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滿清王公看到湘軍淮軍有洋槍洋炮,於是也組建了一支裝備先進的八旗特種部隊,結果卻是然並卵

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間的清王朝標榜以“武功定天下”, 入關之初, 八旗勁旅確實很厲害, 戰鬥力爆表, 滿清人自己吹的是“拓疆萬里, 賓服八荒, 勳業之隆, 前古無匹”。

不過, 再強悍的王朝也會有衰弱的時候。 八旗入關之後, 很快就腐化墮落, 淪為提籠架鳥之徒, 在吳三桂“三藩”作亂之時, 八旗就顯得毫無戰力了。

八旗

原先作為國防預備隊的漢人綠營兵頂了上去, 成為大清事實上的國防軍。 但是, 嘉慶時代的川楚白蓮教大亂, 又暴露出綠營兵也不行了, 靠著團練之法, 也就是讓地方士紳組織民間武裝, 大清才把白蓮教搞定。

從滿洲本位角度出發, 清王朝的統治者內心還是寄希望於八旗, 希望這昔日雄師再成勁旅。 自道光以來, 朝廷更是屢屢諭令整飭八旗, 特別是京營八旗, 地方的駐防八旗確實早已成為漢人城市中孤獨的異類。

綠營兵

道光六年, 清廷發佈上諭, 訓令京城健銳、火器兩營“風氣習尚浮華, 不務技藝, 營制漸壞, 不可不亟為整飭”。 咸豐三年, 皇帝再次發佈上諭, 訓誡“京師重地各旗營官兵共計十四萬九千有奇, 若不勤加訓練, 俾技藝日精, 何以備干城之選”。

儘管清廷屢次三番要京營八旗整頓武備,

但是這上諭聖旨發佈出來也卵用沒有, 八旗將士仍虛應故事, 積習相沿。 “各該營統領大員, 向系循例簡用, 本不盡知兵之人, 該兵丁向不輕易從征, 其平日按式學習, 幾如紙上空談, 睹旌旗旗而色變, 聞鼙鼓而心驚”。

八旗軍鎧甲

檢驗軍隊戰鬥力最好的辦法就是戰爭,

什麼演習之類都是虛的。 咸豐十年, 英法聯軍攻陷北京, 守衛京城的八旗軍毫無作用, “守堵之兵, 人無鬥志, 大約一聞炮聲, 立時驚潰”。 十多萬旗兵不堪一擊, 無力擔負起保疆衛土、拱衛京師之責, 以致京城淪陷, 宮室被毀。

咸豐這個苦命天子, 趕上英法聯軍入侵, 又遭遇了規模空前的太平天國起義。 姑且不論天國是非, 單著天國戰鬥力就讓大清大半國土變色, 南北朝之勢隱然成矣。 在太平軍淩厲兵鋒之下, 綠營兵簡直就是渣。

新式武器裝備的清軍

八旗、綠營都是朝廷經制軍隊, 素來都是國防主力軍, 經制兵的腐敗, 使清王朝失去了依恃的中堅力量, 嚴重地影響了清王朝的統治。 體制內的正規軍不行, 相反類似於湘軍那樣的在籍官員或地方士紳募集的勇營反而能打, 尤其是後來裝備大量洋槍洋炮的淮軍, 那真的是厲害到不行。

內憂外患面前, 清廷統治者也知道要真正花力氣整頓八旗武備了。 咸豐十年十二月十四日(1861年1月24日), 恭親王奕䜣領銜上奏提出急速訓練京兵的練兵方案, 提出“探源之策,在於自強,自強之術,必先練兵”的策略。

恭親王奕䜣

奕䜣要練兵,首先要練的就是京營八旗軍,這在他看來是清王朝的根本依靠。在英法聯軍之役中,奕䜣身陷其中,目睹洋槍洋炮威力,他也對日漸發展的漢人勇營武裝有一定的擔憂。奕䜣企圖通過練兵,加強八旗的戰鬥力,來嵌制勇營的崛起,以防止朝廷軍權的旁落。

不過,奕䜣這個方案並未得到在熱河行宮的四哥咸豐贊同,整頓京師八旗計畫泡湯了。直到辛酉政變後,慈禧太后出於掌握京營禁軍、穩定政局的需要,將昔日恭親王這個計畫重新拿出來實施,不過這次是把訓練京師八旗的大權交與自己的親信。此番朝廷軍改,背後籠罩了一層權力鬥爭的陰影。

咸豐帝

咸豐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1867年12月12日),京師八旗新軍——神機營正式組建,負責人就是奕䜣,還有年輕的醇郡王奕譞,以及都統瑞麟、侍郎文祥、祟綸等人。神機營的營署設在京城煤渣胡同,各營隊官兵按屬地分設營房、公所。

神機營的士兵是從京營禁軍、內務府中精選出來的,先期是一萬名,其中從兩翼前鋒營、八旗護軍營調抬槍兵500百名,馬隊兵500名,圓明園八旗護軍營調抬槍兵900名健銳營、外火器營兩營調馬隊兵1000名,八旗滿洲、蒙古駐騎營調抬槍兵2400名,八旗漢軍槍營調排槍兵800名,八旗漢軍藤牌營調藤牌兵400名,八旗漢軍炮營調炮兵1200名,並從各旗營挑選雜技兵1400名,內務府精捷著調刀矛技藝兵200名,內務府三旗調鳥槍兵700名。

慈禧太后

作為中央重點抓的軍事改革專案,神機營經費充足的很,同治元年奏准神機營經費由戶部在海關稅項下籌撥,按月實撥銀二萬五千兩。這筆經費包括練兵期間官員薪水、辦公費用及士兵操練津貼。

作為新軍,除了領導重視和經費充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武器要先進了。神機營剛組建的時候,朝廷就下旨給神機營添造各項器械,並從八旗漢軍、火器各營調取炮位。同治元年,俄國贈送萬杆洋槍到京,除少數撥交天津練兵使用,絕大多數交神機營使用。

勇營炮隊

與靠著厘金維持的湘軍、淮軍比起來,京營八旗神機營有錢有槍有政策,按理說應該能發展很好。在19世紀60年代,神機營發展也確實不錯。

同治三年到同治八年,神機營共奏准調入京營八旗官兵8300名,除去同治元年裁撤的八旗漢軍炮隊兵、藤牌兵1100名外,約增加了7200名。加上原有的一萬名基數,整個神機營兵員達到1.72萬名左右,約占當時京師八旗官兵總數的一成多,但戰鬥力應遠勝其他京師八旗部隊。

同治三年,神機營奏準將同治元年派赴天津接受英國教官訓練的京師八旗滿漢官兵500名調回北京,也編入神機營編制,並添槍兵、炮車入內,名之為威遠隊,是為神機營中的精銳。

威遠隊炮兵?

到同治八年,威遠隊內已有受英軍教官訓練二年左右的洋槍步兵500名,馬隊兵1000名,成為一支擁有洋槍洋炮,達5600多人的馬步炮諸兵種組合的洋操隊,幾乎占神機營人數的1/3,這支隊伍當然成為神機營的核心。

規模越來越大,軍費也越來越多。同治八年,神機營每月軍費實撥達到六萬九千多兩,一年就八十三萬一千兩。威遠隊炮兵部隊成立之後,經費又有所增加,神機營總軍費達到每年八十六萬六千兩,相當於剛成立時候的三倍。

威遠隊炮兵?

後來,神機營又建立了軍火局、軍器庫,用以儲存武器彈藥。應該說,神機營的現代化程度已經不低了。但是,進入19世紀70年代以後,神機營又陷入發展停滯期,似乎又重蹈過去八旗發展的路徑,武器裝備的更新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

19世紀末,神機營仍然用著19世紀60年代的洋槍,“仍沿舊制,所用鳥槍台炮難與洋槍爭勝”,這不是明顯過時了嗎?

清末陸軍

最致命的是,滿洲朝廷始終把神機營供著,儘管有所謂的操練演習,但始終沒有真正的戰爭歷練,故而戰鬥力都是虛的。神機營組建於鹹同時代,到90年代,已經三十年了,八旗軍的軍制是終身制,很多兵從青壯熬成了老弱,“充兵歲久,選鋒之軍漸成衰弱之侶”。

甲午戰爭之後,清廷一度整頓武備,用西洋辦法訓練新軍,袁世凱的新建陸軍也是成立於此時。朝廷練兵,也包括再度整頓神機營,光緒二十四年再度改革神機營通營制,從全軍中挑選精壯官兵萬人作為先鋒隊,勤加訓練,專備徵調之用。

袁世凱·新建陸軍

朝廷又把庫存的後膛槍炮挑出,並從南洋大臣處調來快利槍枝交先鋒隊使用。還將萬人先鋒隊分為兩班,一半移紮南苑,一半分駐各兵營,每年二、三、四、五、八、九、十、十一的八個月份,按每兩個月為一班,更番教練行軍、戰陣諸法。

大請朝廷是希望神機營能重振起來,成為真正的國之干城。但是,這番軍事改革最終還是然並卵,幾年之後的八國聯軍之役,神機營照樣不行!八國聯軍之役後,神機營漸形廢弛,名存實亡。

練兵不實戰,到頭一場空!

提出“探源之策,在於自強,自強之術,必先練兵”的策略。

恭親王奕䜣

奕䜣要練兵,首先要練的就是京營八旗軍,這在他看來是清王朝的根本依靠。在英法聯軍之役中,奕䜣身陷其中,目睹洋槍洋炮威力,他也對日漸發展的漢人勇營武裝有一定的擔憂。奕䜣企圖通過練兵,加強八旗的戰鬥力,來嵌制勇營的崛起,以防止朝廷軍權的旁落。

不過,奕䜣這個方案並未得到在熱河行宮的四哥咸豐贊同,整頓京師八旗計畫泡湯了。直到辛酉政變後,慈禧太后出於掌握京營禁軍、穩定政局的需要,將昔日恭親王這個計畫重新拿出來實施,不過這次是把訓練京師八旗的大權交與自己的親信。此番朝廷軍改,背後籠罩了一層權力鬥爭的陰影。

咸豐帝

咸豐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1867年12月12日),京師八旗新軍——神機營正式組建,負責人就是奕䜣,還有年輕的醇郡王奕譞,以及都統瑞麟、侍郎文祥、祟綸等人。神機營的營署設在京城煤渣胡同,各營隊官兵按屬地分設營房、公所。

神機營的士兵是從京營禁軍、內務府中精選出來的,先期是一萬名,其中從兩翼前鋒營、八旗護軍營調抬槍兵500百名,馬隊兵500名,圓明園八旗護軍營調抬槍兵900名健銳營、外火器營兩營調馬隊兵1000名,八旗滿洲、蒙古駐騎營調抬槍兵2400名,八旗漢軍槍營調排槍兵800名,八旗漢軍藤牌營調藤牌兵400名,八旗漢軍炮營調炮兵1200名,並從各旗營挑選雜技兵1400名,內務府精捷著調刀矛技藝兵200名,內務府三旗調鳥槍兵700名。

慈禧太后

作為中央重點抓的軍事改革專案,神機營經費充足的很,同治元年奏准神機營經費由戶部在海關稅項下籌撥,按月實撥銀二萬五千兩。這筆經費包括練兵期間官員薪水、辦公費用及士兵操練津貼。

作為新軍,除了領導重視和經費充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武器要先進了。神機營剛組建的時候,朝廷就下旨給神機營添造各項器械,並從八旗漢軍、火器各營調取炮位。同治元年,俄國贈送萬杆洋槍到京,除少數撥交天津練兵使用,絕大多數交神機營使用。

勇營炮隊

與靠著厘金維持的湘軍、淮軍比起來,京營八旗神機營有錢有槍有政策,按理說應該能發展很好。在19世紀60年代,神機營發展也確實不錯。

同治三年到同治八年,神機營共奏准調入京營八旗官兵8300名,除去同治元年裁撤的八旗漢軍炮隊兵、藤牌兵1100名外,約增加了7200名。加上原有的一萬名基數,整個神機營兵員達到1.72萬名左右,約占當時京師八旗官兵總數的一成多,但戰鬥力應遠勝其他京師八旗部隊。

同治三年,神機營奏準將同治元年派赴天津接受英國教官訓練的京師八旗滿漢官兵500名調回北京,也編入神機營編制,並添槍兵、炮車入內,名之為威遠隊,是為神機營中的精銳。

威遠隊炮兵?

到同治八年,威遠隊內已有受英軍教官訓練二年左右的洋槍步兵500名,馬隊兵1000名,成為一支擁有洋槍洋炮,達5600多人的馬步炮諸兵種組合的洋操隊,幾乎占神機營人數的1/3,這支隊伍當然成為神機營的核心。

規模越來越大,軍費也越來越多。同治八年,神機營每月軍費實撥達到六萬九千多兩,一年就八十三萬一千兩。威遠隊炮兵部隊成立之後,經費又有所增加,神機營總軍費達到每年八十六萬六千兩,相當於剛成立時候的三倍。

威遠隊炮兵?

後來,神機營又建立了軍火局、軍器庫,用以儲存武器彈藥。應該說,神機營的現代化程度已經不低了。但是,進入19世紀70年代以後,神機營又陷入發展停滯期,似乎又重蹈過去八旗發展的路徑,武器裝備的更新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

19世紀末,神機營仍然用著19世紀60年代的洋槍,“仍沿舊制,所用鳥槍台炮難與洋槍爭勝”,這不是明顯過時了嗎?

清末陸軍

最致命的是,滿洲朝廷始終把神機營供著,儘管有所謂的操練演習,但始終沒有真正的戰爭歷練,故而戰鬥力都是虛的。神機營組建於鹹同時代,到90年代,已經三十年了,八旗軍的軍制是終身制,很多兵從青壯熬成了老弱,“充兵歲久,選鋒之軍漸成衰弱之侶”。

甲午戰爭之後,清廷一度整頓武備,用西洋辦法訓練新軍,袁世凱的新建陸軍也是成立於此時。朝廷練兵,也包括再度整頓神機營,光緒二十四年再度改革神機營通營制,從全軍中挑選精壯官兵萬人作為先鋒隊,勤加訓練,專備徵調之用。

袁世凱·新建陸軍

朝廷又把庫存的後膛槍炮挑出,並從南洋大臣處調來快利槍枝交先鋒隊使用。還將萬人先鋒隊分為兩班,一半移紮南苑,一半分駐各兵營,每年二、三、四、五、八、九、十、十一的八個月份,按每兩個月為一班,更番教練行軍、戰陣諸法。

大請朝廷是希望神機營能重振起來,成為真正的國之干城。但是,這番軍事改革最終還是然並卵,幾年之後的八國聯軍之役,神機營照樣不行!八國聯軍之役後,神機營漸形廢弛,名存實亡。

練兵不實戰,到頭一場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