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左宗棠抬棺西征

左宗棠抬棺西征

王兆貴

西元1876年4月的一天, 中國近代史舞臺上出現了頗為壯烈的一幕:大隊人馬一路向西, 一位大義凜然的統帥騎馬在前, 數名壯丁抬著一口棺材緊隨其後。 這位統帥叫左宗棠, 時年69歲, 揮師所向, 是被阿古柏侵佔的新疆。 《清史稿》將這次軍事行動記載為七個字:“宗棠輿櫬發肅州。 ”輿櫬, 即載棺以隨。 那麼, 左宗棠掛帥出征為何要抬棺隨行呢?

1865至1875年間, 中亞浩罕汗國軍閥阿古柏, 趁新疆內亂之機, 侵吞了新疆大部分地區, 自立為王, 得到了沙俄以及英帝國的承認, 沙俄軍隊則乘機強佔了伊犁;1874年4月,

日本借琉球“牡丹社事件”悍然出兵臺灣。 一時間, 西北、東南狼煙並起, 邊塞、海域同時告急。 尚未從農民起義硝煙中緩過氣來的清政府, 面對雙重危機舉棋不定, 朝廷中“海防”與“塞防”之爭相持不下。 直隸總督李鴻章等認為, 新疆、伊犁乃化外之地, 荒漠千里, 地廣人稀, 花鉅資收回得不償失。 再者, “海防、西征, 力難兼顧”。 主張放棄塞防, 將這筆錢用於海防。 陝甘總督左宗棠等認為, 天山南北物產充盈, 礦藏豐富, 並非荒漠地, 而是聚寶盆。 我朝定鼎燕都, 百數十年無外患, 仰賴蒙古拱衛北方。 新疆不保, 則蒙古難安, 外敵侵擾, 防不勝防。 若將萬里腴疆拱手讓給別人, 豈不會成為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主張“海防、塞防並重”, 強調收復新疆,
勢在必行。

儘管多數朝臣持放棄新疆意見, 但清政府並沒有就此執行該意見, 而是權衡利弊, 在加強海防同時支持左宗棠的主張, 於1875年4月, 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就這樣, 在一片爭議聲中, 左宗棠開始策劃和籌措西征。 經過一番充分準備後, 採取緩進速決的戰略方針, 用不到兩年時間, 成功收復了新疆全境, 爾後通過呈請朝廷派出使臣嚴正交涉, 迫使沙俄交還了伊犁。 自此, 天山南北再次回歸中國版圖, 粉碎了英俄瓜分新疆的圖謀, 維護了國家領土完整。 為了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 清政府採納左宗棠的建議, 於1884年設立新疆行省。

左宗棠之所以要抬棺出塞, 除了鼓舞士氣外, 也可視之為內心告白:寧可血染沙場,

也絕不戰敗而歸。 這也讓那些反對西征的人, 瞠目於前, 結舌於後。 儘管此前他曾說過“勝固當戰, 敗亦當戰”之類的話, 儘管此後關於他的爭議並沒有就此消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