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官印被盜,這位宰相一聲不吭,不久後,官印物歸原處

唐朝的中後期, 綱紀廢弛, 政治糜爛, 很少出名臣。 但唐憲宗時的宰相裴度, 卻是不折不扣的一代名臣。 著名的“元和中興”, 就是在裴度等人的輔佐下, 大唐王朝出現的一次迴光返照。

當時, 大唐朝廷的痼疾是藩鎮割據。 唐憲宗聽從裴度等人的建議, 以強硬的態度兵臨藩鎮, 逼迫他們聽從朝廷的調度, 基本上恢復了朝廷的權威。 可遺憾的是, 唐憲宗死後, 他的兒子不成器, 使得藩鎮重新擁兵自重, 不把朝廷放在眼裡。

正因為如此, 所以我在前面說, “元和中興”只是大唐的一次迴光返照。 之後, 大唐繼續墮落, 直至覆滅。

裴度這個人, 性格非常倔強, 曾經數次受到同僚的排擠, 可他一不低頭, 二不氣餒, 平靜、耐心地等待時機, 展現出了極高的心理素質。

任何成就大事者, 必然要經歷大挫折。 沒有經歷過任何挫折的人, 可能一生快樂, 卻不可能成就大事業。 面對大挫折,

如何度過呢?唯有隱忍, 耐心地等待, 也就是俗稱的“熬”。 熬過去, 就是另一片天地, 人也因此成長了。

終於, 裴度等到了唐憲宗。 唐憲宗這個人雖然是毀譽參半, 可他慧眼識珠, 對裴度極其器重, 拜他為相。 裴度終於得到機會去展現自己的才能。

裴度這個人非常大器,

有一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大從容。

他當宰相時, 有一次正在參加宴會。 宴會上, 群臣畢至, 觥籌交錯, 相當熱鬧。 突然, 裴度在中書門下省的一個下屬跑進來, 驚慌失措地對著裴度耳語道:中書門下省的大印, 被人盜去了。

此事非同小可。 中書門下省, 乃宰相辦公的中樞機構。 而中書門下省的大印, 就是一切公文的憑證。 沒了這個大印, 公文就無法發出, 發出去也沒人相信出自中書門下省。

如果將此事報告皇帝, 那麼必然要受到重罰的。

裴度得知此事後, 面不改色, 輕聲告訴來者:不要聲張, 就當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然後, 他繼續與同僚們推杯換盞。

等裴度喝完酒, 回到辦公室後, 那個下屬又滿臉喜氣地跑過來報告:太神奇了,

大印又回來了, 物歸原處。

裴度手拈鬍鬚, 說道:中書門下的戒備森嚴, 外面的盜賊是進不來的。 若有偷盜者, 只能是內部的人。 他們偷過去, 無非是想偷偷地在一些私人檔上蓋印。 蓋完後, 他們以為沒被發現, 自然會偷偷地把大印放回原處。 如果聲張開來,

他們知道被發現, 就會把大印丟進河裡, 毀滅證據。 如此一來, 大印就真的找不回來了。

聽完裴度的分析, 大家都佩服不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