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的前半生》:越沒本事的人越愛發脾氣?

文/北國風光 本文由銷售與管理原創

《我的前半生》裡, 最“窩囊”的角色莫過於白光了:自己沒什麼能耐養家, 卻總是幻想著能賺大錢, 今天倒賣手串賠了兩萬塊錢, 讓老婆去姐姐家借錢, 而在這之前, 剛剛因為倒賣茶葉賠了三萬;因為生意失敗借酒消愁, 結果喝到不省人事去了醫院……

最讓人忍受不了的是白光一張嘴就罵人, 自己沒本事養老婆, 還動輒罵老婆是敗家娘們……雖然這些可能是為了劇情的需要展現出來的, 來對比賀涵和陳俊生這樣年入百萬的公司高層, 絕對不會對自己的老婆或者身邊的朋友因為一點點小事兒就“打打殺殺”。

即使是為了劇情的需要展現出來的角色, 在我們的生活中, 確實有白光這樣的人, 為什麼越沒本事的人脾氣越大呢?

1. 越厲害的人越低調, 越會控制自己

《我的前半生》中賀涵離職後, 各大諮詢公司都爭相要他,

他心中做了選擇後, 毫無聲色的把自己前公司的很多部下都拉到自己的新單位, 算是給新單位的一個“見面禮”。 而越沒本事的人, 做事出了問題, 永遠是別人做錯, 自己沒有一點錯兒, 出了事兒就往別人身上推。

1995年2月的一天, 張瑞敏找到海爾廚具事業部的一位經理互動談心, 談話之間, 這位經理不停地抱怨:“這裡就是人的素質太低了”!

張瑞敏反問:“為什麼人的素質會低?姑且不說新招進廠的工人, 就說大學畢業又出國培訓過的技術人員, 他們的素質不能說低吧……為什麼這些原來冰箱廠的骨幹, 到了你這裡以後, 幹得反倒不如從前了?”

“終端員工的素質就體現了幹部的素質!”張瑞敏的這句話在海爾已成經典。

2. 沒本事的人從未想過自己的不足

我一個朋友父親的脾氣超級差,

前些年朋友家的家境不是很好, 他父親在單位中受了委屈, 回到家就跟朋友的母親吵架, 吵著吵著還不過癮, 便動手打他的母親。 朋友說他的童年就是在父親的打罵聲與母親的痛哭聲中度過的, 母親因為捨不得他才選擇隱忍, 沒有跟父親離婚。 朋友長大後, 特別痛恨自己的父親, 現在出來工作了, 家裡沒什麼重要的事情根本不回家, 回家也不怎麼跟父親說話。 朋友現在年薪50萬左右, 結婚後對自己的老婆特別好, 有了孩子後簡直是孩子奴……他說:發脾氣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還會傷害最親近的人, 那麼為什麼不能控制一下自己, 思考一下解決問題的辦法, 不是更好嗎?

當然我們都知道發脾氣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只會徒增煩惱, 只會傷害著身邊的人, 可是有的人永遠改不掉, 有的人永遠犯不了。

3. 越無能越愛抱怨

在公司裡總是有這樣一類員工:他們一直在抱怨公司的不好, 自己卻還在這家“不好”的公司繼續工作。 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A對B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 我恨這個公司!”

B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你報復!!破公司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 不過你現在離開, 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

A問:為什麼?

B說:“如果你現在走, 公司的損失並不大。 你應該趁著在公司的機會, 拼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 成為公司獨當一面的人物, 然後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 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 非常被動。 ”

A覺得B說的非常在理。

於是努力工作, 事遂所願, 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後, 他有了許多的忠實客戶。

再見面時B問A:“現在是時機了, 要跳趕快行動哦!”

A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 準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 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 ”

當A有了能力以後, 根本沒有了離開公司的打算?為什麼?因為公司的老總發現了他的能力, 並打算重用他, 而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A, 也不再抱怨公司。

所以與其在那發脾氣、抱怨上天的不公平, 不如努力一點, 提升自己的能力, 隨著劇情的發展, 白光不是也在老卓的日料店做得很好, 改邪歸正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