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德賽電池/欣旺達或失去蘋果訂單 傳LG獨吞iPhone 9電池訂單

手機報

對於手機供應鏈廠商而言, 與蘋果合作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其中很重要的兩個原因在於, 蘋果出貨量大意味著訂單多, 與此同時獲利空間相對其他手機廠商而言也要高一些;更重要的是, 與蘋果合作可獲得其技術支持, 所以也可以看出, 蘋果採用某家供應商後, 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

據手機報線上(http://www.shoujibao.cn/)瞭解, 蘋果手機電池供應商主要有國內德賽電池和欣旺達, 早在幾年前, 欣旺達與德賽電池一樣重心客戶是欣旺達, 但是隨後其將客戶重心轉移到國內手機廠商, 事實也證明,

欣旺達的選擇是正確的, 隨著這幾年國內手機廠商的快速崛起, 其營收快速增長, 與德賽電池之間的差距也在快速拉近。 然而, 近來據韓國媒體報導稱, iPhone 9的電池訂單將全部交由韓國LG一家, 如果該消息確定可靠的話, 那麼對於欣旺達以及德賽電池而言並不有利!不過, 目前蘋果並未對外宣佈該消息!

iPhone8確認搭載無線充電

LG獨吞iPhone9電池訂單

日前, 據韓國媒體報導稱, 蘋果與LG已達成協議, 樂金化學將成iPhone 9電池唯一供應商, 預計明年初量產。 國外科技網站9To5Mac日前引述韓國經濟新聞(TheKorea Economic Daily)報導, 蘋果已經與LG達成協議, 旗下樂金化學(LG Chemical)將成為蘋果iPhone 9電池的唯一供應商。

報導引述產業人士分析, 一般而言蘋果對於供應鏈採取分散供應策略, 不過LG在電池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和量產作業,

預計2018年初開始投產, 為此投資了數千億韓元研發了一條生產專線。

該報導還引述指出, iPhone 9的電池形狀可能採取L型, 據傳今年下半年規劃推出的iPhone 8, 也將採用L型電池設計, 相關技術可以增加電池尺寸、而不用增加行動裝置的尺寸, 相關設計也可以讓充電速度更快。

同時, 還有消息傳出, 蘋果傳出佈局電池技術有新進展, 外媒報導, 蘋果獲得層狀電池系統技術專利許可, 可提供更多的能源容量, 電池容積比可更高, 電池續航力可更長, 充電速度可更快。 該報導表示, 蘋果何時將介紹相關層狀電池系統技術, 目前還未定, 不過相關技術發展起碼有10年以上, 目前或許是層狀電池的黃金時段。

此外, 國外媒體網站BGR先前報導, 蘋果可能正在開發可提升電池續航力的軟體方案。 這個名為ABLE(Adaptive Battery Life Extension)的技術, 可應用在作業系統平臺, 可追蹤使用者的使用習慣、電池用量以及裝置充電的歷史, 能讓電池管理技術更智慧化, 此外這個軟體方案也可預防iPhone過熱的風險。

此前就有消息報導稱, 蘋果在抗樹枝狀鋰金屬析出物(Dendrite-Resistant)的鋰電池技術專利上有突破進展。 透過這項技術革新, 蘋果可找出行動裝置鋰電池持續充電、使用壽命卻遞減的關鍵原因, 更重要的是, 這個技術可以降低甚至避免電池短路進而引起電池過熱甚至起火的風險。

關於蘋果電池的傳聞, 還有消息稱, 一家名為Intelligent Energy的英國企業, 成功開發可應用在iPhone的氫燃料電池, 運作效能可長達1星期, 期間不用充電。 這款可重複充電的電池, 透過結合氫和氧的化學變化來產生電力, 只會產生少量的水蒸氣和熱。 據稱Intelligent Energy應與蘋果合作關係密切。 Intelligent Energy先前在iPhone產品實現了燃料電池系統設計, 而不需要改變iPhone裝置的尺寸與外型。

而早在今年年初,

還有傳聞稱蘋果已經加入無線快充聯盟。 事實上, 據手機報線上瞭解到, 蘋果今年發佈的iPhone8已經確定將會採用無線充電, 而早在去年, 海外媒體就曾報導稱iPhone8的無線充電模組將由富士康打造, 並且已經進入測試階段。

“伴君如伴虎” 德賽電池效仿欣旺達加強與國內手機合作

所謂“伴君如伴虎”, 在手機市場中, 作為蘋果的供應商固然能夠在利潤和技術方面都能有很大的收貨, 但與此同時, 卻面臨著被蘋果砍掉供應商資格的風險, 從蘋果大部分供應商來看, 其都有“營收嚴重依賴”蘋果的共性, 這也是“蘋果概念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時也導致很多供應商的營收與蘋果的出貨量息息相關。

而且隨著蘋果核心配件自主化不斷加強, 開始砍掉一些供應商訂單,幾個月前,蘋果就已經公佈將在兩年後不再採用Imagination的GPU,導致後者股價大跌60%,而Imagination 50%的營收都來自蘋果,在此之前蘋果已經從Imagination挖了一批人。而在今年年初蘋果的200名供應商名單中,臺灣廠商友達、谷崧精密工業和兆利科技已經消失。

實際上,蘋果除了宣佈將會把Imagination踢出供應商名單以外,而其電源晶片供應商Dialog半導體可能也會失去蘋果的訂單,而蘋果訂單佔據Dialog營收比例超過70%,該消息導致Dialog股價也暴跌超過20%。同時,隨著蘋果核心配件不斷自主化,據稱其顯示驅動IC供應商Synaptics也有可能被踢出供應商名單,傳聞蘋果已經聘請很多曾經就職於2014年被Synaptics以4.75億元收購的Renesas員工!

此外,早在今年3月份,國內兩家正在進行IPO的公司卻遭遇蘋果取消MFi認證,此外還有兩家公司同樣也遭遇蘋果取消MFi認證,據分析這四家公司業務得知,其主要生產蘋果資料線,且出貨量在同行中均位列前幾名。而蘋果也並未對取消其MFi認證做出任何解釋說明。

而德賽電池和欣旺達兩者均為蘋果電池供應商,據筆者查詢,2016年蘋果訂單占德賽電池營收比例高達58.09%,而第二大客戶到第五大客戶總份額加起來只有21.25%。據媒體去年報導稱,德賽電池已經是蘋果系列最大電池供應商,小尺寸50%份額,Iadmini30%份額,applewatch占100%份額。

(左:德賽電池前五大客戶所占營收比例。右:欣旺達前五大客戶所占營收比例)

而欣旺達與蘋果之間也是分分合合,早在2011年頂著“供應蘋果20% iPhone和iPad電池電池訂單”的欣旺達喪失,然而其隨後的兩年並沒有成為蘋果供應商,2012年原本歸屬欣旺達的訂單也被德賽電池搶走,直至2014年iPhone6發佈,欣旺達重新成為蘋果供應商,不過,蘋果訂單在欣旺達的營收中占比並不像德賽電池那麼高!

事實也證明,當初失去蘋果訂單的欣旺達轉而擁抱國產手機廠商是明智選擇,尤其是近幾年國內手機廠商出貨量大幅度增長,促使欣旺達營收近幾年大幅度增長,已經有了追上德賽電池的趨勢,而德賽電池去年受到蘋果營收,營收增長只有3.44%!

從兩者近4年營收對比來看,欣旺達增長速度可謂十分迅猛!欣旺達2016年營收一舉突破8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25.01%,而德賽電池2016年的營收為87.5億元,與2015年的84.34億元相比同比增長了3.44%。

而在2014年的時候,德賽電池的營收為63.90億元,與2013年的44.02億元相比同比增長了45.14%,當時欣旺達的營收為42.79億元,與2013年的22.03億元相比同比增長了94.21%。換而言之,在過去的三年中(2014年-2016年),欣旺達每年營收同比增長分別為:94.21%、51.23%、25.01%,而德賽電池每年營收增長為45.14%、32.00%、3.40%。

儘管德賽電池在營收方面要高於欣旺達,但是就淨利潤而言,欣旺達自2015年開始卻要高於德賽電池。德賽電池2013年-2016年的淨利潤分別是2.06億、2.34億、2.30億、2.55億,可以看出,由於其客戶主要是蘋果,導致德賽電池近幾年的淨利潤增長並不大。而欣旺達這段時間內的淨利潤分別是0.81億、1.67億、3.25億、4.49億!其增長幅度一直比較大,主要原因是受到國內手機廠商的影響。

而從兩者2017年上半年營收來看,欣旺達淨利潤也超過了德賽電池!據兩者發佈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欣旺達預計公司2017年1-6月淨利潤為1.62億元——2.06億元,上年同期為1.47億元,同比增長10.00%——40.00%。而德賽電池預計公司2017年1-6月淨利潤為1.05億元——1.20億元,上年同期為7257.83萬元,同比增長45.00%——65.00%。

據欣旺達去年財報表示,公司傳統核心業務穩步增長,手機數碼類鋰電池模組保持了穩定增長,隨著多種產品導入客戶供應鏈體系,公司進一步加強了與國內客戶合作,其中手機數碼類鋰電池模組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巨大保證,已經成為華為、OPPO、vivo、小米、聯想、魅族、樂視、金立等國內一線手機品牌主要供應商。

實際上,德賽電池目前也正在效仿欣旺達加強與國內手機廠商的合作,據消息表示,德賽電池自2016年第二季度進入華為供應商,目前在華為訂單中所占份額約為30%,而在OPPO和vivo的訂單中,2016年整體份額達到了20%。

從目前來看,欣旺達業績之所以增長這麼快,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與國內手機廠商合作十分密切,同時國內手機廠商這幾年也在快速增長,顯然德賽電池目前也在和加速與國內手機廠商之間的合作。如果最終蘋果iPhone9訂單真的全部都交給了LG化工的話,那麼,對於德賽電池和欣旺達而言勢必會造成很大的打擊,在此之前,德賽電池勢必會狠抓國內客戶,這無疑將會加劇與欣旺達在國內客戶之間的競爭!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異常火爆,無論是德賽電池還是欣旺達都在加速在該市場的佈局,隱隱有一種趨勢,兩者未來的主戰場或許在於新能源汽車市場。

開始砍掉一些供應商訂單,幾個月前,蘋果就已經公佈將在兩年後不再採用Imagination的GPU,導致後者股價大跌60%,而Imagination 50%的營收都來自蘋果,在此之前蘋果已經從Imagination挖了一批人。而在今年年初蘋果的200名供應商名單中,臺灣廠商友達、谷崧精密工業和兆利科技已經消失。

實際上,蘋果除了宣佈將會把Imagination踢出供應商名單以外,而其電源晶片供應商Dialog半導體可能也會失去蘋果的訂單,而蘋果訂單佔據Dialog營收比例超過70%,該消息導致Dialog股價也暴跌超過20%。同時,隨著蘋果核心配件不斷自主化,據稱其顯示驅動IC供應商Synaptics也有可能被踢出供應商名單,傳聞蘋果已經聘請很多曾經就職於2014年被Synaptics以4.75億元收購的Renesas員工!

此外,早在今年3月份,國內兩家正在進行IPO的公司卻遭遇蘋果取消MFi認證,此外還有兩家公司同樣也遭遇蘋果取消MFi認證,據分析這四家公司業務得知,其主要生產蘋果資料線,且出貨量在同行中均位列前幾名。而蘋果也並未對取消其MFi認證做出任何解釋說明。

而德賽電池和欣旺達兩者均為蘋果電池供應商,據筆者查詢,2016年蘋果訂單占德賽電池營收比例高達58.09%,而第二大客戶到第五大客戶總份額加起來只有21.25%。據媒體去年報導稱,德賽電池已經是蘋果系列最大電池供應商,小尺寸50%份額,Iadmini30%份額,applewatch占100%份額。

(左:德賽電池前五大客戶所占營收比例。右:欣旺達前五大客戶所占營收比例)

而欣旺達與蘋果之間也是分分合合,早在2011年頂著“供應蘋果20% iPhone和iPad電池電池訂單”的欣旺達喪失,然而其隨後的兩年並沒有成為蘋果供應商,2012年原本歸屬欣旺達的訂單也被德賽電池搶走,直至2014年iPhone6發佈,欣旺達重新成為蘋果供應商,不過,蘋果訂單在欣旺達的營收中占比並不像德賽電池那麼高!

事實也證明,當初失去蘋果訂單的欣旺達轉而擁抱國產手機廠商是明智選擇,尤其是近幾年國內手機廠商出貨量大幅度增長,促使欣旺達營收近幾年大幅度增長,已經有了追上德賽電池的趨勢,而德賽電池去年受到蘋果營收,營收增長只有3.44%!

從兩者近4年營收對比來看,欣旺達增長速度可謂十分迅猛!欣旺達2016年營收一舉突破8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25.01%,而德賽電池2016年的營收為87.5億元,與2015年的84.34億元相比同比增長了3.44%。

而在2014年的時候,德賽電池的營收為63.90億元,與2013年的44.02億元相比同比增長了45.14%,當時欣旺達的營收為42.79億元,與2013年的22.03億元相比同比增長了94.21%。換而言之,在過去的三年中(2014年-2016年),欣旺達每年營收同比增長分別為:94.21%、51.23%、25.01%,而德賽電池每年營收增長為45.14%、32.00%、3.40%。

儘管德賽電池在營收方面要高於欣旺達,但是就淨利潤而言,欣旺達自2015年開始卻要高於德賽電池。德賽電池2013年-2016年的淨利潤分別是2.06億、2.34億、2.30億、2.55億,可以看出,由於其客戶主要是蘋果,導致德賽電池近幾年的淨利潤增長並不大。而欣旺達這段時間內的淨利潤分別是0.81億、1.67億、3.25億、4.49億!其增長幅度一直比較大,主要原因是受到國內手機廠商的影響。

而從兩者2017年上半年營收來看,欣旺達淨利潤也超過了德賽電池!據兩者發佈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欣旺達預計公司2017年1-6月淨利潤為1.62億元——2.06億元,上年同期為1.47億元,同比增長10.00%——40.00%。而德賽電池預計公司2017年1-6月淨利潤為1.05億元——1.20億元,上年同期為7257.83萬元,同比增長45.00%——65.00%。

據欣旺達去年財報表示,公司傳統核心業務穩步增長,手機數碼類鋰電池模組保持了穩定增長,隨著多種產品導入客戶供應鏈體系,公司進一步加強了與國內客戶合作,其中手機數碼類鋰電池模組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巨大保證,已經成為華為、OPPO、vivo、小米、聯想、魅族、樂視、金立等國內一線手機品牌主要供應商。

實際上,德賽電池目前也正在效仿欣旺達加強與國內手機廠商的合作,據消息表示,德賽電池自2016年第二季度進入華為供應商,目前在華為訂單中所占份額約為30%,而在OPPO和vivo的訂單中,2016年整體份額達到了20%。

從目前來看,欣旺達業績之所以增長這麼快,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與國內手機廠商合作十分密切,同時國內手機廠商這幾年也在快速增長,顯然德賽電池目前也在和加速與國內手機廠商之間的合作。如果最終蘋果iPhone9訂單真的全部都交給了LG化工的話,那麼,對於德賽電池和欣旺達而言勢必會造成很大的打擊,在此之前,德賽電池勢必會狠抓國內客戶,這無疑將會加劇與欣旺達在國內客戶之間的競爭!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異常火爆,無論是德賽電池還是欣旺達都在加速在該市場的佈局,隱隱有一種趨勢,兩者未來的主戰場或許在於新能源汽車市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