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鮮得來開賣陳皮肉末冷面,這是給回憶在添堵!

大夏天的, 有很多時令讓人忍不住怦然心動, 比如...

食堂裡冷面有了伐?隔壁便利店的冷面切過了伐?今朝不想燒飯了, 屋裡廂弄點冷面好伐?

對, 就是那盤根根分明有勁道、搭配拌得厚薄正好的花生醬、醋和辣醬油, 還能根據個人口味加各種澆頭的冷面!

不過, 這都是上海傳統版。

在這個創意食物不斷的今天, 沒有點新冷面怎麼說的過去?

於是乎, 周到君就找到了一盤陳皮肉末冷面, 還是出自專注排骨年糕一百年的“鮮得來”之手。

真是一大早不吃早飯就去雲南南路總店拔草了!

因為目前, 這陳皮肉末冷面只有總店才供應, 而且據不少網友反映, 這老字型大小一到飯點人多, 來晚了冷面還可能沒有!

■鮮得來陳皮肉末冷面海報

要說這條雲南南路, 名氣可是響噹噹。

且不說周到君吃過多少, 在阿爸姆媽的嘴裡, 那可是他們當年談戀愛一直來的美食街。

那個時候沒鈔票, 吃客排骨年糕也老開心的。

大壺春、洪長興... 雖然老字型大小都雲集在此, 但鮮得來在雲南南路上還是非常好找。

最主要的原因, 你看那醒目的三個字, 招牌多大啊。

■鮮得來雲南南路總店

站在店門口, 迎面一塊牌匾和兩個獅子門環, 很有年代感。

然而門環上竟貼起了各種團購和新型支付方式, 真不知該說是有淡淡違和感, 還是一種與時俱進。

■鮮得來總店門口

周到君到店不過是工作日早上十點多, 可一樓大廳裡已經鮮有空位了, 人氣是真旺。

店門正對是點單收銀台, 左邊是座位區, 右邊是出菜區, 樓梯上去二樓還有座位。

店裡的阿姨爺叔基本都是中年上海人, 用著一口“滬式普通話”來招呼我。

一聽周到君說上海話, 好像瞬間放鬆下來, 流利的上海話脫口而出:“小姑娘儂要點撒?”

周到君點了一個陳皮肉末冷面配碗單檔的套餐(20元), 外加單買的一塊排骨配兩條年糕(12元)。

剛想拿出手機讓阿姨掃碼, 不料卻得知, 這裡只能用現金支付。

敢情門口貼著的都是騙人的咯?!

周到君掏空錢包也只找到31塊零錢, 剩下的那1塊錢還是找旁邊人借的。

所以朋友們, 要來鮮得來, 記得帶夠現金!!!

■鮮得來功能表

堂吃的話,把單據交給阿姨就可以自己找位子坐了。

都是四人方桌,每個桌上都放了一瓶“鮮得來”特質辣醬油。

聞著就很香!

上菜速度超快,周到君剛想拿手機刷個朋友圈,才劃了一下,排骨年糕和單檔就先來了。

兩分鐘後,冷面也來了。

■點單全家福

先來看看冷面。

鮮得來雖不是以冷面出名,但每到夏天還是會推出時令,只不過這次嘗試了大家都沒吃過的新澆頭。

這盤差不多有二兩的樣子,是常見的那種扁平麵條。

看著很誘人,淡黃色麵條上淋著少許花生醬和橘紅色的辣油。

空口吃是鹹口、微辣、花生醬和米醋味,麵條倒是挺有嚼勁,中間沒有發白。

■還沒倒上澆頭的冷面

但當周到君試圖隨便翻兩下的時候,發覺得這冷面濕噠噠的有點坨。

總有種蒸完了沒吹乾爽就拿出來的感覺,天知道這麵條在後廚房到底經歷了什麼。

記得小時候,姆媽都是要把一大盤冷面放在板凳或者檯子上,對著小電扇或者拿到吊扇底下邊吹邊拌。

還關照我不要拿手偷吃。

再來看看澆頭。

放眼望去就是肉末、豆芽和油,仔細翻找才能看到被剁成很小塊長方形的陳皮。

拌面啦!這澆頭一倒上去,周到君就覺得不太對勁。

盤子太小了,好像左右幅度稍微大一點,肉末就要飛出去。

但有句說句,這澆頭比冷面好吃。

雖然融在了肉末裡,但陳皮味很明顯,一吃就吃出來了。

同樣是開胃,沒有米醋那麼酸,裹著一筷冷面絲溜就能鑽肚子裡去。

只是還有一個問題——面太多,澆頭太少....

周到君最後剩了近半碗冷光面,只能倒點辣醬油拌著吃,恨不得蘸點排骨年糕的醬汁吃。

而且,朋友們記得不要單點冷面,一定要點帶單檔的套餐,或者單點一份湯水。

因為吃多了真的很幹!

這單檔裡一個百葉包和一個油麵筋塞肉,都是普通的鮮肉餡兒,倒也沒有煮爛。

湯還是很鮮啊,到底是“鮮得來”!

■鮮得來單檔

最後,當然還要吃一下這裡的招牌排骨年糕了。

要追溯周到君上一次吃這個,還是好幾年前,姆媽不在家,不會燒飯的阿爸帶著我去雁蕩路那家鮮得來吃的。

和記憶裡的味道一樣。

年糕上的醬還是那麼甜,吃了一條就不想吃了;排骨還是最好吃的,炸得酥嫩,唯獨骨頭那裹得麵粉有點多。

■鮮得來排骨年糕

一吃完,周到君就理包走人。

畢竟桌子旁已經有客人站在那,“虎視眈眈盼著”我走了。

總體而言,周到君覺得大熱天特地跑到總店來吃這樣一碗陳皮肉末冷面,還是三思吧。

不如就近找家分店,帶阿爸姆媽來吃一客排骨年糕,更佳。

要知道我們吃的那哪是年糕,是回憶啊!

鮮得來排骨年糕(雲南南路店):

雲南南路46號,地鐵8號線大世界站直達

■本文攝影:吳悅婷

■鮮得來功能表

堂吃的話,把單據交給阿姨就可以自己找位子坐了。

都是四人方桌,每個桌上都放了一瓶“鮮得來”特質辣醬油。

聞著就很香!

上菜速度超快,周到君剛想拿手機刷個朋友圈,才劃了一下,排骨年糕和單檔就先來了。

兩分鐘後,冷面也來了。

■點單全家福

先來看看冷面。

鮮得來雖不是以冷面出名,但每到夏天還是會推出時令,只不過這次嘗試了大家都沒吃過的新澆頭。

這盤差不多有二兩的樣子,是常見的那種扁平麵條。

看著很誘人,淡黃色麵條上淋著少許花生醬和橘紅色的辣油。

空口吃是鹹口、微辣、花生醬和米醋味,麵條倒是挺有嚼勁,中間沒有發白。

■還沒倒上澆頭的冷面

但當周到君試圖隨便翻兩下的時候,發覺得這冷面濕噠噠的有點坨。

總有種蒸完了沒吹乾爽就拿出來的感覺,天知道這麵條在後廚房到底經歷了什麼。

記得小時候,姆媽都是要把一大盤冷面放在板凳或者檯子上,對著小電扇或者拿到吊扇底下邊吹邊拌。

還關照我不要拿手偷吃。

再來看看澆頭。

放眼望去就是肉末、豆芽和油,仔細翻找才能看到被剁成很小塊長方形的陳皮。

拌面啦!這澆頭一倒上去,周到君就覺得不太對勁。

盤子太小了,好像左右幅度稍微大一點,肉末就要飛出去。

但有句說句,這澆頭比冷面好吃。

雖然融在了肉末裡,但陳皮味很明顯,一吃就吃出來了。

同樣是開胃,沒有米醋那麼酸,裹著一筷冷面絲溜就能鑽肚子裡去。

只是還有一個問題——面太多,澆頭太少....

周到君最後剩了近半碗冷光面,只能倒點辣醬油拌著吃,恨不得蘸點排骨年糕的醬汁吃。

而且,朋友們記得不要單點冷面,一定要點帶單檔的套餐,或者單點一份湯水。

因為吃多了真的很幹!

這單檔裡一個百葉包和一個油麵筋塞肉,都是普通的鮮肉餡兒,倒也沒有煮爛。

湯還是很鮮啊,到底是“鮮得來”!

■鮮得來單檔

最後,當然還要吃一下這裡的招牌排骨年糕了。

要追溯周到君上一次吃這個,還是好幾年前,姆媽不在家,不會燒飯的阿爸帶著我去雁蕩路那家鮮得來吃的。

和記憶裡的味道一樣。

年糕上的醬還是那麼甜,吃了一條就不想吃了;排骨還是最好吃的,炸得酥嫩,唯獨骨頭那裹得麵粉有點多。

■鮮得來排骨年糕

一吃完,周到君就理包走人。

畢竟桌子旁已經有客人站在那,“虎視眈眈盼著”我走了。

總體而言,周到君覺得大熱天特地跑到總店來吃這樣一碗陳皮肉末冷面,還是三思吧。

不如就近找家分店,帶阿爸姆媽來吃一客排骨年糕,更佳。

要知道我們吃的那哪是年糕,是回憶啊!

鮮得來排骨年糕(雲南南路店):

雲南南路46號,地鐵8號線大世界站直達

■本文攝影:吳悅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