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在溫網的坑爹傳統裡,性別歧視是最糟的一個

原編者按:上周的溫網大決賽中, 費德勒斬獲了自己的第八個溫網冠軍, 西班牙選手穆古魯紮也擊敗大威廉姆斯, 拿下了她第二座大滿貫女單冠軍獎盃。

作為歷史最為悠久的大滿貫賽事, 溫網一直堅持自己的特立獨行, 也許這也包括了在性別平等方面的冥頑不靈?在美網、澳網、法網先後實現男女選手獎金平等後, 溫網在2007年才迫於壓力最終選擇與它們看齊。 不過, 在安排賽事球場方面的性別問題, 溫網至今都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觀。 本屆溫網, 該問題又成為了爭論焦點。

本屆溫網女單冠軍——西班牙選手穆古魯紮

再沒有其它的體育賽事像溫網(全稱“溫布頓網球錦標賽”)這般讓人又愛又恨了!每年的6月或7月, 在英國倫敦郊區溫布頓舉辦的溫網, 作為網球四大滿貫之一, 是一項歷史悠久和最具聲望的世界性網球公開賽事。

對於從小在草地上打球長大的網球迷來說,

觀看為期兩周的草地網球賽絕對是純粹的享受。 但溫網本身卻槽點滿滿:頑固地囿于傳統不肯變通, 以嚴苛的等級制度為榮, 還有賽程安排中滿滿的——性別歧視。

其實每年我們都能聽到評論員們大吹特吹地宣揚溫網的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 但是講真, 所謂的優良傳統其實已經所剩無幾。 而且正如很多傳統一樣, 有些溫網的傳統也該被拋棄了。

就比如“著裝全白”這條老規矩, 它的由來是19世紀的人們見不得女士打網球流汗, 而白色能夠掩蓋汗漬。 但在許多足以載入網球史的重大賽事中, 這條規矩都被無視了。

例如1980年, 柏格對麥肯羅德溫網男單決賽毫無疑問是史上最著名的網球比賽之一, 這場比賽甚至被翻拍成電影, 今年9月將在瑞典上映。 然而兩人對戰時的球衣顏色顯然不符合規定(柏格衣袖上帶條紋, 麥肯羅德衣領是深色的)。

而今年溫網青少年組的男雙首輪比賽中, 中國小將吳易昺和搭檔皮洛斯因為黑色內褲不符合溫網全白的傳統,

被裁判要求下場換掉, 也可以說是十分尷尬了。

但在所有的規矩裡, 性別歧視才是最糟糕的一個。

且不提溫網是四大滿貫中最後一個實現男女同工同酬的, 就在今年的溫網賽事中, “重男輕女”的政策也傾斜得實在太厲害, 已經明顯與時代潮流背離了。

在賽事的前七天裡, 安排在中央球場的男子比賽有14場, 而女子比賽只有7場。 更搞笑的是, 在傳統的溫網“女士日”這天, 之所以有2場女子比賽在中央球場進行, 還是多虧了有兩場男子比賽因選手退賽而提前結束, 才在賽程表上空出了位置。

之所以關注中央球場的賽場安排, 是因為中央球場通常是舉行決賽的地方, 可容納觀眾1.58萬人, 1號球場則可容納1.14萬人, 但2號球場只能容納4000人, 3號球場更加不值一提, 僅可以容納2000人。

上圖為中央球場,觀眾容量1.58萬;下圖為2號球場,容量僅為4000人

在今年的比賽中,現球後安傑利克·科貝爾在中央球場打了揭幕戰。這是科貝爾唯一一次出現在中央球場,她的下一場比賽被安排在1號場,第三和第四輪比賽則在2號場。

一直以來,2號球場都因為“冠軍墳墓”、“種子墳場”等稱號而備受冷落。此前,在2號球場比賽的排名最高的男選手是六號種子拉奧尼奇。然而對於女選手而言,除了科貝爾,女單二號種子哈勒普也三次被安排在該場地進行比賽。

男單四號種子納達爾之前在1號球場經歷了第四輪的馬拉松大戰後諷刺地說,“我希望能逆轉,因為我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在中央球場比賽”。

可與納達爾相對應的女單四號種子斯維托麗娜要是聽到這話,大概也只能笑笑不說話了。因為納達爾至少有兩場比賽在中央球場,而斯維托麗娜那兩輪的比賽則被安排在了3號場和12號場——相比容量為1.14萬的1號場,後者僅能容納1000多名觀眾,不足其零頭。

拉脫維亞網球選手葉蓮娜·奧斯塔彭科

第四輪,斯維托麗娜在12號球場迎戰新秀——20歲的拉脫維亞姑娘葉蓮娜·奧斯塔彭科,她是今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的女單冠軍。這註定是一場鏖戰。

思考一下:這樣的巔峰對決,如果是男子比賽,還會有主辦方把比賽安排在外場嗎?當然不會了。

問題的根源主要還是溫網賽程安排欠妥。

例如在7月10日“超級星期一”那天,有多場巔峰對決,而主辦方卻將科貝爾和加爾比妮·穆古拉紮(去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冠軍)的比賽安排在了二號球場。遺憾就在於,這場女單比賽真的是一場好戲。穆古拉紮以4-6、6-4、6-4逆轉險勝,這比之後費德勒三盤橫掃迪米特洛夫的男單比賽有觀賞性得多。

這就是溫網政策的問題。

他們辯駁說,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廣大群眾更想看男子比賽。這顯然是一個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狡辯。因為觀眾(不管是現場觀眾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到的更多是男子比賽,而不是女子比賽,所以他們可能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而對於那些持“如果要講公平,那麼女子應該像男子一樣打五局三勝制”觀點的人而言,他們顯然忽視了一個事實——大滿貫女子賽事其實早已被提議改用五局三勝制,遭到一次次拒絕是因為賽事方的時間安排局限,以及一些媒體和贊助商的反對。

事實上,根據最近澳大利亞“超級無板籃球”和“澳式足球聯盟”的女子比賽顯示,如果能更多地報導、更好地推廣女子運動,觀眾數量也不比男子運動少。

而溫網要想推廣女子網球運動,其實也不難。主辦方只需將每天的比賽時間從下午一點提前到上午,就能在中心球場再多加一場女子比賽。

毋庸置疑,如果溫網的主辦方不作任何改變的話,觀眾們之後可能還是只能看到“身著全白的球員”、“被小聲議論的奶油草莓(溫網官方零食)”和其它無聊的種種“傳統”。但願在未來,網球迷們翹首期待兩周賽事的同時,我們還能看到女性球員被更公正地對待。

上圖為中央球場,觀眾容量1.58萬;下圖為2號球場,容量僅為4000人

在今年的比賽中,現球後安傑利克·科貝爾在中央球場打了揭幕戰。這是科貝爾唯一一次出現在中央球場,她的下一場比賽被安排在1號場,第三和第四輪比賽則在2號場。

一直以來,2號球場都因為“冠軍墳墓”、“種子墳場”等稱號而備受冷落。此前,在2號球場比賽的排名最高的男選手是六號種子拉奧尼奇。然而對於女選手而言,除了科貝爾,女單二號種子哈勒普也三次被安排在該場地進行比賽。

男單四號種子納達爾之前在1號球場經歷了第四輪的馬拉松大戰後諷刺地說,“我希望能逆轉,因為我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在中央球場比賽”。

可與納達爾相對應的女單四號種子斯維托麗娜要是聽到這話,大概也只能笑笑不說話了。因為納達爾至少有兩場比賽在中央球場,而斯維托麗娜那兩輪的比賽則被安排在了3號場和12號場——相比容量為1.14萬的1號場,後者僅能容納1000多名觀眾,不足其零頭。

拉脫維亞網球選手葉蓮娜·奧斯塔彭科

第四輪,斯維托麗娜在12號球場迎戰新秀——20歲的拉脫維亞姑娘葉蓮娜·奧斯塔彭科,她是今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的女單冠軍。這註定是一場鏖戰。

思考一下:這樣的巔峰對決,如果是男子比賽,還會有主辦方把比賽安排在外場嗎?當然不會了。

問題的根源主要還是溫網賽程安排欠妥。

例如在7月10日“超級星期一”那天,有多場巔峰對決,而主辦方卻將科貝爾和加爾比妮·穆古拉紮(去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冠軍)的比賽安排在了二號球場。遺憾就在於,這場女單比賽真的是一場好戲。穆古拉紮以4-6、6-4、6-4逆轉險勝,這比之後費德勒三盤橫掃迪米特洛夫的男單比賽有觀賞性得多。

這就是溫網政策的問題。

他們辯駁說,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廣大群眾更想看男子比賽。這顯然是一個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狡辯。因為觀眾(不管是現場觀眾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到的更多是男子比賽,而不是女子比賽,所以他們可能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而對於那些持“如果要講公平,那麼女子應該像男子一樣打五局三勝制”觀點的人而言,他們顯然忽視了一個事實——大滿貫女子賽事其實早已被提議改用五局三勝制,遭到一次次拒絕是因為賽事方的時間安排局限,以及一些媒體和贊助商的反對。

事實上,根據最近澳大利亞“超級無板籃球”和“澳式足球聯盟”的女子比賽顯示,如果能更多地報導、更好地推廣女子運動,觀眾數量也不比男子運動少。

而溫網要想推廣女子網球運動,其實也不難。主辦方只需將每天的比賽時間從下午一點提前到上午,就能在中心球場再多加一場女子比賽。

毋庸置疑,如果溫網的主辦方不作任何改變的話,觀眾們之後可能還是只能看到“身著全白的球員”、“被小聲議論的奶油草莓(溫網官方零食)”和其它無聊的種種“傳統”。但願在未來,網球迷們翹首期待兩周賽事的同時,我們還能看到女性球員被更公正地對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