一陣心痛, 他萬萬沒有想到, 皇帝一死, 自己的女兒也已無生路。 於是, 萬般無奈, 讓家人送去一封家書。 皇后打開一看, 只有一“死”字, 她認得那是父親的筆跡。 不久, 宮中果真傳出皇后崩逝的消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