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河南小河裡的隱居著和600年藏書浮漂?到底誰是正版西夏後裔

200年春天當地媒體報導這裡生活著西夏人的後裔, 引起社會對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南李村的關注。 此前就有河南的有關媒體爆出西夏後裔, 在河南濮陽市也出現同樣的新聞。 那關於河南出現兩個版本的西夏皇族後裔, 究竟那個是真的了?

小河裡的隱居著

河南的新安縣屬於山川丘陵地形, 在離縣城10公立左右的穀底就是十甲裡村, 村裡坐落在群山環繞的山谷裡, 只有一處通向外面的出門。 生活在這裡的李氏家族用祖墳的墓碑和墓誌銘向外面宣稱他們是黨項後裔。 墓碑上記載著“孤遠祖諱恒, 為元太祖總管, 至世祖升副元帥, 賜以寶劍, 與宋合型討金人。 ”墓碑開篇從一個叫李恒的人寫起, 然後交代了其子孫在元代為官, 居住在現河南洛陽西, 元朝滅亡後他的子孫為了避禍來到這個小山谷居住。

西夏亡國後, 蒙古人對西夏皇族後裔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

那麼西夏後裔怎麼會在元朝擔任軍職?原來雖然蒙古對西夏皇族後裔一直存在警惕, 但對歸化的西夏人委以官職, 隨著蒙古人南征大批西夏人被編入戰爭, 組成“探馬赤軍”成立戰爭前沿的推動著。 元建國後, 大批西夏工匠被重用, 成了西夏名族等級中的色目人。

那麼墓碑上記載的李恒是否像歷史上記載的一樣, 他是如果成為元朝的軍官的?首先按時間來推算, 成傑思汗時期, 李恒還沒有出生, 怎麼可能就當官了。 歷史上的確有記載李恒擔任過總管, 但任命他的是忽必烈。 1270年春, 在蒙古人攻伐宋朝的戰爭中, 李恒率軍打敗宋朝守衛襄陽的戰將呂文煥, 之後有率精兵攻破樊城, 兩城之戰李恒得到元朝代的賞識。 1275年李恒奉命守衛鄂州, 後跟隨右丞相阿裡海牙到洞庭生擒高世傑, 為自己的政治有贏得籌碼。 在以後的戰爭中, 這位黨項族後裔先後為元朝廷打下江南許多城池, 1278年被元朝廷任命為蒙古漢軍都元帥, 率軍直入廣州, 迫使宋將陸秀夫,

張世I傑等集體跳海, 徹底滅亡了宋朝。 後來李恒和來阿八赤等歸順元朝的西夏戰將, 跟從皇子鎮南王征戰今天的越南, 最後中毒死在思明州。 李恒戰死越南那麼他的子孫怎麼會在河南出現, 這塊墓碑的真實性, 這些還需專家進一步考證。

600餘年《述善集》

《述善集》是西夏後裔唐禿喜於元末編寫的一部詩文集, 書中分為“善俗',‘育才',"行實;三卷, 卷後附有”伯顏宗道傳'全書4萬餘字, 主要講述楊氏先人的祖德, 保存了西夏後裔遷居濮陽前後的完整歷史資料。

“善述集'證實河南濮陽楊氏至今傳28世, 濮陽15個村莊4000余楊氏人是西夏亡國元朝賜姓的西夏後裔, 也是我國目前明確有文字記述的西夏黨項後裔最大的移民族群。《善述集》的作者就是屬於隨蒙古人轉戰各地後遷居濮陽的西夏人後裔,元政府對隨軍南下的“探馬赤軍”在戰爭結束後實行就地屯田的政策,回回人也被就地安置在今河南,山東,雲南等地就是證明。

隨著歷史的進展當地人已經完全漢化,只有歷史講述著他們祖先的輝煌。他們不像陝北西夏後裔哪樣尚武,重酒量的性格截然不同。

也是我國目前明確有文字記述的西夏黨項後裔最大的移民族群。《善述集》的作者就是屬於隨蒙古人轉戰各地後遷居濮陽的西夏人後裔,元政府對隨軍南下的“探馬赤軍”在戰爭結束後實行就地屯田的政策,回回人也被就地安置在今河南,山東,雲南等地就是證明。

隨著歷史的進展當地人已經完全漢化,只有歷史講述著他們祖先的輝煌。他們不像陝北西夏後裔哪樣尚武,重酒量的性格截然不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