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據說,懂酒的人都開始喝小農香檳了!

在你的心中, 農民是什麼樣的形象?

在浮華躁動的時代, 仍保留有令人敬仰的勤勞和樸素?

在利益至上的社會, 仍腳踏實地堅守一塊平凡的土地?

我想, 農民給人大多數的印象, 都是淳樸、刻苦、傳統、踏實的。

你知道嗎, 在香檳區(Champagne)區, 也有一群這樣的果民, 生而平凡, 人生卻不平凡, 顛覆了整個香檳世界, 引領了香檳新潮流, 讓行家讚歎不已, 他們釀造的香檳, 被稱為——小農香檳(Grower Champagne/ Champagnes de Vignerons)!

什麼是小農香檳?

小農香檳是指葡萄果農自產、自釀、自銷的香檳。

在以前, 香檳區的葡萄果農並不釀酒, 而是將葡萄出售給大酒商或是交給合作社統一釀造、銷售。 這主要是因為香檳區低價相當昂貴, 有些甚至比勃艮第(Bourgogne)的還貴, 以至於大部分葡萄果農擁有的葡萄園都很小, 自釀自銷並不划算。

不過近年來, 一些葡萄果農開始留下一些葡萄, 用勃艮第的釀造方式釀造屬於自己的香檳,

即小農香檳。 相比於那些大批量、口味中規中矩的商業品牌香檳, 小農香檳更能反映某塊土地的風土。

產量低、精品化、以及堪比沙盤的高自由度是小農香檳最大的特點。 自己的葡萄園、自己的酒莊, 想怎麼折騰都行, 得益於個性化的種植和釀造方式, 你幾乎無法找到兩家風格完全一樣的小農香檳。

小農香檳的流行, 是香檳風土的復興

曾經的香檳市場由大公司控制, 餐廳酒單基本上也只有酩悅(Moet et Chandon)、庫克(Krug)、白雪(Piper-Heidsieck)等大品牌。 而大酒廠為追求同一穩定的風格, 重調配而輕葡萄原料, 香檳區的風土, 基本被“謀殺”。 不過現在, 它的風土又“起死回生了”, 以回歸風土方式釀造的小農香檳, 已成為潮流。

在 2002 年出版的第 5 版《世界葡萄酒地圖》中, 作者簡西斯•羅賓遜(Jancis Robinson)和休•詹森(Hugh Johnson)寫到:“香檳省無疑是最不需要細緻葡萄園地圖的葡萄酒產區, 對於香檳愛好者來說葡萄產地村落並不重要, 大家更看重酒莊的名字和其混釀出的風格。 ”

然而, 在最新的 2014 年第 7 版《世界葡萄酒地圖》中, 卻言明:“將年輕葡萄酒調和的經驗和酒商在原材料上花的本錢,

才是一切的王道。 ”在這版書中, 也新增加了一些著名單一園香檳的葡萄園地圖。 風土已經是香檳品質和風格需要考慮的因素了。

湯姆•斯蒂文森

另外, 主攻香檳的頂級專家湯姆•斯蒂文森(Tom Stevenson)和埃西•阿維雷(Essi Avellan)在其更新的新版《香檳百科全書》(World Encyclopedia of Champagne)中描述不同風格的香檳時,

也會提起一些我們從為考慮過的細節:風土、年份、有機、生物動力、橡木桶、酵母選擇、陳年時間等等。

我們為什麼更喜歡小農香檳?

高品質的小農香檳, 是香檳風土的最佳闡述者。 小農香檳不像年產幾百萬瓶的大品牌, 要考慮風格的統一,可能一個品牌的非年份香檳,風味會幾十年如一日,毫無變化。小農香檳它更忠於風土,它更像是大自然的作品,而不是某個酒廠、某個人修飾出來。能反映一方風土的葡萄酒,才是彌足珍貴的。

小農香檳,更注重品質。和大批量生產的商業品牌香檳不同,小農香檳名氣不大,更小眾,也沒那麼多資金去做宣傳,唯有更高的品質,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因此,小農香檳的品質一般都是非常優異的。

小農香檳風格更加多樣化。小農香檳從葡萄種植、到釀造、到銷售都是葡萄果農獨立完成。也就是說,我自己的酒莊/葡萄園,我想怎麼來就怎麼來,比如,通過疏果來提高葡萄品質、用更具個性的野生酵母發酵、在橡木桶中發酵、不過濾酒液、索雷拉陳釀體系(Solera System)陳釀香檳、低劑量補液(Low Dosage)等等,這些手段,能讓香檳的風格更加多樣化。

小農香檳價格更實惠。商業品牌香檳一般會花大量的金錢來進行市場宣傳和推廣,小農香檳則不然,沒有行銷成本,價格更實惠,更具性價比。

小農香檳產量稀少,喝一瓶,少一瓶。香檳區大約有 19,000 葡萄果農,而其中自釀香檳只有 5,000 名。這樣頗具個性的小農香檳,卻只占了全球香檳總銷量的 3%,想喝也不一定喝得到啊。再則,人們對於稀少的事物總是報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欲望,小農香檳自然能受到人們的追捧。

小農香檳不僅是香檳,還是農民勤勞質樸的象徵。小農香檳一般是家族經營的小規模酒莊親力親為一手釀制出來的,沒有雄厚的資本或強大的團隊,卻以農民般的勤勞、刻苦、堅持,釀制出不一樣的酒,打開了香檳的新世界。

一招教你識別小農香檳

識別小農香檳,認准“Recoltant-Manipulant(簡稱 RM)”就夠了。

“Recoltant”指“葡萄果農”,“Manipulant”則有“操作、調製”的意思,RM 就是獨立香檳釀造商,自己種植葡萄,自己釀造香檳,一般產量少,品質高,不同年份的香檳風格會有差異。

有哪些小農香檳值得一試?

1、歐歌利屋

歐歌利屋(Egly Ouriet)是小農香檳中的鼎級代表。酒莊名下有 12 公頃葡萄園,釀造時使用橡木桶發酵(增加風味和酒體飽滿度)、基酒不過濾(香檳的原汁原味),釀出的酒經常帶有一絲陳年酵母的香氣,脂滑柔潤,乾爽芬芳,讓人聯想到勃艮第。香檳中常出現的蜂蜜、奶油、烤麵包等氣息在歐歌利屋香檳中很難找到,因為它做到了力道和純淨的極致——擁有無法複製的複雜度、深度和集中度。

2、路易馬丁

路易馬丁(Paul Louis Martin)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家族經營式酒莊,在特級園布茲村(Bouzy)擁有 380 公頃葡萄園,不過酒莊對香檳品質的把控非常嚴格,釀出來的酒是公認地最能代表布茲村風土的優質香檳之一。

酒莊的酒款比較豐富,包括基礎款、一級園(Premier Cru)、特級園;有幹型的、半幹的;也有白中白(Blanc de Blancs)、黑中白(Blanc de Noirs)、桃紅等。

【 暢所欲言區 】

關於小農香檳的流行,你怎麼看?

要考慮風格的統一,可能一個品牌的非年份香檳,風味會幾十年如一日,毫無變化。小農香檳它更忠於風土,它更像是大自然的作品,而不是某個酒廠、某個人修飾出來。能反映一方風土的葡萄酒,才是彌足珍貴的。

小農香檳,更注重品質。和大批量生產的商業品牌香檳不同,小農香檳名氣不大,更小眾,也沒那麼多資金去做宣傳,唯有更高的品質,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因此,小農香檳的品質一般都是非常優異的。

小農香檳風格更加多樣化。小農香檳從葡萄種植、到釀造、到銷售都是葡萄果農獨立完成。也就是說,我自己的酒莊/葡萄園,我想怎麼來就怎麼來,比如,通過疏果來提高葡萄品質、用更具個性的野生酵母發酵、在橡木桶中發酵、不過濾酒液、索雷拉陳釀體系(Solera System)陳釀香檳、低劑量補液(Low Dosage)等等,這些手段,能讓香檳的風格更加多樣化。

小農香檳價格更實惠。商業品牌香檳一般會花大量的金錢來進行市場宣傳和推廣,小農香檳則不然,沒有行銷成本,價格更實惠,更具性價比。

小農香檳產量稀少,喝一瓶,少一瓶。香檳區大約有 19,000 葡萄果農,而其中自釀香檳只有 5,000 名。這樣頗具個性的小農香檳,卻只占了全球香檳總銷量的 3%,想喝也不一定喝得到啊。再則,人們對於稀少的事物總是報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欲望,小農香檳自然能受到人們的追捧。

小農香檳不僅是香檳,還是農民勤勞質樸的象徵。小農香檳一般是家族經營的小規模酒莊親力親為一手釀制出來的,沒有雄厚的資本或強大的團隊,卻以農民般的勤勞、刻苦、堅持,釀制出不一樣的酒,打開了香檳的新世界。

一招教你識別小農香檳

識別小農香檳,認准“Recoltant-Manipulant(簡稱 RM)”就夠了。

“Recoltant”指“葡萄果農”,“Manipulant”則有“操作、調製”的意思,RM 就是獨立香檳釀造商,自己種植葡萄,自己釀造香檳,一般產量少,品質高,不同年份的香檳風格會有差異。

有哪些小農香檳值得一試?

1、歐歌利屋

歐歌利屋(Egly Ouriet)是小農香檳中的鼎級代表。酒莊名下有 12 公頃葡萄園,釀造時使用橡木桶發酵(增加風味和酒體飽滿度)、基酒不過濾(香檳的原汁原味),釀出的酒經常帶有一絲陳年酵母的香氣,脂滑柔潤,乾爽芬芳,讓人聯想到勃艮第。香檳中常出現的蜂蜜、奶油、烤麵包等氣息在歐歌利屋香檳中很難找到,因為它做到了力道和純淨的極致——擁有無法複製的複雜度、深度和集中度。

2、路易馬丁

路易馬丁(Paul Louis Martin)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家族經營式酒莊,在特級園布茲村(Bouzy)擁有 380 公頃葡萄園,不過酒莊對香檳品質的把控非常嚴格,釀出來的酒是公認地最能代表布茲村風土的優質香檳之一。

酒莊的酒款比較豐富,包括基礎款、一級園(Premier Cru)、特級園;有幹型的、半幹的;也有白中白(Blanc de Blancs)、黑中白(Blanc de Noirs)、桃紅等。

【 暢所欲言區 】

關於小農香檳的流行,你怎麼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