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趣點 | 你嘗試過錯覺攝影嗎?

你可能見過這張照片, 兩個年輕人竟然克服了地球重力, 躺在天上俯瞰大地, 表情怡然。 ——這就是錯覺攝影。

“錯覺攝影”是20世紀末興起的觀念攝影中的一類。

拍攝者通過擺置設局製造場景, 在一個特殊的視點進行拍攝, 以此擴展視覺語言的可能性。

顛倒大小

轉換角度

類比相似內容

視錯覺在攝影中有哪些應用?

事實上, 常規的攝影中我們也在利用視錯覺, 比如讓胖子穿黑衣服顯瘦,

讓瘦子穿橫條紋顯胖等等。

色彩具有大小錯覺和溫度錯覺。 明度高的顏色顯得大, 反之顯小。 在現實生活中, 當我們閉上眼睛用雙手同時觸摸紅布和藍布時, 並沒有感覺到紅布特別暖或藍布特別冷。 但睜開眼睛看到這兩種顏色時, 卻感覺紅比藍暖, 這都是由人們根據經驗的聯想造成的。

角度也能帶來錯覺。 仰角可以突出近物, 給人以雄偉、高大的感覺;平角接近人眼的視覺習慣, 可以利用附加物的對比來產生視錯覺;俯角納入較多景物, 給人以低矮壓抑的感覺。

另外, 形狀、距離、符號以及打光、景別都有產生視覺錯覺的功效。 趣味遊戲中, 用綠色的筆寫“紫色”兩個字, 比試參與者的反應能力, 就是利用了符號意義的錯覺——人們第一反應之下往往會說這是紫色。

在後現代擬像視覺時代,數碼的氾濫及視覺文化速食使得一些藝術家重新考慮攝影和視覺的本質。錯覺攝影力圖掙脫後現代生活的千篇一律,以格式塔為原理,利用視錯覺把突破常規的想像變成現實。

什麼是格式塔?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譯,意指“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離特性的有機整體”,通俗來說,就是由幾個部分拼接在一起表達出新意義的整體。

像這樣,毫無聯繫的三個3/4圓形和三個2/3三角形有規律地擺放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我們仿佛看到一個白色的倒三角形遮住了底層的紅框三角形和三個紅色圓形。

上個世紀初,奧地利及德國的心理學家創立了格式塔理論,他們認為人們的經驗和行為也具有這種整體性,“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意識不等於感覺元素的集合,行為不等於反射弧的迴圈”,事實上,整體知覺傳遞出的新意義和某一部分本身已經沒有太大聯繫了。

心理學家韋特墨、考夫卡和苛勒將這種整體特性運用到心理學研究中,產生了格式塔心理學。

苛勒認為,形狀意義上的“格式塔”已不再是格式塔心理學家們的注意中心,根據這個概念的功能定義,它可以包括學習、回憶、志向、情緒、思維、運動等過程。廣義地說,格式塔心理學家們用“格式塔”研究了心理學的整個領域。

“格式塔”起始於視覺領域的研究,又不限於視覺領域,甚至不限於感覺領域,其應用範圍遠遠超過了感覺經驗的限度,錯覺攝影也只是以它為原理的一個分支。

怎樣拍出錯覺攝影作品?

與常規相反

你可以充分利用“遠小近大”的原理來突破物體間常規的大小次序,也可以上下翻轉,呈現“顛倒”的世界,或者嘗試其他不同角度的旋轉。物體不再受重力的控制,你的作品就製造了一個“異次元”。

類比形態

利用相似內容進行嫁接時,要儘量尋找空間廣闊的背景或環境,減少讓人感到不真實的其他元素,並且儘量使用形態高度相似的嫁接物。

善用道具

道具不僅能模擬形態,還能體現一個動作,代表著一種符號,自身就蘊含了某種意義。

善用PS等軟體

除了擺設場景進行拍攝,還可以在拍攝後進行後期調整,達到在現實中不可實現的效果。

腦洞!

無論用哪種方法,首先要有一個精巧的創意,這是所有錯覺攝影誕生的源頭,只有大開腦洞才能做出獨特的錯覺攝影作品。

攝影師是視覺上的魔術師

錯覺攝影作品是攝影者對客觀存在的主觀再加工

馬克.呂布說過:“我們不是握著機器的機器。”

我們的觀點決定著照片的方向

文 | 胡靜漪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在後現代擬像視覺時代,數碼的氾濫及視覺文化速食使得一些藝術家重新考慮攝影和視覺的本質。錯覺攝影力圖掙脫後現代生活的千篇一律,以格式塔為原理,利用視錯覺把突破常規的想像變成現實。

什麼是格式塔?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譯,意指“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離特性的有機整體”,通俗來說,就是由幾個部分拼接在一起表達出新意義的整體。

像這樣,毫無聯繫的三個3/4圓形和三個2/3三角形有規律地擺放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我們仿佛看到一個白色的倒三角形遮住了底層的紅框三角形和三個紅色圓形。

上個世紀初,奧地利及德國的心理學家創立了格式塔理論,他們認為人們的經驗和行為也具有這種整體性,“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意識不等於感覺元素的集合,行為不等於反射弧的迴圈”,事實上,整體知覺傳遞出的新意義和某一部分本身已經沒有太大聯繫了。

心理學家韋特墨、考夫卡和苛勒將這種整體特性運用到心理學研究中,產生了格式塔心理學。

苛勒認為,形狀意義上的“格式塔”已不再是格式塔心理學家們的注意中心,根據這個概念的功能定義,它可以包括學習、回憶、志向、情緒、思維、運動等過程。廣義地說,格式塔心理學家們用“格式塔”研究了心理學的整個領域。

“格式塔”起始於視覺領域的研究,又不限於視覺領域,甚至不限於感覺領域,其應用範圍遠遠超過了感覺經驗的限度,錯覺攝影也只是以它為原理的一個分支。

怎樣拍出錯覺攝影作品?

與常規相反

你可以充分利用“遠小近大”的原理來突破物體間常規的大小次序,也可以上下翻轉,呈現“顛倒”的世界,或者嘗試其他不同角度的旋轉。物體不再受重力的控制,你的作品就製造了一個“異次元”。

類比形態

利用相似內容進行嫁接時,要儘量尋找空間廣闊的背景或環境,減少讓人感到不真實的其他元素,並且儘量使用形態高度相似的嫁接物。

善用道具

道具不僅能模擬形態,還能體現一個動作,代表著一種符號,自身就蘊含了某種意義。

善用PS等軟體

除了擺設場景進行拍攝,還可以在拍攝後進行後期調整,達到在現實中不可實現的效果。

腦洞!

無論用哪種方法,首先要有一個精巧的創意,這是所有錯覺攝影誕生的源頭,只有大開腦洞才能做出獨特的錯覺攝影作品。

攝影師是視覺上的魔術師

錯覺攝影作品是攝影者對客觀存在的主觀再加工

馬克.呂布說過:“我們不是握著機器的機器。”

我們的觀點決定著照片的方向

文 | 胡靜漪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