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中國旅遊進入“散客”時代,旅遊業該如何應對?

中國旅遊進入了“散客”時代, 遊客不再滿足基於成本考慮的團隊觀光旅遊, 中國旅遊發展從以觀光為主向觀光和度假轉變。 ”

在這個改變過程中, 遊客消費行為的改變必將帶來社會公共管理、景區內部管理等與時俱進的改變。 為此, 要改進假日制度、健全省級旅遊假日聯席會議制度、強化景區旅遊環線游貫通建設、理順景區內行政管理和運營管理矛盾、增強景區危機管理機制建設。

在諸多的反思中有一點是共同的, 那就是:中國旅遊進入了“散客”時代。 遊客不再滿足基於成本考慮的團隊觀光旅遊, 中國旅遊發展從以觀光為主向觀光和度假轉變。 在這個過程中, 遊客消費行為的改變必將帶來社會公共管理、景區內部管理等與時俱進的改變。

散客時代帶來了哪些改變?散客時代帶來了遊客出遊方式改變、消費行為改變, 這也導致景區管理體制及景區的內部建設出現了問題,

這才是根本原因。

散客時代遊客出遊方式發生重大變化

成本、時間、交通構成影響現代旅遊的主要因素。 去年國慶黃金周, 恰逢旅遊法正式實施, 對旅行社團隊的執法監管力度加大助推了團費的理性回歸;同時,

在交通條件極大改善的前提下, 高速公路對小型車輛實施免費政策, 推動遊客選擇自駕遊和自助游作為出遊的主要方式。 根據九寨溝景區管理局統計, 去年國慶黃金周九寨溝景區接待遊客結構與往年相比發生重大變化, 散客占遊客總數69.60%, 團隊僅占30.40%。

散客時代的遊客消費行為發生變化

在團隊觀光旅遊中, 每個團隊有領隊和導遊人員管理, 團隊的行程固定, 團隊紀律和旅遊秩序維護較好;而散客往往是小團體構成, 追求的就是行程自由和旅程安排相對寬鬆。 由於約束相對較少, 而權利意識相對較強, 出遊中少數遊客不遵守秩序、不聽從安排, 極易引發連鎖反應。 九寨溝事件當天, 由於景區內天氣晴好, 遊客長時間流連景區, 而在出景區時又迫不及待, 當地政府、九寨溝景區管理部門此前對這種遊客消費行為改變的認識不夠充分, 應對與保障措施沒有跟上形勢變化。

散客時代與景區傳統管理體制存在矛盾

一直以來, 景區的管理模式都是以接待團隊遊客為主、單一強化對景區內管理、缺乏區域統籌與政府多部門聯動。 在當前由團隊旅遊為主向散客旅遊為主的轉變過程中, 遊客多方式、多批次、小群體進入景區, 涉及景區內、景區周邊區域的管理等, 單純依賴一個國有景區管理部門顯然力不從心。 本次九寨溝事件中,景區內負責交通運輸的公司不屬於景區管理局管理以致無法有效協調,景區外資訊溝通不暢使得遊客不斷湧入,導致遊客擁堵事件發生。

如何應對散客旅遊時代的挑戰?

在公共管理制度上改進假日制度

根據全國旅遊人次統計,大部分旅遊景點的本地遊客佔有相當大的比例。緩解黃金周等遊客集中出遊期間景區接待巨大壓力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降低本地遊客的出遊人數。就目前遊客旅遊行為現狀、景區遊客比例而言,在當前體制環境下,除建言國家相關部門考慮修訂目前的長假制度之外,各地可以在現有的國家長假制度之下,借鑒陝西等省的經驗和做法,強化以省為單位的省內帶薪休假制度。這有法律上的依據,同時也有民意基礎。

健全省級旅遊假日聯席會議制度

旅遊產業的涉及面非常廣泛,社會面龐雜,影響區域較大,這些特點決定了旅遊業涉及到多個管理部門、景區與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協調,而這些非旅遊行政管理機構以一部門之力所能盡善。也就是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國家和各省市成立了“假日辦”。但是由於現在各地方政府的假日辦實際是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主導並負責,其實質接近於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的一個機構。因此,並沒有實質性的權力和約束機制。這使得各省市的“假日辦”出現了政令不出旅遊部門的尷尬。要研究建立由省一級政府牽頭的旅遊聯席會議制度,該機制不僅負責解決長假期間的旅遊問題,更主要的是負責協調解決旅遊產業發展的全域問題。

強化景區旅遊環線游貫通建設

作為山地型旅遊景區,解決遊客擁堵的主要途徑,就要堅持旅遊規劃的遊覽線路環線通達原則。這不僅僅是基於遊客旅遊的便利和節約時間,更是基於景區危機處理的防範使然。景區內建立旅遊環線後不僅可以使遊客的旅遊線路順暢,有效增加遊客的流動性,更能在景區出現危機事件時起到關鍵性的疏散作用。九寨溝事件中,因為沒有環線通道,遊客進退兩難,結果一點被堵,景區全塞。應該說景區遊客大量滯留只是景區危機的一種形態。此次危機事件遊客以退票作為訴求,所幸沒有傷亡事故發生。但是,假設景區出現其他大的危機事件,諸如地質災害等危機事件,沒有旅遊環線,其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在散客時代背景下,景區內部環線建設更顯突出,景區應將環線建設納入應急管理機制建設範疇,以備景區出現其他危機事件後的應急解決通道。

理順景區內行政管理和運營管理矛盾

長期以來,我國景區面臨著行政管理和經營管理分離的體制問題。面對旅遊市場的變化、旅遊消費群體的組成結構的改變,我們不難發現,要想促進中國旅遊大發展,迎來旅遊市場的繁榮,作為政府旅遊主管部門,應更多地思考市場的需求、景區發展的需要,讓市場導向、行政手段來促使地方政府理順景區行政管理部門和景區經營單位之間的關係,建立景區行政管理的權威性,做到景區內的政令統一,以消除不安定的隱患,適應散客時代發展的旅遊新趨勢。

增強景區危機管理機制建設

景區危機事件的處理一靠制度二靠人。良好的制度是危機管理的基礎,景區員工是執行制度的主體。因此,景區在危機管理上,首先應該優化危機管理制度建設,壓縮危機管理層級,將危機處理許可權下放,給基層以更多的危機處置權利。其次景區應強化員工培訓,增強危機處理能力,將景區危機處理納入景區員工培訓內容,強化員工危機處理能力。如此,以盡可能將景區危機處理在萌發階段,降低危機發生幾率和危機處理成本。(據山東省旅遊規劃院)

編輯:劉玉溪

本次九寨溝事件中,景區內負責交通運輸的公司不屬於景區管理局管理以致無法有效協調,景區外資訊溝通不暢使得遊客不斷湧入,導致遊客擁堵事件發生。

如何應對散客旅遊時代的挑戰?

在公共管理制度上改進假日制度

根據全國旅遊人次統計,大部分旅遊景點的本地遊客佔有相當大的比例。緩解黃金周等遊客集中出遊期間景區接待巨大壓力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降低本地遊客的出遊人數。就目前遊客旅遊行為現狀、景區遊客比例而言,在當前體制環境下,除建言國家相關部門考慮修訂目前的長假制度之外,各地可以在現有的國家長假制度之下,借鑒陝西等省的經驗和做法,強化以省為單位的省內帶薪休假制度。這有法律上的依據,同時也有民意基礎。

健全省級旅遊假日聯席會議制度

旅遊產業的涉及面非常廣泛,社會面龐雜,影響區域較大,這些特點決定了旅遊業涉及到多個管理部門、景區與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協調,而這些非旅遊行政管理機構以一部門之力所能盡善。也就是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國家和各省市成立了“假日辦”。但是由於現在各地方政府的假日辦實際是由旅遊行政管理部門主導並負責,其實質接近於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的一個機構。因此,並沒有實質性的權力和約束機制。這使得各省市的“假日辦”出現了政令不出旅遊部門的尷尬。要研究建立由省一級政府牽頭的旅遊聯席會議制度,該機制不僅負責解決長假期間的旅遊問題,更主要的是負責協調解決旅遊產業發展的全域問題。

強化景區旅遊環線游貫通建設

作為山地型旅遊景區,解決遊客擁堵的主要途徑,就要堅持旅遊規劃的遊覽線路環線通達原則。這不僅僅是基於遊客旅遊的便利和節約時間,更是基於景區危機處理的防範使然。景區內建立旅遊環線後不僅可以使遊客的旅遊線路順暢,有效增加遊客的流動性,更能在景區出現危機事件時起到關鍵性的疏散作用。九寨溝事件中,因為沒有環線通道,遊客進退兩難,結果一點被堵,景區全塞。應該說景區遊客大量滯留只是景區危機的一種形態。此次危機事件遊客以退票作為訴求,所幸沒有傷亡事故發生。但是,假設景區出現其他大的危機事件,諸如地質災害等危機事件,沒有旅遊環線,其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在散客時代背景下,景區內部環線建設更顯突出,景區應將環線建設納入應急管理機制建設範疇,以備景區出現其他危機事件後的應急解決通道。

理順景區內行政管理和運營管理矛盾

長期以來,我國景區面臨著行政管理和經營管理分離的體制問題。面對旅遊市場的變化、旅遊消費群體的組成結構的改變,我們不難發現,要想促進中國旅遊大發展,迎來旅遊市場的繁榮,作為政府旅遊主管部門,應更多地思考市場的需求、景區發展的需要,讓市場導向、行政手段來促使地方政府理順景區行政管理部門和景區經營單位之間的關係,建立景區行政管理的權威性,做到景區內的政令統一,以消除不安定的隱患,適應散客時代發展的旅遊新趨勢。

增強景區危機管理機制建設

景區危機事件的處理一靠制度二靠人。良好的制度是危機管理的基礎,景區員工是執行制度的主體。因此,景區在危機管理上,首先應該優化危機管理制度建設,壓縮危機管理層級,將危機處理許可權下放,給基層以更多的危機處置權利。其次景區應強化員工培訓,增強危機處理能力,將景區危機處理納入景區員工培訓內容,強化員工危機處理能力。如此,以盡可能將景區危機處理在萌發階段,降低危機發生幾率和危機處理成本。(據山東省旅遊規劃院)

編輯:劉玉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