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誰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人結局如何

大家好!歡迎來看我的文章, 大家對我的文章有什麼看法, 對今天聊的話題有什麼想法, 對小編的觀點是否認同, 在這篇文章內容之外還有什麼想知道的, 都可以在下面評論留言參與討論哦!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使曹操事業成功的關鍵策略, 其意義不下於諸葛亮在“隆中對”時為劉備提出的戰略設想。 那麼, 給曹操提出這個重要建議的人是誰呢?按曹操謀士的智商與名氣, 許多《三國演義》讀者可能會想到荀彧、郭嘉、程昱、荀攸等人。 但他們都不是。 出這主意的, 是陳留人毛玠。

曹操在兗州時, 毛玠(字孝先)向他建議:今天下分崩, 國主遷移, 生民廢業, 饑饉流亡, 公家無經歲之儲, 百姓無安固之志, 難以持久。 今袁紹、劉表, 雖士民眾強, 皆無經遠之慮, 未有樹基建本者也。 夫兵義者勝, 守位以財, 宜奉天子以令不臣, 修耕植, 畜軍資, 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毛玠認為,

當今天下分崩離析, 民生荒廢, 政府百姓都不能安定, 這樣難以持久。 現在袁紹, 劉表, 看起來強盛, 但都沒有長遠的考慮。 現在我們應該奉天子以令不臣, 做好耕織, 儲蓄糧草, 則王霸之業可成。 曹操聽了大喜, 敬納其言。

這是《三國志》所載, 《三國演義》對此並無交代。 在《三國演義》裡, 毛玠給人留下印象的事蹟, 就是與大將于禁一起, 接替被冤殺的蔡瑁、張允, 擔任赤壁大戰曹魏方面的水軍都督;而《三國志》卻未曾提及毛玠在赤壁之戰中的作用。 小說讀者眼中的毛玠, 和史書讀者眼中的毛玠, 一武一文, 大不相同。

據《三國志》, 毛玠的最大貢獻, 是給曹公提出“宜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 毛玠當初本想到荊州投劉表, 途中聽說劉表法令不明, 判斷此人難成大事, 就改道去兗州投了曹操。 曹操任命他為治中從事, 相當於秘書長或辦公廳主任。 毛玠得以接近曹操, 就向曹操提出自己對局勢的分析。

毛玠指出, 要成就大事, 首先要有理想抱負、有長遠打算。 現今袁紹、劉表雖然手下謀士多、兵將廣、百姓眾,

但他們都無遠大抱負, 不是建立基業的人。 要成就大業, 還須師出有名、佔據道義優勢, 所以您應尊奉天子, 向那些不守臣道的人發號施令。 而要保住地位, 又必須依靠財力, 您需要整頓農業耕作, 儲備軍用物資。 這樣, 霸業就可成功了!曹操欣然採納了他的建議, 轉調他為幕府功曹, 讓其專管選用人員之事。

他所推薦任用的都是清廉正直的人,那些在當時有盛名而行為虛浮、不務根本的人,始終沒有得到引薦任用。 他力求以儉樸作風為人表率,因此士人無不以廉潔的操守自我勉勵,即使是寵臣,車馬服飾也不敢超越制度。 曹操感歎說:“用人能做到這樣,使天下人自己治理自己,我還有什麼可做的呢!”曹丕做五官中郎將時,親自去見毛玠,托他任用自己的親屬。 毛玠答覆說:“我因為能夠恪守職責,才免於獲罪。 現在您所提到的人不合升遷的次第,因此我不敢奉行您的命令。 ”

曹操統率大軍返回鄴城,商議撤並一些機構和官職。毛玠對以私情向他求官的一概拒絕,當時一些人很害怕他,都想要撤除東曹。於是他們一起稟告說:“依舊制,西曹為上,東曹為次,應該撤銷東曹。”曹操知道其中實情,下令說:“太陽出於東方,月亮明於西方,凡人說到方位,也是先說東方,為什麼要撤東曹?”於是省棄了西曹。起初,曹操平定柳城,分賞所繳獲的器物,特意把素色屏風、素色憑幾賜給毛玠,說:“你有古人的風範,所以賜給你古人的用具。”毛玠居顯要之位,卻常常穿布衣吃素菜,撫育哥哥的兒子盡心盡意,所得的賞賜用來救濟貧苦族人,自己家裡沒有多餘的財物。

西元213年(建安十八年),魏國建立,毛玠做尚書僕射,又主持選舉。當時太子還沒有確定,曹植受到恩寵,毛玠秘密地勸告曹操說:“近來袁紹因為嫡子庶子不分,導致家破國亡。廢立太子是件大事,廢長子而另立,可不是我所願意聽到的消息。”後來群臣聚會,毛玠起身去廁所,曹操用眼睛看著他說:“他正是古人所說的國中正直之士,是我的周昌啊!”但是,曹操再信任他,也架不住老有打小報告誣陷的人。謊言說得次數多了,就似乎成了真理。最後毛玠還是栽在小人讒言上。

以往曹操對這些小報告大多不信,最後為什麼竟信了呢?話還得從曹操殺崔琰說起。崔琰與毛玠一同負責選拔推薦人才,有次崔琰說話時有句話產生了歧義,有人向曹操打小報告,曹操此時正多疑,就認為崔琰對自己不忠,賜死了崔琰。崔琰與毛玠關係好,崔琰死了毛玠當然不高興,於是打小報告的又覺有隙可乘,對曹操謊稱:“毛玠出門見到被黥面的反叛者,他們的妻子兒女被判為官家奴婢,他便說‘成天不下雨,就是因為朝廷的這種做法’。”曹操聽後大怒,命將毛玠逮捕,並讓鐘繇審問。曹操大概以為,這話符合毛玠直率的性格,加之毛玠對殺崔琰不滿,這小報告可信。

即使打小報告所轉述毛玠的話毛玠確實說過,但語言總會有歧義,說話時具體語境不同,說話語氣、神態不同,實際含義會有很大差別。進讒者利用的就是被報告人言辭的隨便及話語的多義性,扭曲原來語境,再添枝加葉予以闡釋,如果被報告人與聽讒人正有些嫌隙、恰和聽讒人特定階段的猜疑吻合,冤案便產生了。

毛玠據理力爭,指出:有人造謠是因自己執法無私得罪了小人。他要求造謠者來當面對質。曹操聯想到毛玠的一貫為人,也覺得錯怪了老毛。但作為丞相他又不肯承認自己犯錯,最終還是在免了毛玠死罪的同時,也免了他的官職。毛玠總算在自己老家得了個善終。

揭秘歷史的真相,才能大白於天下!寫歷史,我們是較真的!更多精彩請關注。

曹操統率大軍返回鄴城,商議撤並一些機構和官職。毛玠對以私情向他求官的一概拒絕,當時一些人很害怕他,都想要撤除東曹。於是他們一起稟告說:“依舊制,西曹為上,東曹為次,應該撤銷東曹。”曹操知道其中實情,下令說:“太陽出於東方,月亮明於西方,凡人說到方位,也是先說東方,為什麼要撤東曹?”於是省棄了西曹。起初,曹操平定柳城,分賞所繳獲的器物,特意把素色屏風、素色憑幾賜給毛玠,說:“你有古人的風範,所以賜給你古人的用具。”毛玠居顯要之位,卻常常穿布衣吃素菜,撫育哥哥的兒子盡心盡意,所得的賞賜用來救濟貧苦族人,自己家裡沒有多餘的財物。

西元213年(建安十八年),魏國建立,毛玠做尚書僕射,又主持選舉。當時太子還沒有確定,曹植受到恩寵,毛玠秘密地勸告曹操說:“近來袁紹因為嫡子庶子不分,導致家破國亡。廢立太子是件大事,廢長子而另立,可不是我所願意聽到的消息。”後來群臣聚會,毛玠起身去廁所,曹操用眼睛看著他說:“他正是古人所說的國中正直之士,是我的周昌啊!”但是,曹操再信任他,也架不住老有打小報告誣陷的人。謊言說得次數多了,就似乎成了真理。最後毛玠還是栽在小人讒言上。

以往曹操對這些小報告大多不信,最後為什麼竟信了呢?話還得從曹操殺崔琰說起。崔琰與毛玠一同負責選拔推薦人才,有次崔琰說話時有句話產生了歧義,有人向曹操打小報告,曹操此時正多疑,就認為崔琰對自己不忠,賜死了崔琰。崔琰與毛玠關係好,崔琰死了毛玠當然不高興,於是打小報告的又覺有隙可乘,對曹操謊稱:“毛玠出門見到被黥面的反叛者,他們的妻子兒女被判為官家奴婢,他便說‘成天不下雨,就是因為朝廷的這種做法’。”曹操聽後大怒,命將毛玠逮捕,並讓鐘繇審問。曹操大概以為,這話符合毛玠直率的性格,加之毛玠對殺崔琰不滿,這小報告可信。

即使打小報告所轉述毛玠的話毛玠確實說過,但語言總會有歧義,說話時具體語境不同,說話語氣、神態不同,實際含義會有很大差別。進讒者利用的就是被報告人言辭的隨便及話語的多義性,扭曲原來語境,再添枝加葉予以闡釋,如果被報告人與聽讒人正有些嫌隙、恰和聽讒人特定階段的猜疑吻合,冤案便產生了。

毛玠據理力爭,指出:有人造謠是因自己執法無私得罪了小人。他要求造謠者來當面對質。曹操聯想到毛玠的一貫為人,也覺得錯怪了老毛。但作為丞相他又不肯承認自己犯錯,最終還是在免了毛玠死罪的同時,也免了他的官職。毛玠總算在自己老家得了個善終。

揭秘歷史的真相,才能大白於天下!寫歷史,我們是較真的!更多精彩請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