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易中天先祖在越南殉國,背後真相令人歎息

越南古稱交趾, 最初指的是現在的廣東和越南北部地方, 秦朝開始將越南北部地方設置為交趾郡。 唐朝時期在此設置安南都護府, 故越南又稱安南。 五代十國時期, 越南歸屬南漢, 後來越南本地貴族吳權發動叛亂, 建立吳朝, 越南從此獨立。

北宋初年, 越南丁氏政權取代吳朝, 正式稱帝, 接受宋朝冊封, 從此, 越南就成為中國的藩屬國。

後來越南幾度經歷朝代更迭, 到了中國明朝時期, 已經是陳氏王朝掌國。 此時越南國內發生了一場政變。 1400年, 陳朝外戚胡季犛發動政變, 廢除陳朝國主少帝而自立, 建立大虞帝國,

隨後立兒子胡漢倉為帝, 自己做了太上皇。

胡季犛雕像

1403年, 胡漢倉派使者上表明成祖朱棣, 謊稱陳朝皇室絕後, 自己以皇帝外甥的身份繼承大統, 請求朱棣冊封, 朱棣未加詳查, 即冊封胡漢倉為安南國王。 可是, 在越南方面, 原陳朝皇室一位王子陳天平卻逃過了胡季犛的屠殺,

居然與胡漢倉的使者同時到達明朝當時的首都南京, 兩相對質, 胡漢倉謊言被戳破。 朱棣收回成命, 派遣五千人軍隊護送陳天平回國即位。

誰知胡季犛表面上表示服從明朝的安排, 私下卻埋伏重兵, 將明朝軍隊殺得丟盔棄甲, 陳天平也在混亂中被殺。 消息傳到南京, 朱棣震怒, 立刻派大軍直接將越南滅國, 胡季犛父子君臣被押解回南京。

明成祖朱棣像

接著朱棣一不做二不休, 乾脆就把越南作為大明的國土, 改設交趾承宣佈政使, 下轄十五個府。 這十五個府中, 諒山府知府名字叫易先, 他就是當代著名歷史學者易中天的十八世祖。

易先, 湖南汨羅人, 以國子監生身份出任諒山知府。 在任期間, 易先執政清明, 在百姓中口碑相當好, 就在易先任期屆滿將要回京覆命時, 當地百姓的百般挽留, 於是朝廷命他繼續擔任諒山知府。 (《明史》:易先。 。 。 。 。 。 有善政。 歲滿還朝, 郡人乞留。 詔進秩三品還任。 )

著名學者易中天

然而像易先這樣的好官在當時的越南地區並不多見, 當時明朝派駐當地的官吏大多是腐敗無能之輩, 並且對待當地百姓極其嚴酷, 這招致了當地人的強烈反彈。 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 越南清化省豪強黎利在藍山發動叛亂(越南方面稱之為藍山起義)。 由於明朝軍隊應對失策, 叛亂愈演愈烈。

永樂皇帝一生戎馬倥傯, 他帶領的軍隊一向予取予求, 卻在越南這塊彈丸之地陷入戰爭泥沼, 直到朱棣去世也未能平定當地的叛亂。

黎利塑像

朱棣去世後, 越南的局勢更趨惡化。 黎利穩定了自己的根據地, 並且開始向越南全境發動進攻。 等到朱棣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繼位後, 局勢越發不可收拾,宣宗連換兩任平叛總指揮,均無能為力。連年征戰,大明朝不僅損兵折將,而且軍費消耗巨大,巨大的財政壓力也讓宣宗不得不考慮從越南撤軍問題,只是貿然撤軍有損于上國的威嚴,宣宗一直在尋找一個契機以便體面的退出越南戰場。

明宣宗朱瞻基

就在明朝進退維谷的時候,黎利卻勢如破竹,很快,易先駐守的諒山府也迎來了黎利的大軍。易先此時明白,整個越南地區已經基本淪陷,僅憑自己一座孤城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抵擋敵軍的腳步,但是作為朝廷命官,他守土有責,皇帝並未下令撤退,他就必須死守到底。他根本不知道遠在北京的天子此時已經決定放棄越南了。易先憑著一腔熱血率領城內官兵拼命死守,然而,畢竟諒山孤木難支,且外無援兵,最終諒山城破,易先自縊殉國,家中妻兒老小十八口人也追隨易先同日殉難。

易先殉國後不久,明朝與越南雙方議和,越南獨立,並且作為明朝的藩屬國而得到明宣宗的冊封。從此中原王朝再也沒有染指過越南。

易先駐守的越南諒山今日風光

宣宗皇帝有感于易先的赤膽忠心,追認易先為廣西布政司右參政,賜諡號“忠節”。而易先的二兒子當時沒有隨父從軍,留在了湖南老家,為易氏家族繁衍生息,這就是易中天的先祖。

局勢越發不可收拾,宣宗連換兩任平叛總指揮,均無能為力。連年征戰,大明朝不僅損兵折將,而且軍費消耗巨大,巨大的財政壓力也讓宣宗不得不考慮從越南撤軍問題,只是貿然撤軍有損于上國的威嚴,宣宗一直在尋找一個契機以便體面的退出越南戰場。

明宣宗朱瞻基

就在明朝進退維谷的時候,黎利卻勢如破竹,很快,易先駐守的諒山府也迎來了黎利的大軍。易先此時明白,整個越南地區已經基本淪陷,僅憑自己一座孤城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抵擋敵軍的腳步,但是作為朝廷命官,他守土有責,皇帝並未下令撤退,他就必須死守到底。他根本不知道遠在北京的天子此時已經決定放棄越南了。易先憑著一腔熱血率領城內官兵拼命死守,然而,畢竟諒山孤木難支,且外無援兵,最終諒山城破,易先自縊殉國,家中妻兒老小十八口人也追隨易先同日殉難。

易先殉國後不久,明朝與越南雙方議和,越南獨立,並且作為明朝的藩屬國而得到明宣宗的冊封。從此中原王朝再也沒有染指過越南。

易先駐守的越南諒山今日風光

宣宗皇帝有感于易先的赤膽忠心,追認易先為廣西布政司右參政,賜諡號“忠節”。而易先的二兒子當時沒有隨父從軍,留在了湖南老家,為易氏家族繁衍生息,這就是易中天的先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