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上第一個有真實姓名可查的到達非洲的中國人並不是鄭和,而是唐朝這個人

鄭和七次下西洋, 促進了明朝與東南亞和非洲的交流, 而鄭和下西洋最遠達到了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而正是鄭和的這一壯舉, 讓鄭和名垂青史, 而據說鄭和還帶回來了麒麟, 朱棣還讓人養在了皇宮裡。 他帶回來的麒麟是這樣的。

其實就是非洲的長頸鹿啦。

但是你知道嗎?有史書記載的第一個到達非洲的中國人並不是鄭和, 而是唐朝的一個士兵, 這個人就是杜環。

杜環是在唐天寶十年(751),

隨高仙芝在怛邏斯城(又名呾邏私城, 今哈薩克江布林)與大食(阿拉伯帝國)軍作戰被俘, 其後曾遊歷西亞、北非, 其實杜環就是一個邊軍, 只是非常的幸運, 杜環作為大唐帝國的重要戰俘被送到庫法, 受到優待, 不但未限制其行動自由, 還讓他與軍團隨行, 並參與了幾次軍事行動, 均取得勝利。 而杜環抓住這個機會遊歷了西亞和北非, 見到了很多異國風光。

杜環見到了非洲摩鄰國皮膚黝黑的人, 看到了埃及、努比亞和衣索比亞流行“大秦法”(基督教), 以及埃及的國教和努比亞沿海的阿拉伯人所信奉的“大食法”(伊斯蘭教);為後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古代中西交通史料。

杜環的西亞和非洲之旅最重要的兩件事情就是見到了大秦外科醫術和造紙術的西傳。

阿拉伯(大秦)醫生有著高超的西醫醫術, 杜環見了非常的驚奇, 杜環對此的描述是“善醫眼與痢, 或未病先見, 或開腦出蟲”。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高超的醫術, 三國時期的華佗就曾經說要給曹操做開顱術, 只是被曹操拒絕了。 “穿顱術”, 是指打開顱骨摘除腫瘤或施行其他與腦部相關的手術等等。

實際上這個穿顱術早在唐高宗年間就已經傳入中國, 唐高宗李治在主持嵩山封禪後回到長安不久, 在沒有任何明顯症狀的情況下突然雙目失明。 唐高宗的侍醫秦鳴鶴熟悉大秦醫術, 為迅速治癒這突發重症, 他大膽試行“開腦出蟲”之術, 在大唐皇帝的腦袋上施行了穿顱術, 竟獲成功,

使唐高宗重見光明。

時隔多年, 杜環又是一個邊軍, 是不可能看到的, 但是在阿拉伯看到非常的驚奇。

另外還有造紙術的西傳, 當時俘虜的唐朝士兵除了杜環還有很多能工巧匠, 有金匠、銀匠、造紙匠等, 於是這些能工巧匠就在當地安家了, 而且開出了第一個造紙坊,

當地人對於中國人能夠將樹皮、漁網等物品化腐朽為神奇很是驚奇, 於是紛紛虛心學習, 就這樣, 中國漢代發明的造紙術, 經由西亞—北非—南歐, 一路迤邐前行, 撒下了文明進化、文化進步的機緣。

杜環在遊歷西亞和非洲十多年以後回到中國, 把自己的遊歷寫成了一本書,那就是《經行記》,惜已失傳,惟杜佑的《通典》(801年成書)引用此書,有1500餘字保留至今。而也正是這1500字讓後人研究中西交流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把自己的遊歷寫成了一本書,那就是《經行記》,惜已失傳,惟杜佑的《通典》(801年成書)引用此書,有1500餘字保留至今。而也正是這1500字讓後人研究中西交流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