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如果不是項羽犧牲自我成全劉邦,劉邦如何能一統天下

項羽為何烏江自刎, 寧死不渡船過江呢?

一是因為昔日稱王稱霸, 現在這麼狼狽, 內心極大的落差感。 再一個是跟著自己打天下的八千多名江東子弟全死了,

就剩他一個人, 實在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項羽是一個臉皮比較薄的人, 對於一個落魄英雄來說, 此時以死謝罪或許能從容體面一些江東是項羽老家, 如果項羽過江。 那麼劉邦的正常反應是什麼?

肯定派兵殺過去啊, 屆時江東父老將會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項羽其實一直想過江的, 雖然戰敗了, 但是連連戰敗, 一直退到垓下, 垓下突圍又逃往東南, 一直逃至烏江邊。 由此可見, 他早有退守江東之意, 並且是一路逃奔。 如果說項羽因失敗使江東八千子弟葬送性命而愧對江東父老的話, 垓下被圍時, “虞姬死而子弟散”, 他就應羞愧自殺。 但是又從渡淮到陰陵, 在陰陵迷了路, 問一農夫, 結果被騙, 身陷天澤, 被漢軍追上。 如此狼狽的境遇他也沒有羞愧自殺呢!

逃至東城, 漢騎將之包圍數重。 儘管他“自度不得脫”, 但還是把僅剩的二十八騎組織起來作了一番拼殺, 又“亡其兩騎”。 這時候項羽仍“欲東渡烏江”。 因而認為他好不容易逃到烏江岸邊時卻反而感到羞見江東父老而自殺似乎有些說不過去。

小編認為項羽不渡烏江是出於一種高貴的品質, 是從早日消除人民的戰爭苦難考慮的。 項羽認識到了長期內戰使人民痛苦不堪, 希望這場戰爭儘早結束。 項羽確實曾有結束戰爭的願望, 也曾想過通過他與劉邦的個人決鬥來將戰爭結束, 他覺察到“楚國久相持不決”, “丁壯苦軍旅, 老弱罷鞍漕”, 所以對劉邦說:“天下匈奴長歲者, 徒以吾兩人耳, 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 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 ”最後他甚至不惜違背自己個性, 想要犧牲自己的利益通過和談換取劉邦的讓步,

以鴻溝為分界。 但是劉邦卻違約出兵追殺楚軍。 當項羽失利並且認識到自己無法立即消滅劉邦而又無法談和的情況下, 項羽只有犧牲自己以結束數年的殘殺。

歷史長河中多少文人墨客, 為項羽留下千古名句。

百戰疲勞壯士哀, 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弟子今猶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神,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但歷史終歸不能改寫,美好也罷!悲傷也罷!只能由後人來體會。

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弟子今猶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神,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但歷史終歸不能改寫,美好也罷!悲傷也罷!只能由後人來體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