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黨史大家講|鐵窗難鎖鋼鐵心:革命先烈王若飛

引言an

第三期我們為大家帶來革命先烈王若飛的故事。

主講人

徐豔萍(新北檢察院刑檢局書記員)

人 物 介 紹

王若飛(1896-1946), 幼年原名大倫, 小名運笙(運生)、蔭生, 號繼仁, 曾用名王度、雷音, 參加革命深入敵後化名黃敬齋。 王若飛出生在貴州安順。 他是我黨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政治活動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 是全國“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長期以來黨和人民從未忘記他的光輝事蹟、崇高風範和重大貢獻。

“四八烈士”

1946年4月8日, 王若飛、秦邦憲等中國共產黨代表, 在參加重慶舉行的政治協商會議後, 與葉挺、鄧發等一起乘坐美式運輸飛機返回延安。 因氣候惡劣, 飛機迷失方向, 于下午2時左右在晉西北興縣東南80裡的黑茶山遇霧撞山,

機上17人全部遇難。

“四八烈士陵園”

一座漢白玉紀念塔高聳在墓園中間, 塔高19.46米, 寓意1946年;塔身後部呈4層階梯式, 塔下有8級臺階, 象徵4月8日。

傑出的對敵鬥爭的談判家

抗戰勝利前後, 多次參加同國民黨的談判, 重慶談判期間,

日夜操勞, 協助毛澤東、周恩來工作, 在改組政府和國民大會等重大問題上, 團結各民主黨派, 同國民黨的獨裁政策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

傑出的中國共產黨的外交家

出任中國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 任東方大學中共旅莫支部委員, 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執委第五次擴大會議。

堅定的中國共產黨人

因背叛出賣不幸被捕, 在近六年的鐵窗生活中始終堅貞不屈, 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氣節。

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在獄中, 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 他以筆作刀槍, 著文介紹中共黨史, 宣傳黨的政策, 寫時評、書評等。

評價王若飛

中國早期領導人羅亦農:“頭腦敏銳, 分析問題透徹、深刻, 有雄才大略,

善於聯絡人——他像“黏合劑”一樣把大家團結起來。 “

毛澤東為烈士題詞:“為人民而死, 雖死猶榮。 ”

周恩來得知他遇難後, 悲痛的說:“失掉了他, 好像失掉了一種力量, 失掉一種鼓勵, 失掉了一個幫手。 ”

典 型 事 例

死裡逃生唯鬥爭, 鐵窗難鎖鋼鐵心

這兩句詩, 是王若飛在綏遠監獄中寫的, 當時獄中條件極為惡劣,王若飛為了鼓舞難友英勇鬥爭,曾經寫了一篇短文,《生活在微笑》,這兩句詩就是該文的結尾。王若飛的做法給了獄中的難友極大鼓舞。這兩句詩就是他本人的生活寫照,在近6年多的鐵窗生涯中,他始終威武不屈,從容鎮定,團結難友,堅持鬥爭,表現了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1.《王若飛在獄中》 “中國共產黨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傳統,與人民群眾密切聯繫的作風是我們黨的三大作風之一。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堅持實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建立了同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和魚水關係。”

王若飛在包頭被捕後,被關押在綏遠(今呼和浩特)和太原監獄中。1934年4月23日,綏遠高等法院以“危害民國”判處王若飛有期徒刑15年,1936年他被解送到山西太原陸軍監獄,審判之後,王若飛用紅線在自己的帽子上繡了個“出”字,他對難友說,敵人判我15年徒刑,老實說,我肯定坐不了15年,因為中國革命用不了15年就會成功。

王若飛在獄中的心胸是闊達的,總是充滿自信的說“由他去判十年二十年,但中國的情形是要變化的,三年五年我就會出來。”

王若飛被關到綏遠第一模範監獄後,敵人經常安排一些人監視他,可是讓敵人感到無奈的是:這些人不但完不成監視任務,反而被王若飛的革命理論吸引了。最後,敵人決定把一個連漢話頁講不好的蒙古青年安排到監獄裡,他們想:任你王若飛有天大的本領,也別想赤化他。

這個蒙古族青年叫三毛,被漢族的地主陷害,當時的縣裡的官員吃了賄賂不分青紅皂白就把三毛抓了起來,以通匪的罪名判了五年徒刑。敵人正是利用三毛對漢人的仇恨,才把他安排到王若飛的囚室。然而,三毛一進囚室就被王若飛的熱情打動了,三毛很疑惑,王若飛看出了三毛的心思,幽默的說:“怎麼不說話,我可是要吃人的,吃掉哪些吃人的人,就是那些王爺,地主,官僚”三毛來神了“你也恨他們?你能推翻他們?”

王若飛肯定的說:“只要我們蒙漢人民團結起來,一定能推翻他們。”從此三毛信任王若飛,他把自己弄不清的問題一一提了出來,王若飛耐心的給他分析講解,可是三毛不認字,學習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於是王若飛決定教三毛念書識字。他們克服種種困難,用地當紙,用手當筆,不停地練習寫字,不到兩三個月就學會了一百多個生字。11個月裡三毛學習完了一本厚厚的書,學習的過程中三毛的覺悟大大提高,向王若飛提出了入黨的要求,在監獄這種特殊的情況下,不可能履行其他程式,王若飛審查了三毛的履歷,又徵求了獄中其他幾個黨員的意見,就代表組織,接受三毛加入中國共產黨。

後面監獄染上了瘟疫,王若飛昏迷兩天,三毛哭著說:“我決不離開你,要死就一起死”,難友們都十分擔心,監獄做苦工的難友把兩毛錢塞進了鐵窗告訴三毛,這是他一個月的工資,給先生買點兒蔥薑,發發汗。為了給王若飛治病,三毛多次與獄方交涉,最後獄方派了一位中醫,病情逐漸好轉。王若飛醒後:“疾病的瘟疫戰勝了,人間的瘟疫還在猖獗,為了人們的幸福生活,我們要把他們全部消滅。”

1936年7月,王若飛被秘密押送到山西太原的陸軍監獄,到陸軍監獄後,王若飛首先摸清了政治犯的情況,把二十幾名政治犯組成四個學習小組,每組五六個人,全獄建立一個核心小組,這個核心小組又共產黨員組成,實際上是獄中的黨組織,由他本人親自負責,通過學習小組,王若飛聯繫了獄中的很多群眾,對同志們說:“凡是能團結的人,都要把他們團結起來,我們能夠爭取的人而不去爭取,就可能被敵人利用。”

2.《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王若飛》

毛主席曾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毛澤東無論在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還是在被美蘇壓制的社會主義建設年代,都承受著無比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工作強度。靠什麼不被壓垮呢?

在陰暗的牢房,王若飛每天堅持體育鍛煉,伸腿,彎腰,跑步和跳躍,每次非要練到渾身大汗才肯甘休。難友歎息說:“該死的牢獄,待一天比一年還長,我真想早點死了,你鍛煉身體幹嘛呢,難道想活長一點多坐幾年牢嗎”

王若飛說“我們共產黨人多活一天,國民黨就害怕一天,我所以要鍛煉身體,就是要增加革命的本錢,更好地為人民的事業貢獻力量。”

在監獄裡,王若飛經常對難友說:“敵人要摧殘我們,我們一定要愛護自己的身體,我們是革命者,決不能向惡劣的環境屈服,要堅持鬥爭。”

為了堅持對敵鬥爭,王若飛想方設法利用各種條件鍛煉身體。

鍛煉方法之一是日光浴,利用短暫的放風時間到院子裡曬太陽。

方法之二冰水擦身,那時候的反動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別說洗澡,連喝的水都不供給,但王若飛的言行感動了出身貧寒的老看守員,他偷偷地給王若飛買了幾個大碗,王若飛每天用它盛冷水。

在獄中還有一種鍛煉方法叫做室內體操,體操包括伸腿彎腰曲臂等動作,不管三九天還是三伏天都堅持鍛煉。

難友問若飛:“你罵國民黨,罵蔣介石,天不怕,地不怕,死也不怕,是條好漢,可是你坐在牢裡,還天天做操,又好像很愛護自己身體,你究竟是怎麼回事啊”

王若飛:“我不怕死,是因為敵人要損害我們的真理,我們必須拼命去保衛我們的真理,我愛護身體,是因為有了健壯的身體,才能更有力的保衛真理,我生為真理生,死為真理死。除了真理,沒有我自己的東西。”

3.《鐵窗難鎖鋼鐵心:革命先烈王若飛》

自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特別是為了民族的獨立,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人民群眾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根據民政部的統計,為了建立新中國,全國有2100多萬革命者捐軀,而各地烈士在冊記載的只有160多萬,有1900多萬革命先烈名字無法確認。長征精神,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堅韌不拔。

王若飛從被捕的時候起就做了為革命事業犧牲的準備,他說:“一個共產黨人被捕後,只有抱著必死的決心,才能和敵人進行堅決的鬥爭”,他把被捕看做是對共產黨員的最後考驗。

包頭警察局對於抓到王若飛(黃敬齋)這樣的共產黨大幹部抱有很大幻想,妄圖通過他的口供,把內蒙古的共產黨員一網打盡。但在王若飛的強硬態度面前,他們感到束手無策。一天夜裡,敵人闖進了關押王若飛的暗室,他們用槍口對著王若飛,殺氣騰騰地說:“只要你說一個‘招’字,馬上就開庭;說一個‘不’字,馬上送你回老家!”王若飛毅然答道:“‘招’字早從我的字典中摳掉了!”於是,幾個全副武裝的員警,把王若飛押到包頭北面的一片野地裡,用八條槍對準了他。王若飛早已做好了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獻出生命的準備,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他顯得無比從容。

這時,敵人再一次勸降道:“這是最後的機會了,人生在世,難道就這樣完了?還是考慮一下吧。”王若飛斷然回答:“用不著考慮了,開槍吧!”十幾分鐘過去了,敵人仍然沒有開槍。王若飛明白了,敵人是在玩弄假槍斃的伎倆。他立即義正辭嚴地說:“你們想用死來嚇唬我,讓我出賣自己的同志,這套把戲對真正的共產黨人來說,是沒有用處的!”帶隊的敵人見陰謀被識破了,只好垂頭喪氣地把王若飛又押了回去。

當時獄中條件極為惡劣,王若飛為了鼓舞難友英勇鬥爭,曾經寫了一篇短文,《生活在微笑》,這兩句詩就是該文的結尾。王若飛的做法給了獄中的難友極大鼓舞。這兩句詩就是他本人的生活寫照,在近6年多的鐵窗生涯中,他始終威武不屈,從容鎮定,團結難友,堅持鬥爭,表現了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1.《王若飛在獄中》 “中國共產黨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傳統,與人民群眾密切聯繫的作風是我們黨的三大作風之一。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堅持實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建立了同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和魚水關係。”

王若飛在包頭被捕後,被關押在綏遠(今呼和浩特)和太原監獄中。1934年4月23日,綏遠高等法院以“危害民國”判處王若飛有期徒刑15年,1936年他被解送到山西太原陸軍監獄,審判之後,王若飛用紅線在自己的帽子上繡了個“出”字,他對難友說,敵人判我15年徒刑,老實說,我肯定坐不了15年,因為中國革命用不了15年就會成功。

王若飛在獄中的心胸是闊達的,總是充滿自信的說“由他去判十年二十年,但中國的情形是要變化的,三年五年我就會出來。”

王若飛被關到綏遠第一模範監獄後,敵人經常安排一些人監視他,可是讓敵人感到無奈的是:這些人不但完不成監視任務,反而被王若飛的革命理論吸引了。最後,敵人決定把一個連漢話頁講不好的蒙古青年安排到監獄裡,他們想:任你王若飛有天大的本領,也別想赤化他。

這個蒙古族青年叫三毛,被漢族的地主陷害,當時的縣裡的官員吃了賄賂不分青紅皂白就把三毛抓了起來,以通匪的罪名判了五年徒刑。敵人正是利用三毛對漢人的仇恨,才把他安排到王若飛的囚室。然而,三毛一進囚室就被王若飛的熱情打動了,三毛很疑惑,王若飛看出了三毛的心思,幽默的說:“怎麼不說話,我可是要吃人的,吃掉哪些吃人的人,就是那些王爺,地主,官僚”三毛來神了“你也恨他們?你能推翻他們?”

王若飛肯定的說:“只要我們蒙漢人民團結起來,一定能推翻他們。”從此三毛信任王若飛,他把自己弄不清的問題一一提了出來,王若飛耐心的給他分析講解,可是三毛不認字,學習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於是王若飛決定教三毛念書識字。他們克服種種困難,用地當紙,用手當筆,不停地練習寫字,不到兩三個月就學會了一百多個生字。11個月裡三毛學習完了一本厚厚的書,學習的過程中三毛的覺悟大大提高,向王若飛提出了入黨的要求,在監獄這種特殊的情況下,不可能履行其他程式,王若飛審查了三毛的履歷,又徵求了獄中其他幾個黨員的意見,就代表組織,接受三毛加入中國共產黨。

後面監獄染上了瘟疫,王若飛昏迷兩天,三毛哭著說:“我決不離開你,要死就一起死”,難友們都十分擔心,監獄做苦工的難友把兩毛錢塞進了鐵窗告訴三毛,這是他一個月的工資,給先生買點兒蔥薑,發發汗。為了給王若飛治病,三毛多次與獄方交涉,最後獄方派了一位中醫,病情逐漸好轉。王若飛醒後:“疾病的瘟疫戰勝了,人間的瘟疫還在猖獗,為了人們的幸福生活,我們要把他們全部消滅。”

1936年7月,王若飛被秘密押送到山西太原的陸軍監獄,到陸軍監獄後,王若飛首先摸清了政治犯的情況,把二十幾名政治犯組成四個學習小組,每組五六個人,全獄建立一個核心小組,這個核心小組又共產黨員組成,實際上是獄中的黨組織,由他本人親自負責,通過學習小組,王若飛聯繫了獄中的很多群眾,對同志們說:“凡是能團結的人,都要把他們團結起來,我們能夠爭取的人而不去爭取,就可能被敵人利用。”

2.《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王若飛》

毛主席曾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毛澤東無論在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還是在被美蘇壓制的社會主義建設年代,都承受著無比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工作強度。靠什麼不被壓垮呢?

在陰暗的牢房,王若飛每天堅持體育鍛煉,伸腿,彎腰,跑步和跳躍,每次非要練到渾身大汗才肯甘休。難友歎息說:“該死的牢獄,待一天比一年還長,我真想早點死了,你鍛煉身體幹嘛呢,難道想活長一點多坐幾年牢嗎”

王若飛說“我們共產黨人多活一天,國民黨就害怕一天,我所以要鍛煉身體,就是要增加革命的本錢,更好地為人民的事業貢獻力量。”

在監獄裡,王若飛經常對難友說:“敵人要摧殘我們,我們一定要愛護自己的身體,我們是革命者,決不能向惡劣的環境屈服,要堅持鬥爭。”

為了堅持對敵鬥爭,王若飛想方設法利用各種條件鍛煉身體。

鍛煉方法之一是日光浴,利用短暫的放風時間到院子裡曬太陽。

方法之二冰水擦身,那時候的反動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別說洗澡,連喝的水都不供給,但王若飛的言行感動了出身貧寒的老看守員,他偷偷地給王若飛買了幾個大碗,王若飛每天用它盛冷水。

在獄中還有一種鍛煉方法叫做室內體操,體操包括伸腿彎腰曲臂等動作,不管三九天還是三伏天都堅持鍛煉。

難友問若飛:“你罵國民黨,罵蔣介石,天不怕,地不怕,死也不怕,是條好漢,可是你坐在牢裡,還天天做操,又好像很愛護自己身體,你究竟是怎麼回事啊”

王若飛:“我不怕死,是因為敵人要損害我們的真理,我們必須拼命去保衛我們的真理,我愛護身體,是因為有了健壯的身體,才能更有力的保衛真理,我生為真理生,死為真理死。除了真理,沒有我自己的東西。”

3.《鐵窗難鎖鋼鐵心:革命先烈王若飛》

自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特別是為了民族的獨立,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人民群眾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根據民政部的統計,為了建立新中國,全國有2100多萬革命者捐軀,而各地烈士在冊記載的只有160多萬,有1900多萬革命先烈名字無法確認。長征精神,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堅韌不拔。

王若飛從被捕的時候起就做了為革命事業犧牲的準備,他說:“一個共產黨人被捕後,只有抱著必死的決心,才能和敵人進行堅決的鬥爭”,他把被捕看做是對共產黨員的最後考驗。

包頭警察局對於抓到王若飛(黃敬齋)這樣的共產黨大幹部抱有很大幻想,妄圖通過他的口供,把內蒙古的共產黨員一網打盡。但在王若飛的強硬態度面前,他們感到束手無策。一天夜裡,敵人闖進了關押王若飛的暗室,他們用槍口對著王若飛,殺氣騰騰地說:“只要你說一個‘招’字,馬上就開庭;說一個‘不’字,馬上送你回老家!”王若飛毅然答道:“‘招’字早從我的字典中摳掉了!”於是,幾個全副武裝的員警,把王若飛押到包頭北面的一片野地裡,用八條槍對準了他。王若飛早已做好了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獻出生命的準備,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他顯得無比從容。

這時,敵人再一次勸降道:“這是最後的機會了,人生在世,難道就這樣完了?還是考慮一下吧。”王若飛斷然回答:“用不著考慮了,開槍吧!”十幾分鐘過去了,敵人仍然沒有開槍。王若飛明白了,敵人是在玩弄假槍斃的伎倆。他立即義正辭嚴地說:“你們想用死來嚇唬我,讓我出賣自己的同志,這套把戲對真正的共產黨人來說,是沒有用處的!”帶隊的敵人見陰謀被識破了,只好垂頭喪氣地把王若飛又押了回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