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咸豐朝第一扛把子——肅順的崛起

大夥兒都知道慈禧太后是通過辛酉政變登上大清朝最高統治寶座的, 而辛酉政變所針對的物件就是咸豐帝留給自己兒子的所謂『顧命八大臣』, 也叫肅順集團, 當事人也稱之為『肅黨』。 因此就好奇了, 肅順到底是什麼樣的狠角色?能讓當時的兩宮皇太后加上恭親王奕䜣, 才能扳倒?今日筆者就來叨叨這位咸豐朝第一扛把子——顧命八大臣之首的肅順。

1、肅順的家世

清朝有所謂的『八大鐵帽子王』, 這其中就有一個封號為鄭親王的, 這位第一位鄭親王名叫濟爾哈朗, 他的父親與努爾哈赤是一母同胞, 而濟爾哈朗在清初戰功赫赫,

因此他的爵位被定為『世襲罔替』。

到了道光、咸豐年間, 鄭親王的爵位就到了一個叫端華的手上, 雖然他爵位高、資格老, 但是才能一般, 不能在中國面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有所作為, 不過他有一個弟弟, 名叫肅順, 而這位肅順同志, 以其鐵腕強力手段和突出的政治才能, 在力求革新的咸豐朝中脫引而出, 後來咸豐帝病死, 他就成了『顧命八大臣』中的核心。

電影《火燒圓明園》中的顧命八大臣

2、肅順的履歷

肅順原來就是北京城中一閒散宗室, 在道光一朝並沒有受到重用, 例行公事, 襲了『三等輔國將軍』的爵位。

不過其人剛毅果敢, 博聞強記, 據說只要見到一個人, 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他的容貌。 而是錐子總會戳穿衣服的, 他這樣的性格, 遇上剛即位的咸豐帝, 那肯定擦出一系列火花。

這不, 在他的哥哥鄭親王端華的引薦下, 肅順很快得到了咸豐帝的賞識。 咸豐四年, 擔任授御前侍衛, 工部侍郎, 咸豐七年肅順被擢升為左都禦史、理籓院尚書, 仍然兼任都統職務。

咸豐八年(1858年), 調禮部尚書, 仍管理籓院事, 隨後又調回戶部任職。

肅順與咸豐帝

雖然六部名義上是一樣的, 但實際上戶部權力最大, 而工部權力最小, 雖然肅順看起來都是在六部任職, 但實際上他的官位是一路上升, 從無左遷。 可見咸豐帝對肅順的寵倖。

到了咸豐十年, 這樣大權力的肅順, 身邊自然就聚集了一批人, 主要為他的哥哥鄭親王端華、怡親王載垣等等。

而這樣一批人, 也同時支持著咸豐帝的新政, 他們提拔上的一些漢臣, 這例如曾國藩。 為後來的『同光中興』奠定了基礎。

3、肅順用人政策與漢臣的崛起

滿清入主中原以來, 一直對漢族官僚採用打壓政策, 雖然表面上滿大臣與漢大臣的名額是一樣的, 但是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是漢人, 這就造成了事實上的不平等。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咸豐朝, 那時候經過長時間的安逸, 八旗完全不能適應新時代的作戰要求, 清朝的軍隊在與太平軍的戰鬥中, 戰況那叫一瀉千里, 最慘的時候太平軍差一點打進了北京城。

這種情況下,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滿洲人打仗是不行了, 唯一的辦法就是啟用漢人。

肅順是一代梟雄, 自然看到了這點, 據說他就經常對身邊人說:『咱們旗人渾蛋多, 懂得什麼?漢人是得罪不得的。 』因此他對後來的『同光中興』名臣例如曾國藩和胡林翼等推崇。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受到肅順影響的咸豐帝才開始大膽重用漢人,後來的湘軍集團和淮軍集團的崛起,不得不說與肅順的保舉有莫大關係。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受到肅順影響的咸豐帝才開始大膽重用漢人,後來的湘軍集團和淮軍集團的崛起,不得不說與肅順的保舉有莫大關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