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船報·觀點」造好船,莫讓南極磷蝦漁業變“豪賭”

文 車越

由於看好南極磷蝦捕撈的前景, 國內投資建造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的熱情正在高漲。 江蘇、山東、福建等地的一些遠洋漁業企業已紛紛申請建造南極磷蝦拖網加工船,

預計未來幾年資金將快速進入該市場。 這與前幾年進軍南極磷蝦漁業“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況構成了強烈的反差。 在這一過程中, 造好船, 應成為我國建設南極磷蝦捕撈船隊的明確思路。

由於南極磷蝦受到相關國際組織資源養護和管理方面的嚴格限制, 獲得捕撈許可的漁船數量不可能無限制增加。 2015~2016年, 全球取得南極磷蝦捕撈許可的漁船總共只有12艘, 但近年來年總捕撈量峰值已達30萬噸左右。 在最主要作業漁區62萬噸捕撈量的“紅線”下, 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的市場容量是極其有限的。 這與其他遠洋漁船的裝備需求存在很大差異。 可以說, 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

這種高端漁船的訂單造一艘就少一艘。

南極磷蝦產業的高風險性, 也決定了造好船是確保這一產業可持續性發展的前提。 雖然很多遠洋漁業企業將南極磷蝦產業視作尚未開發的金礦, 但國際上相關企業的技術發展和實際盈利情況非常不透明, 其中並不缺乏因失敗而最終退出市場的例子。 我國在磷蝦資源探測、高效捕撈、船載加工和高值化利用等方面起步較晚, 與漁業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只有建造一批技術領先、品質可靠的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 才能儘快彌補我國的劣勢, 並穩步推動產業鏈快速形成與規模化發展。

當前, 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的建造得到了我國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鑒於造船資金投入特別大,

中央財政對經農業部批准建造或改造的專業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可提供補助資金。 因此, 應吸取以往遠洋漁船資金補助的教訓, 而以提升我國南極磷蝦資源開發裝備技術水準和核心競爭力為目標, 切實用好政策, 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同時, 瞄準國際先進水準, 引進、消化、吸收關鍵技術, 真正提升自主設計和建造能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