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只會撒炒作賣肉的網紅學著點,民國這些校花才是真正的女神

現代網路社交平臺如此發達, 以至於各位網友不出門便可知天下事, 而網路上各種校花校草、男神女神也是一抓一大把。 但是其中有很多都是頂著一張人工網紅臉, 這種非天然的美真的是欣賞不了。 大家可能不會想到在整容技術還沒出現, 社會風氣相對保守的民國就已經出現了校花評選活動, 當時的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校花, 實在是讓人驚奇。

其實校花評選活動主要是受西方的影響, 民國教育與西方一脈相承自然也繼承了校花評選。 不過比起現在毫無內涵的一次性網紅, 民國時期的評選的是才女型校花, 這樣的校花能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審視。 在文學、文藝、文化等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發展的民國時期選出了許多面容姣好、秀色可餐的校花, 她們不光美麗, 而且往往也是才華橫溢的女作家、女學者等。

在北京大學風花雪月的歷史裡, 馬玨恐怕是最沒有爭議的一位“校花”。 1910年馬玨出生于日本東京, 父親馬裕藻是魯迅的好友。 馬玨受其父親的影響也是頗具才情, 在當時的北大她是當之無愧的“皇后”, 無數青年才子暗戀著她, 甚至有人為了她自殺。 不過也是因為這些狂熱的追求,

馬玨不得不中途退學。 後來她與天津海關的一位普通職員結了婚, 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結婚照還被登上了報紙。 據說當聽聞馬玨結婚時, 經常與她書信往來的魯迅在給台靜農的信中寫道“此刻才想到她已結婚, 別人常去送書, 似乎不太好”。 一段若有似無的曖昧情事在此戛然而止, 但卻引來後人的無限遐想與感歎。

畢業于燕京大學歷史系的龔澎, 曾任八路軍總司令部秘書、重慶《新華日報》記者、中共駐重慶代表團秘書、中共香港工委外事組副組長、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方面新聞群組組長。 新中國成立後, 歷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部長助理。 她不僅才貌雙全, 還是一個豁達大度的人。 她在工作中平衡能力很強, 很會處理部門之間、同志之間、上下級之間和與國際友人的各種關係, 還能把握住夫妻間同時在工作上、前途上和家庭中的關係。 1943年深秋, 龔澎和喬冠華在重慶結了婚, 毛澤東讚譽他倆是“天生麗質雙飛燕, 千里姻緣革命牽”。

建國後, 龔澎與喬冠華都在外交部任重要職務, 國務院想先提拔龔澎為部長助理時, 她謝絕了, 並推薦了自己的丈夫。 她甘居夫後、以維護丈夫形象就是維護自己的理念, 維繫著家庭中愛的成長, 由此可見龔澎的女性心理細微之處。 龔澍在重慶時, 她在與各國通訊社的交往中, 以流利的英語、縝密的思維、機智的反應、美麗的品貌,給外國記者們留下了深深的、幾十年後仍然記憶猶新的良好印象。有的外國記者“因她的魅力而發狂”,有的外國人暗自表示對她的傾慕之情。

以流利的英語、縝密的思維、機智的反應、美麗的品貌,給外國記者們留下了深深的、幾十年後仍然記憶猶新的良好印象。有的外國記者“因她的魅力而發狂”,有的外國人暗自表示對她的傾慕之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