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淵為何想焚毀帝都長安,遷都樊鄧?長安城又如何絕境逢生?

豐鎬遺子/書文 ;話百里秦川, 講陝西故事, 請關注“睜眼看西安”

毛主席在《“沁園春”•詠雪》中詠頌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 有三位是在長安成就大業的, 可見長安就是一塊天生的風水寶地。 史載:“關中, 四塞之地, 帝王之資”。 隋朝末年, 天下大亂, 李淵趁機造了表弟隋煬帝的反。 當時李淵是太原留守, 主要防備突厥的侵犯。

李淵要起事, 但是實力不咋地, 只有3萬兵馬。 無奈之下, 竟然與突厥勾結, 派遣心腹劉文靜出世突厥, 向突厥始畢可汗稱臣, 並商議:“若能助我入長安, 土地歸我, 子女玉帛, 皆歸可汗所有之”。 穩賺不賠的買賣,

始畢可汗向李淵增馬送兵, 直搗長安。

隋煬帝在揚州被宇文化及所殺, 李淵在長安自立為帝, 建國號為唐。 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給始畢可汗送去大量美女。 但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始畢可汗自恃其功, 每派遣使者至長安, 總是獅子大張口,

李淵以中原未定為由, 忍氣吞聲。

過了幾年事情有了轉機, 始畢可汗去世, 李淵算是徹底翻身農奴得解放, 主動放棄了進貢。 但是繼位的頡利可汗也不是省油的燈。 唐高祖武德七年, 突厥吉利可汗發兵數十萬, 兵發長安。

李淵得到消息, 放棄了度假, 急忙返回長安議政。

這時有大臣出了個主意說道:“突厥之所以屢次侵犯關中, 皆因國家的美女和金銀珠寶都在長安城, 要是我們焚毀長安, 遷都別處, 突厥看見無利可圖, 自己就不來了”。

李淵聽聞, 將這個餿主意竟然當成金玉良言, 立即委派中書侍郎宇文士和逾南山全國尋找新都稱, 最終找到了“樊鄧”這塊地方, 也就是現在的湖北襄樊和河南鄧縣這一塊。

地方選好了, 李淵朝會商議, 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帶頭, 滿朝文武大都同意遷都。 只有一個人不同意, 這就是李世民。 李二世秦王的名頭也不是吹出來的, 正義凜然說道:“戎狄之患, 自古歷朝都有, 但是還沒有聽說哪一個朝代因為這事焚城遷都的, 這要是說出去, 載入史冊, 就是遺臭萬年的事。 想當年漢朝霍去病一人之力就打的匈奴滿地找牙, 更何況我們現在兵精糧足, 給我幾年時間, 肯定將頡利可汗的腦袋擰下來交給你, 要是辦不成這事, 你在遷都也不遲。 ”

李建成則陰陽怪氣譏諷道:“當年漢將軍樊噲吹牛不上稅, 要以10萬之兵消滅匈奴, 結果屁事沒辦成”, 李世民激情說到:“樊噲算啥玩意, 給我十年時間, 一定掃平漠北, 消滅突厥”。 或許是被李世民的慷慨之言感染, 李淵放棄遷都的想法, 從此再也不提此事, 長安城得以絕境逢生。

李世民登基,首先就是收拾突厥,唐朝戰神李靖帶領徐茂功、柴紹、薛萬徹,統兵10萬,大破東突厥頡利可汗,吉利可汗被俘獲送往長安,東突厥隨即亡國。懾于大唐天威,西北諸蕃邦,奏請唐太宗李世民上尊號為“天可汗”,也就是“天下王”的意思。

李世民終於一雪前恥,揚眉吐氣一把,史書記載:“突厥貴族子弟,陷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奴婢”。為什麼都說盛唐氣象,這就是盛唐氣象,和北宋靖康之變趙宋宗室為奴為婢截然相反。

唐三世高宗李治又再接再厲派兵滅西突厥。突厥徹底滅亡,雖有殘部,但有唐一代終不成氣候。唐六世玄宗李隆基開創“開元盛世”,京都長安成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人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

《資治通鑒》唐紀七記載:唐武德七年己醜,突厥吐利設與苑君璋寇並州。甲子,車駕還京師。或說上曰:“突厥所以屢寇關中者,以子女玉帛皆在長安故也。若焚長安而不都,則胡寇自息矣。”上以為然,遣中書侍郎宇文士及逾南山至樊、鄧,行可居之地,將徒都之。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裴寂皆贊成其策,蕭瑀等雖知其不可,而不敢諫。秦王世民諫曰:“戎狄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聖武龍興,光宅中夏,精兵百萬,所征無敵,奈何以胡寇擾邊,遽遷都以避之,貽四海之羞,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漢廷一將,猶志滅匈奴;況臣忝備籓維,願假數年之期,請系頡利之頸,致之闕下。若其不效,遷都未晚。”上曰:“善。”建成曰:“昔樊噲欲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秦王之言得無似之!”世民曰:“形勢各異,用兵不同,樊噲小豎,何足道乎!不出十年,必定漠北,非敢虛言也!”上乃止。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未經授權,不要轉載!

李世民登基,首先就是收拾突厥,唐朝戰神李靖帶領徐茂功、柴紹、薛萬徹,統兵10萬,大破東突厥頡利可汗,吉利可汗被俘獲送往長安,東突厥隨即亡國。懾于大唐天威,西北諸蕃邦,奏請唐太宗李世民上尊號為“天可汗”,也就是“天下王”的意思。

李世民終於一雪前恥,揚眉吐氣一把,史書記載:“突厥貴族子弟,陷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奴婢”。為什麼都說盛唐氣象,這就是盛唐氣象,和北宋靖康之變趙宋宗室為奴為婢截然相反。

唐三世高宗李治又再接再厲派兵滅西突厥。突厥徹底滅亡,雖有殘部,但有唐一代終不成氣候。唐六世玄宗李隆基開創“開元盛世”,京都長安成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人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

《資治通鑒》唐紀七記載:唐武德七年己醜,突厥吐利設與苑君璋寇並州。甲子,車駕還京師。或說上曰:“突厥所以屢寇關中者,以子女玉帛皆在長安故也。若焚長安而不都,則胡寇自息矣。”上以為然,遣中書侍郎宇文士及逾南山至樊、鄧,行可居之地,將徒都之。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裴寂皆贊成其策,蕭瑀等雖知其不可,而不敢諫。秦王世民諫曰:“戎狄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聖武龍興,光宅中夏,精兵百萬,所征無敵,奈何以胡寇擾邊,遽遷都以避之,貽四海之羞,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漢廷一將,猶志滅匈奴;況臣忝備籓維,願假數年之期,請系頡利之頸,致之闕下。若其不效,遷都未晚。”上曰:“善。”建成曰:“昔樊噲欲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秦王之言得無似之!”世民曰:“形勢各異,用兵不同,樊噲小豎,何足道乎!不出十年,必定漠北,非敢虛言也!”上乃止。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未經授權,不要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