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甲午戰爭大清國賠了2.3億,日本用這筆鉅款幹了些什麼

文/寂寞的紅酒

1894年,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在這場關乎國運的巔峰對決中, 東亞傳統霸主中國意外的輸掉了戰爭, 慘敗于新興強國日本之手。 中國被迫簽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 其中有一項是賠償日本白銀2億兩, 加上贖遼費, 清政府砸鍋賣鐵給日本湊了2.3億兩白銀。 那麼如此一筆鉅款, 日本人是怎麼使用的呢?

關於這筆鉅款的使用日本人非常謹慎, 因為這筆賠款數額太大了。 2.3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的3.6億日元, 而當時日本的財政收入每年大約在8000萬左右, 也就是說相當於日本4年多的財政收入。 這些錢要是讓日本政府從每年的財政收入中省, 估計得省幾十年。 這些錢假如購買艦隊, 可購買8支北洋艦隊, 北洋艦隊的總投入約為3000多萬兩白銀。 因此, 日本人對這筆鉅款的分配和使用進行了嚴密的討論和研究。 日本人為分配這筆鉅款, 專門召開御前會議,

經內閣與天皇協商後最終達成協議, 決定將這筆鉅款分別投入以下幾個領域。

第一, 軍事開支。 由於甲午戰爭日本消耗巨大, 因此80%以上的賠款都用於了軍事方面, 總金額約有2.9億日元。 除去甲午戰爭的直接開支外, 剩餘軍費大部分用來擴充海軍, 日本海軍因此迅速膨脹,

海軍總噸位翻了5倍, 日本很快就成為世界四大海軍強國之一。 從某種程度上說, 近代日本海軍的強大, 清政府是有直接貢獻的。 此外, 日本陸軍規模也翻了一倍, 由6個師團增為12個師團。

第二, 皇室費用。 由於日本皇室在甲午戰爭中自掏腰包墊付了很多錢,

因此獲得巨額的回報是必須的。 從1893年日本天皇每年從內庫拿出30萬元帑銀, 到甲午戰爭拿了六年, 也就是說投資了180萬, 日本皇室因此獲得了約2000萬日元的賠款, 能獲得2000萬賠款日本皇室也賺翻了。 其實, 按照內閣最初的想法, 打算分配給皇室3500萬, 但明治天皇直接拒絕了, 他只要了2000萬, 多出來的1500萬給了國家用於軍事建設。

第三, 教育投入。 日本政府拿出1000萬日元設立了教育基金, 用於推進日本普及小學教育。 這筆基金對日本教育的飛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日本在甲午戰爭後很快就建立起現代教育體系, 到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已經普及了初中教育, 人均識字率世界第一。

第四, 貨幣改革。 日本拿出7260萬用於幣制改革(大部分兌換了海軍建設經費), 由此確立了金本位制度, 順利完成幣制改革。 幣制改革使得日本迅速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對日本的騰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五,臺灣的佔領費用。日本拿出1200萬用於增強在臺灣的殖民統治,充分暴露了其擴張的野心。

第六,其他用途。這部分費用比較少,只有幾百萬,主要被用於了鋼鐵工業,比如日本八幡制鐵所。八幡制鐵所是日本最大的鋼鐵廠,日本大部分鋼鐵都產自八幡制鐵所。八幡制鐵所對於日本工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五,臺灣的佔領費用。日本拿出1200萬用於增強在臺灣的殖民統治,充分暴露了其擴張的野心。

第六,其他用途。這部分費用比較少,只有幾百萬,主要被用於了鋼鐵工業,比如日本八幡制鐵所。八幡制鐵所是日本最大的鋼鐵廠,日本大部分鋼鐵都產自八幡制鐵所。八幡制鐵所對於日本工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