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被海外學者稱為“皇帝化身”的一位傳奇官員(一)

美國學者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中提到:“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行政官員, 是(道先)皇帝的化身。 林欽差的整個經歷淨如水晶。 他的動機是禁止鴉片的輸入和消費, 為了達到此目的, 他準備採用一切手段, 但是他的任務是毫無希望。 ”美國學者為什麼對這位是(道光)皇帝的化身做出這樣的點評呢?究竟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讓美國學者用精美的文字表達林欽差的非凡能力, 那我們今天跟隨歷史倒流的腳步一起揭開那段滄桑的陳年往事。

我們所講的主人公就是清朝道光年間一位舉世聞名的“民族英雄”林則徐。

首先給大家做個林則徐簡介, 簡單的認識一下我們的民族英雄林則徐: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人, 字元撫, 又字少穆、石麟, 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棟社散人等, 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

因其主張嚴禁鴉片, 在中國和世界都具有良好的美謄。

今天我們重點瞭解林則徐貧苦的童年與少年是怎樣的?感受人世間的滄桑與炎涼。

林則徐父親林賓日(原名林天翰, 字孟養, 號暘穀)是當地的教書先生, 母親則是閩縣歲貢生陳聖靈第五女,

家中排行第二, 長兄林鳴鶴(早夭)、三弟林霈霖及八位妹妹。

林則徐童年家境貧苦, 但是當得到了開明的父親教導和母親的照顧, 還有一個溫馨的家庭, 童年是非常快樂的。 鄰居常常聽到林家吃飯時的歡笑聲, 探看之下, 不過是十多個人津津有味地吃著豆腐。 後來林家以次來教育子孫知足常樂的道理。 貧苦的童年和嚴格的家教, 造就他升至高官時都保持勤儉的習猛和察民疾苦的作風是密不可分的。

第一位:良好的教育方式與作風具有表率性的人物―父親:

上文提到林則徐父親是從事教書行業, 所以林則徐生在書香門第, 林賓日教學方法不同于一般教授先生, 教育態度既講究又開明。 林賓日不只重追求學問,

還注重品格修養;不求死背, 不求體罰, 循循善誘, 因材施教。 在從事教書行業50多年中, 中舉或考上進士的的達數十人, 最傑出的還是兒子林則徐。

第二位:深受正統文化影響與現實社會與官場初步認識~其代表陳壽祺、梁章巨等。

(1)陳壽祺:為人憤世嫉俗, 對現實的社會問題和官場有深刻的思考, 其經世匡時之思想對林則徐有潛移默化作用。

(2)梁章巨:接受鄭光策“經世致用”之學, 加深林則徐“經世致用”之思想, 從而引導林則徐日後立下“經國救世”之志。

嘉慶九年(西元1804年)林則徐參加鄉試, 中第29名舉人(當時的社會若有人中舉便會覺得祖上保佑等), 林則徐可謂少年揚名, 一舉得志。 年底, 新婚燕爾的林則徐離開家人前往京師參加會試, 但名落孫山。 回鄉後就在福州北庫巷開設“補梅書屋”開班授徒, 等待下一次的會試。

感謝大家的閱讀, 本次開課就講到這裡, 下期將為大家做繼續精彩演講, 謝謝大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