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游韓國道教祖庭金仙觀

金仙觀坐落於子午峪, 進過常常的子午古道, 一路而上, 這條古道自戰國就已經出現, 後來幾經戰火, 古道荒廢, 知道清朝時期左宗棠左公恢復古道, 即為現今的遺址。

本來昨日是準備拜訪任法融道長, 但因為種種事情, 未能成行, 古樓觀之行也變成了這次的金仙觀之行。

從山道而上, 只見一個牌坊, 最上一個道字, 中間招牌是金仙觀三字, 有對聯“千里棧道通子午, 萬頃煙霞會玄都”一陣仙音曠然, 已經到了道山之上, 進入道山, 在金仙觀山門對面, 有一九龍壁, 九龍形態各異, 正映金仙, 金仙觀中前面大多是居院, 直進門是一道階梯, 階梯上有福祿壽喜等字, 拾階而上, 正面神仙二字當頭棒喝, 此時已登九天雲階, 不在凡俗之中了, 柴米油鹽醬醋茶已成過往, 眼前只有清茶禪音, 古觀鐘鳴。

繞過神仙, 有數殿橫陳, 進入太歲殿, 十二太歲將軍分立兩旁, 中間太歲一首八臂,

兩手掐法訣, 其他六手有拿弓箭, 也有三清鈴等物的, 看其面貌, 須歎一聲:真煞神也。

上面祭祀金可紀仙人, 我之前未在資料上見過這位元神仙人物, 不知究竟是何人, 後來才知道, 此人乃是韓國道教鼻祖, 傳說受鐘離權點化, 而後回韓國傳道, 金仙觀因為年代久遠, 早已消失, 只是十年之前韓國出資, 以及諸善信的幫助下, 終於重建起來, 見到許多關於主持賈慧法道長的事蹟, 頗為感動, 在道觀負債的情況之下, 依舊修建小學, 幫助困難家庭, 真是一代高道, 今日查閱資料, 原來梁興揚道長也是金仙觀中的常駐道士, 師父正是賈道長, 雖然一直不喜梁道長文章之中的那種淡淡銳氣, 但是終究觀念總對, 也就無需吹毛求疵了。

而後過來到財神殿, 又到太清宮, 再有慈航殿, 我進廟必拜, 但是跪拜神仙卻是極少, 太清宮內供奉三清天尊, 我上了注香, 而後三跪九叩首, 道教最高尊神。

而後與同遊一起入慈航殿, 他一進去就說觀音娘娘, 或許年輕好勝, 我說:這是慈航真人,

他說:哦, 我還以為是觀音娘娘呢?然後我才笑著解釋道:觀音在道教之中, 道號為慈航真人, 在佛教為觀世音菩薩, 而後我在慈航殿內閉目誦一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出來之後, 見旁邊有一拱門, 上面寫通玄, 我與同遊不解其意, 見是小道, 二人都有心一遊, 遂入小道, 小道兩旁時有草木, 遮蔽天光, 如同進入一樹洞之中, 感覺真是踏著仙路上青天, 路有一腳之寬, 好在我與同遊二人都是山中長大的孩子, 山路如履平地, 走著走著, 有三道小路, 一道小路前面棧道斷裂, 已成絕路, 旁邊掛著危險不能通過之語, 另一路三兩步上去變成絕路, 其崖而裂, 只有一些剛長出的青草, 另一路一道另一峰, 不知遠近。

我們最終選擇絕路, 攀著石頭而過,

一路向上, 遇到一突出岩石, 山風襲來, 一時間如上雲端, 坐在危崖邊上, 結跏趺坐, 抱太極印, 一會兒便感覺神清氣爽, 天人合一了, 只是初步修行, 雜念頗多, 坐了一會兒, 便和同遊一起繼續上山, 又有二路, 擇一路而上, 其為死路, 另一路過, 只有一人能行, 此時已覺得發現洞天福地, 心情不能自己, 三步並作兩步, 半人高岩一步而上, 來到一山頂圓臺, 不大, 卻是一覽眾山小, 與路相對處, 立一石碑, 書:玄都壇。

玄都壇上, 似已到了天宮上面, 山下喧囂之聲早已消失, 只剩下風吹樹葉的聲音, 偶有山鳥嚶嚶鳴叫。

在玄都壇上善坐良久後, 與同遊一起撿起玄都壇上的垃圾, 大多是煙頭, 還有一些紙巾及優酪乳盒子, 而後尋路而下, 不時,已返回金仙觀,出觀後,天雨時作,漸漸變大,二人淋雨前行,倒也樂得自在。

與我同游者,同事安世超也。

附:游玄都金仙觀

今日雲遊金仙觀,雲氣間水入仙都,嚶嚶轉鳴,咻咻相應。入雲間山清水秀,踏玄都險峰孕靈。抬頭望,壓頂黑雲是虎形,俯觀察,幽幽仙路是真龍,乘虎重返九天間,交遊太上飲龍泉,騎龍下入‘通玄’道,來遇仙長飲瓊漿,不願與交世俗丁,但求仙心脫凡塵。

伏惟尚饗,太清宮內遇天尊,志心朝禮,慈航殿內誦真言,太清宮上,太清宮上解玄音,有名更說無名始,玄之又玄來暢玄,道德聲內正形骸,更越五音使心消。慈航殿上,慈航殿上悟般若,菩提不知為何物,靈台更是無跡尋,心無掛礙形漸消,三世諸佛得慧音。

未初天作雲雨,出金觀下玄壇,雨中更有真味道,天雨來滌真心靈,再入玄都時,已是雲中人。

不時,已返回金仙觀,出觀後,天雨時作,漸漸變大,二人淋雨前行,倒也樂得自在。

與我同游者,同事安世超也。

附:游玄都金仙觀

今日雲遊金仙觀,雲氣間水入仙都,嚶嚶轉鳴,咻咻相應。入雲間山清水秀,踏玄都險峰孕靈。抬頭望,壓頂黑雲是虎形,俯觀察,幽幽仙路是真龍,乘虎重返九天間,交遊太上飲龍泉,騎龍下入‘通玄’道,來遇仙長飲瓊漿,不願與交世俗丁,但求仙心脫凡塵。

伏惟尚饗,太清宮內遇天尊,志心朝禮,慈航殿內誦真言,太清宮上,太清宮上解玄音,有名更說無名始,玄之又玄來暢玄,道德聲內正形骸,更越五音使心消。慈航殿上,慈航殿上悟般若,菩提不知為何物,靈台更是無跡尋,心無掛礙形漸消,三世諸佛得慧音。

未初天作雲雨,出金觀下玄壇,雨中更有真味道,天雨來滌真心靈,再入玄都時,已是雲中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