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海馬代孕,小鵬電動SUV量產版曝光

在互聯網造車的大軍中, 此前並不算聚焦中心的小鵬汽車率先突圍, 掛著“海馬汽車”的戶口申報了量產版車型IDENTY X。 這也是繼之前電咖汽車掛著東南汽車戶口實現量產申報之後,

又一家選擇由傳統車企代孕的純電動新興車企。

目前發改委批復了包括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及江淮大眾共15家純電動乘用車建設專案牌照,

另外還有超過20家車企在排隊。 而已經拿到牌照的車企中, 並不包括樂視、蔚來、小鵬、威馬、車和家、遊俠這些互聯網造車的排頭兵。

在有的已經倒下, 有的停留在PPT和PS造車階段的互聯網造車陣營中,

曾經也一度陷入爭議的小鵬汽車已經成功突圍, 繼去年9月發佈BETA版本後, 如今正式在工信部申報量產版車型, 距離最終量產上市可以說只差臨門一腳。

雖然在今年5月, 小鵬汽車已經宣佈總投資100億元, 規劃年產能10萬台的生產基地落戶廣東省肇慶市。 但在生產基地沒有建好前, 自己沒有拿到生產資質之前, 借腹代孕是其儘快量產, 儘快實現資金回籠的最佳途徑。 同樣相似的還有蔚來汽車, 其首款量產SUV車型ES8已經在進行最後的路測, 繼去年與江淮汽車敲定代工生產之後, 今年又與長安汽車宣佈成立合資公司, 目的都是為了實現產品的儘快量產落地。

這款戶口上清晰標注出自海馬汽車有限公司的海馬牌“HMA7000S60BEV”車型, 就是小鵬汽車的首款量產SUV, 雖然有著小鵬汽車自己的LOGO, 但車身標注不得不使用“海馬汽車”的字樣實現曲線救國的量產之路。 在申報資訊的說明中還標注著“該車型是海馬汽車有限公司全新研發的車型, 該車型已完成車載終端—企業平臺—國家平臺的資料傳輸測試,

該車符合相關國家法規和標準的要求。 ”個中滋味, 只有小鵬汽車自己知道。

去年的小鵬汽車BETA版本其實已經完成了三電一屏等核心技術的開發, 除了外殼和內飾細節之外, 已經是90%的量產設計。 當時的外形還是沒有開模狀態下的一次成型設計, 而如今的量產版申報之後, 還是能夠看到諸多改動設計, 也有向成本控制的妥協。

小鵬SUV的軸距2610mm,車身長寬高4470*1818*1600mm,比常規的緊湊型SUV略微偏小一些。其電池組容量為46kWh,相比特斯拉入門70kWh起步的電池組容量並不算大,但小鵬汽車很好的把車身整備品質控制在1458kg,從而實現了300km續航里程的較好表現。小鵬SUV採用了扭力梁式的非獨立後懸架,彎曲式的後橋橫樑設計,為四驅版的後軸電動機佈局留出了空間。

對比BETA版和量產版車型外觀,可以發現量產版的前臉更為簡化。原本大燈下方還有單獨的“7”字型輪廓燈帶日間行車燈,在量產版車型上已經合為一體,大燈採用全LED光源配置,燈體內集成L型燈帶日間行車燈,大燈外側有下凸的尖角以突出設計感。LOGO位置原本是整體式上滑的蓋板改為了與大部分電動車相同的小尺寸翻折蓋板設計。

LOGO下方依然保留了全景監控系統的前視攝像頭,整個前杠也基本保留了BETA版設計。量產版車型的發動機蓋輪廓也明顯發生了變化,車體部分的整體設計不變,但多處細節都發生了改變。BETA版頗為前衛的外後視鏡變成了比較普通的式樣,BETA版C柱豎條採用了背部鏤空的懸浮式導流隔板設計,可以將空氣從側面車窗順著懸浮式的隔板背部導流到後風檔玻璃兩側,不過在量產版車型上這一設計已經被簡化,已經不再是懸浮式設計,僅僅是將C柱上半部分採用黑色噴塗。

此外量產版車型的輪轂也回歸常規式樣,215/55R17規格輪胎搭配17寸雙色輻條輪轂,相較而言,BETA版車型的輪轂採用的低風阻輻條設計看上去明顯更具科技感和視覺衝擊力,輪胎也是更大的225/50R18規格。不過頗具個性的車頂攝像頭保留了下來,車頂外凸的模組中,集成了一個可以單獨升起並旋轉拍攝的攝像頭,實現更多觀察視野和駕駛拍攝樂趣。當然也因為有這個模組的存在,使得小鵬SUV不能再裝配天窗,包括BETA版本的黑色車頂也僅僅是噴漆而已,並非全景天窗的配置。

車尾部分的燈組也明顯大幅簡化,不再是橫向的組合式燈組,也不再是極具立體感的燈殼設計,後杠兩側也沒有順延燈體外殼的豎條型棱線。取而代之的是量產版車型的單體式尾燈,並且採用了透明燈殼的設計,同樣配置有LED光源。後備箱蓋上增加了一個觸控電磁開關,看上去頗為有些煞風景。

車內部分最吸引人的當然是兩塊液晶屏,12.3英寸的全液晶儀錶,以及15.6英寸超大尺寸中控豎屏,這些配置也都將出現在量產版車型上。實際上BETA版的內飾已經比較接近定妝設計,最終版本也只是一些細節的修改。中控面板的所有傳統控制功能,包括多媒體,空調系統,以及車輛狀態查閱和設定都是通過螢幕觸控完成,僅僅在螢幕下方保留一個應急雙閃燈的物理按鍵。

換檔機構是賓士風格的懷檔設計,電子手刹和自動駐車系統按鍵則位於儀錶板的左側。空調風口的設計頗為隱蔽,平鋪在儀錶台的金屬裝飾條後方。後排的腿部空間並不算特別闊綽,畢竟軸距只有2610mm,車身尺寸若是太大,又將帶來車身整備品質增加,動力性能和續航里程都將受到影響。

量產車型配置了精進電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TZ220XS510型號電動機,電機額定功率為60kW,峰值功率為140kW。按照之前BETA版的消息,小鵬電動車將配備液冷電池包技術,並且達到了152Wh/kg的同業最高能量密度。分為兩驅版和四驅版車型,百公里加速時間分別為8.5秒和5.8秒。

小鵬SUV的軸距2610mm,車身長寬高4470*1818*1600mm,比常規的緊湊型SUV略微偏小一些。其電池組容量為46kWh,相比特斯拉入門70kWh起步的電池組容量並不算大,但小鵬汽車很好的把車身整備品質控制在1458kg,從而實現了300km續航里程的較好表現。小鵬SUV採用了扭力梁式的非獨立後懸架,彎曲式的後橋橫樑設計,為四驅版的後軸電動機佈局留出了空間。

對比BETA版和量產版車型外觀,可以發現量產版的前臉更為簡化。原本大燈下方還有單獨的“7”字型輪廓燈帶日間行車燈,在量產版車型上已經合為一體,大燈採用全LED光源配置,燈體內集成L型燈帶日間行車燈,大燈外側有下凸的尖角以突出設計感。LOGO位置原本是整體式上滑的蓋板改為了與大部分電動車相同的小尺寸翻折蓋板設計。

LOGO下方依然保留了全景監控系統的前視攝像頭,整個前杠也基本保留了BETA版設計。量產版車型的發動機蓋輪廓也明顯發生了變化,車體部分的整體設計不變,但多處細節都發生了改變。BETA版頗為前衛的外後視鏡變成了比較普通的式樣,BETA版C柱豎條採用了背部鏤空的懸浮式導流隔板設計,可以將空氣從側面車窗順著懸浮式的隔板背部導流到後風檔玻璃兩側,不過在量產版車型上這一設計已經被簡化,已經不再是懸浮式設計,僅僅是將C柱上半部分採用黑色噴塗。

此外量產版車型的輪轂也回歸常規式樣,215/55R17規格輪胎搭配17寸雙色輻條輪轂,相較而言,BETA版車型的輪轂採用的低風阻輻條設計看上去明顯更具科技感和視覺衝擊力,輪胎也是更大的225/50R18規格。不過頗具個性的車頂攝像頭保留了下來,車頂外凸的模組中,集成了一個可以單獨升起並旋轉拍攝的攝像頭,實現更多觀察視野和駕駛拍攝樂趣。當然也因為有這個模組的存在,使得小鵬SUV不能再裝配天窗,包括BETA版本的黑色車頂也僅僅是噴漆而已,並非全景天窗的配置。

車尾部分的燈組也明顯大幅簡化,不再是橫向的組合式燈組,也不再是極具立體感的燈殼設計,後杠兩側也沒有順延燈體外殼的豎條型棱線。取而代之的是量產版車型的單體式尾燈,並且採用了透明燈殼的設計,同樣配置有LED光源。後備箱蓋上增加了一個觸控電磁開關,看上去頗為有些煞風景。

車內部分最吸引人的當然是兩塊液晶屏,12.3英寸的全液晶儀錶,以及15.6英寸超大尺寸中控豎屏,這些配置也都將出現在量產版車型上。實際上BETA版的內飾已經比較接近定妝設計,最終版本也只是一些細節的修改。中控面板的所有傳統控制功能,包括多媒體,空調系統,以及車輛狀態查閱和設定都是通過螢幕觸控完成,僅僅在螢幕下方保留一個應急雙閃燈的物理按鍵。

換檔機構是賓士風格的懷檔設計,電子手刹和自動駐車系統按鍵則位於儀錶板的左側。空調風口的設計頗為隱蔽,平鋪在儀錶台的金屬裝飾條後方。後排的腿部空間並不算特別闊綽,畢竟軸距只有2610mm,車身尺寸若是太大,又將帶來車身整備品質增加,動力性能和續航里程都將受到影響。

量產車型配置了精進電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TZ220XS510型號電動機,電機額定功率為60kW,峰值功率為140kW。按照之前BETA版的消息,小鵬電動車將配備液冷電池包技術,並且達到了152Wh/kg的同業最高能量密度。分為兩驅版和四驅版車型,百公里加速時間分別為8.5秒和5.8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