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秦崛起—兵鋒上的復興!

壓力山大的秦孝公

21歲的秦孝公嬴渠梁最近心情很不爽。

就在這年, 即西元前361年, 他先是經歷了喪父之痛, 最尊敬的父親離他而去。 秦孝公的父親名叫贏師隰, 史稱秦獻公。 這位早年流亡魏國的國君, 是個類似于晉文公的雄主, 不惑之年才回到秦國即位。 甫一即位, 他便利用其強有力的政治手腕, 力排眾議在秦國進行改革, 又數次發動收復河西失地的戰爭。

二十三年的國君生涯中, 秦獻公無時無刻不為國事操勞, 不敢有絲毫懈怠。 因為當時的秦國經歷百餘年的內亂, 國勢如王小二過年, 一年不如一年, 中原諸侯國把秦國當成蠻夷歧視, 老大哥魏國更是三天兩頭欺負秦國, 諸侯國開國際會議從來不帶秦國一塊玩, 就連那個同樣受歧視的南蠻子楚國也狗眼看人低, 瞧不起秦國。

同是天涯淪落人, 何必呢?

秦獻公對此很心痛。 遙想當年, 先祖秦穆公稱霸西戎, 開地千里, 在與中原各國的較量中也屢屢得手, 擊敗霸主國晉國, 俘虜晉惠公, 先後消滅梁國、芮國、滑國等12諸侯國, 雖無霸主之名, 但當時秦國的實力無愧於五霸之一。 當時的諸侯國, 儘管心裡不服氣, 但誰也不敢明目張膽與秦國叫板。

現在秦國沒落了, 這群勢利眼的傢伙, 就爭先恐後地與秦國割袍斷義, 把歧視秦國當成時尚, 好像不罵秦國幾句就不是文明國家似的。 國與國之間最勢利, 最無情, 秦獻公在殘酷的現實中磨礪出更堅毅的品格, 更崇高的志向, 他要窮盡畢生之力讓腐朽的秦國重煥生機,

恢復先祖穆公時代的強盛, 為老秦人爭口氣。

然而理想很豐滿, 現實太骨感, 秦獻公殫精竭慮一生, 最終也沒能實現他的宏偉夙願。 在軍事上, 秦獻公的戰績雖可圈可點, 屢敗魏軍, 收復不少土地, 還曾俘虜魏國相國公叔痤, 但秦國並沒有建立起一套精兵強軍的軍事制度。

在政治上, 秦國的舊貴族勢力仍然十分強大, 秦孝公的改革也因此很不徹底, 不足以使秦國真正走向強盛。

秦獻公二十三年, 秦獻公乘魏國與韓趙兩國作戰之機, 發動少梁突襲戰, 大敗魏軍, 攻佔龐城(陝西韓城東南)。 這是秦獻公最後的榮光, 但很可惜的是, 此戰並未改變天下格局, 諸侯卑秦的現狀依然存在, 強鄰魏國依然壓得秦國喘不過氣來。

少梁之戰後的第二年(一說當年),年老體衰的秦獻公終於油盡燈枯,在櫟陽秦宮撒手人寰。是時,秦國在秦獻公的治理下,老秦人重新激起了滿腔熱血,秦國大有復興之勢。此時正需要一位元政治手腕老練的雄主統領,然而62歲的老英雄戰勝得了強大的魏國,卻無法延緩死神的腳步,在這關鍵時刻,永遠地離開了他寄予厚望的秦國。

復興秦國祖業的重任,交到了秦獻公的繼承者,年輕的秦孝公身上。

少梁之戰後的第二年(一說當年),年老體衰的秦獻公終於油盡燈枯,在櫟陽秦宮撒手人寰。是時,秦國在秦獻公的治理下,老秦人重新激起了滿腔熱血,秦國大有復興之勢。此時正需要一位元政治手腕老練的雄主統領,然而62歲的老英雄戰勝得了強大的魏國,卻無法延緩死神的腳步,在這關鍵時刻,永遠地離開了他寄予厚望的秦國。

復興秦國祖業的重任,交到了秦獻公的繼承者,年輕的秦孝公身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