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胡適的“師生戀”

胡適的“師生戀”

遊宇明

不管我們內心持何種觀感, 大學都是師生戀的“溫床”。 在現代知識界, 師生戀修成正果的也有不少, 比如魯迅與許廣平、沈從文與張兆和、徐悲鴻與廖靜文, 如果算上沒修成正果的, 其數字令人咋舌。

胡適就經歷過一次師生戀。

20世紀30年代, 胡適執掌北京大學文學院, 他的學生裡有一個叫徐芳的女孩, 出身名門, 年輕漂亮, 又有才華, 寫得一手好詩。 北大畢業後, 徐芳應胡適之邀, 出任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助理, 在這期間, 她深深地愛上了自己的老師胡適。 徐芳曾在一封信中說:“……無論如何,

我是愛你的。 什麼都可以變, 只有我愛你的心是不變的。 ”這也難怪, 胡適長得帥氣, 風度翩翩, 又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北京大學的教授, 還是士林領袖, 許多人以跟他聊過天為榮, 正在懷春季節的徐芳生出愛意也在情理之中。 胡適雖然也欣賞徐芳的漂亮、溫婉, 卻始終不敢越雷池一步。 一是胡適其時結婚已將近20年, 連小兒子都15歲了, 與徐芳走到一起, 就必須離婚。 而離婚是胡適絕對不能承受之重。 當年, 他為了跟小情人曹誠英長相廝守, 曾經要求與妻子江冬秀離婚, 江冬秀用刀背抵著兒子的喉管, 威脅胡適說:只要你敢離婚另娶, 我就先殺了你兒子, 再殺了自己。 嚇得胡適連連求饒。 有了這段經歷, 胡適決不敢冒第二次風險。
二是胡適是名人, 很在乎個人聲譽, 雖然在男女關係上, 胡適從來不是老實人, 但他以往的那些“彩旗”都是在非常秘密的情況下樹起來的, 若與徐芳公開相戀, 他擔心自己名節不保。 何況, 徐芳是自己的學生, 在自己有老婆的情況下與之建立感情, 也有悖職業倫理。 三是徐芳當時只有24歲, 非常年輕, 而胡適已是47歲, 整整大他一輪, 在年齡上也不太合適。

前面說過, 徐芳是個詩人, 她向老師求愛, 更多的是以詩的形式進行, 胡適做的第一件事是徐芳每寫一首愛情詩向他示愛, 他就回一首婉拒。 1936年3月7日, 徐芳寫了一首《無題》給胡適:“她要一首美麗的情歌/那歌是/從他心裡寫出/可以給她永久詠哦//他不給/她感到無限寂寞/她說:‘明兒我唱一首給你/你和也不和?‘”不久,

胡適回贈了這樣一首詩:“煩惱竟難逃/還是愛他不愛/兩鬢疏疏白髮/擔不了相思新債//低氣下氣去求他/求他扔了我/他說,”我唱我的歌/管你和也不和?”1936年5月8日 , 徐芳寄給胡適一信, 信中附了她兩天前寫的一首《明月》:“脈脈的銀輝、送來無限溫慰/我想到他的笑臉/和月色一樣嫵媚//他是一輪明月/遙遠的送來一點歡悅/我要他走下人寰/他卻說人間太煩。 ”5月19日, 身在西山的胡適以《無心肝的月亮》相贈, 內容如下:“無心肝的月亮照著溝渠/也照著西山山頂/照著飄搖的楊柳條/也照著瞌睡的“鋪地錦”//他不懂得你的喜歡/他也聽不見你的長歎/孩子, 他不能為你勾留/雖然有時候他也吻著你的媚眼//孩子, 你要可憐他/可憐他跳不出他的軌道/你也應該學學他/看他無牽無掛的多麼好。
”如果說胡適最初的情感有些曖昧, 想謝絕又有幾分留戀, 經過一段時間的掙扎, 胡適的態度已變得堅決。

除了寫詩婉拒, 胡適做的第二件事是故意冷淡徐芳。 1936年7月14日, 胡適赴美國參加太平洋國際學會第六屆年會, 同年12月1日方返上海, 12月10日回到北平。 從7月中旬到8月底, 徐芳寫了十幾封信給胡適, 信中說:“現在我是愛你, 甚於愛我的爸爸和媽媽呢。 ”“我記得我小時候, 常背你的論文。 現在我來校對你的文章, 真可說是我天大的幸福呢!”八月底, 徐芳還寄了一張照片給胡適, 背後寫著:“你看, 她很遠很遠地跑來陪你, 你喜歡她嗎?”然而, 直到8月27日, 胡适才回了一封信。

胡適回來不久, 又應蔣介石之命出任民國政府駐美大使。 徐芳接連給他寫了七封信, 胡適一封也沒回。 徐芳在1938年5月6日的信中這樣埋怨:“你這人待我是太冷淡, 冷得我不能忍受。 我有時恨你, 怨你;但未了還是愛你。 ”也許是對這段感情實在沒有信心吧, 此信寄出之後, 足足三年, 徐芳沒有再給胡適寫信。 1941年4月24日重新寫信時, 其開頭已改成“適之吾師賜鑒”, 落款則變成“生徐芳”。

此後的胡適與徐芳保持著正常的師生關係。 1943年, 徐芳和徐培根在重慶結婚, 抗戰勝利後移居南京。 胡適去南京中央研究院開會, 曾去看過他們夫婦。 1958年胡適自美返台擔任“中研院”院長, 兩人也在南港見面。 1961年1月17日的胡適日記中, 亦有與徐培根夫婦聚餐的記錄。

胡適是個感性的人,待人極有人情味,然而,在某些關鍵時刻,他又有著常人不及的理性。

胡適是個感性的人,待人極有人情味,然而,在某些關鍵時刻,他又有著常人不及的理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