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不到恭王府,不知和珅財,而不到這座宮殿,不知和珅“才”

北京有句古話叫:“不到恭王府, 不知道和珅財, 不到某某地兒, 不知和珅才!”意思是說, 恭王府的有一個“前身”是作為大貪官和珅的府邸使用, 他生前仗著乾隆的寵愛, 貪污受賄, 搜刮金銀, 把自己的府邸裝修的那叫一個金碧輝煌, 故這府裡聚集了和珅幾乎所有的“財”。

那麼, 這句俗語的後半句“不到某某地兒”不知道和珅才的“某某地兒”到底是哪裡呢?而這裡為何又體現著和珅的“才氣”呢?

和珅這個人, 歷史給的定論是個大貪官, 不過咱們現在或許應該給他一個客觀的評價, 一個人不可能全好, 也不可能全壞, 和珅能做到“一人之下, 萬人之上”, 相信還是有點本事的, 比如史料裡就記載他是個美男子, 擁有著高顏值和高情商、智商:

“軀幹如中人, 面白皙而事修飾, 行止輕儇, 不矜鹹儀, 言語便給, 喜歡詼諧”

他熟知心理學, 精通滿文、漢文、蒙古文和藏文, 甚至連一些西域的密咒他都能略知一二。

他天天為乾隆操心, 據說乾隆帝一咳嗽, 他就會拿個痰盂去接著。

他還特別會為乾隆省錢, 比如皇帝出遊, 建園的花費, 他都“承包下來”, 不動用國庫的錢, 而是讓官員們進獻。

你想想, 如此的體貼入微, 乾隆能不喜歡和寵愛他嗎!

有一次, 和珅憑藉著自己的“才”, 又為乾隆省下了一大筆錢, 故事是這樣的:

大家看上面這個建築, 它的名字叫“辟雍”, 請不要把它念成“屁用”!

這個建築位於北京的國子監裡, 它的主要作用就一個——皇帝當老師的地方。 “辟雍”這個宮殿, 小君在以前的幾期給大家講過, 它的建築形制源于周朝, 叫“辟者, 璧也。 象璧圓又以法天, 于雍水側, 象教化流行也。 ”

簡單說就是這個建築必須建成一個宮殿四面環著水的樣子, 代表著這是天子講學的地方。

北京國子監裡的這個辟雍是乾隆爺建的, 當年他“老師癮”犯, 特別想給群臣講課, 彰顯彰顯自己的學問, 於是乎, 他命人仿古建了這個辟雍, 說白了, 就是乾隆的教課教室。

當時,乾隆把設計建造的任務交給了劉墉,咱們的劉先生自然不敢怠慢,費心盡力的找人設計論證,可當乾隆大大最後審閱設計方案時,他皺起了眉頭,倒不是因為建的不好看,而是。。。花費太貴了,竟然要近10萬兩!!

雖說皇帝錢多,可建個教室花十萬兩,這對於乾隆大大來說,還是有點不忍心啊,於是他把節約成本的任務扔給了和珅:“親,你再給朕看看能不能省一點啊。”

要說和珅也真是有兩把刷子,他看完圖紙後,指著圖紙上位於殿中心的四根“鑽金大柱子”說:“這些全部撤掉!改用抹角架梁的方法”,於是,辟雍大殿自此沒有了四根費錢的大金柱,這種建築方法除了讓大殿顯得更寬敞以外,還省下了四千四百多兩銀子。

所以不得不說,和珅還是挺有才的!

當時,乾隆把設計建造的任務交給了劉墉,咱們的劉先生自然不敢怠慢,費心盡力的找人設計論證,可當乾隆大大最後審閱設計方案時,他皺起了眉頭,倒不是因為建的不好看,而是。。。花費太貴了,竟然要近10萬兩!!

雖說皇帝錢多,可建個教室花十萬兩,這對於乾隆大大來說,還是有點不忍心啊,於是他把節約成本的任務扔給了和珅:“親,你再給朕看看能不能省一點啊。”

要說和珅也真是有兩把刷子,他看完圖紙後,指著圖紙上位於殿中心的四根“鑽金大柱子”說:“這些全部撤掉!改用抹角架梁的方法”,於是,辟雍大殿自此沒有了四根費錢的大金柱,這種建築方法除了讓大殿顯得更寬敞以外,還省下了四千四百多兩銀子。

所以不得不說,和珅還是挺有才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