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代名儒朱熹因何捲入“桃色新聞” 被指控與尼姑有染?

在網路上搜“朱熹”, “偽君子”、“小人”這些頗帶貶義色彩的詞急不可耐的蹦出來, 讓人大跌眼鏡, 印象中作風應該優良, 品德應該高尚的一代大儒, 怎麼就捲入桃色新聞, 背負上與兒媳有染, 娶尼姑為妾這樣的駡名?

朱熹, 中國南宋著名思想家, 宋代理學集大成者, 提倡“存天理, 滅人欲”, 通俗一點說就是提倡人的欲望要有一個限度。 《宋史》裡記載, 監察禦史沈繼祖, 也就是當時的最高檢察院檢察員, 彈劾朱熹十大罪狀, 指出朱熹生活作風有嚴重問題, “誘引尼姑二人以為寵妾”“家婦不夫而孕”, 納兩位尼姑為妾, 致使守寡的兒媳懷孕, 每一條罪狀都能對朱熹造成萬點傷害。 這些罪狀都只是書面上的指責, 沈繼祖並未提供確切證據, 但朱熹自己卻供認不諱。 他承認自己“私故人財”、“納其尼女”等等罪狀, 還懺悔說“深省昨非, 細尋今是”, 向皇帝表示要痛改前非。

這一事件被稱為“慶元黨案”,

真相如何, 在歷史上頗有爭議。 反朱熹黨認為這一事件揭穿了朱熹“偽君子”的真面目, 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場殘酷的政治鬥爭, 朱熹慘遭政敵陷害無力辯駁, 很可惜朱熹自己最終認罪, “慶元党案”成為後世嘲諷朱熹“滿嘴仁義道德、成天男盜女娼”的主要把柄。

如果是被潑髒水, 這髒水也是害苦了朱熹千年。 那為什麼朱熹被指氣節不如一名妓女呢?說法有兩種。 說法一:朱熹與台州知府唐仲友是死敵, 兩人誰也看不慣誰, 學術、政治理念上都有分歧。 朱熹彈劾唐仲友“違法擾民, 貪污淫虐, 蓄養亡命, 偷盜官錢”。 為了扳倒政治對手, 朱熹決定從生活作風入手。 朱熹見唐仲友與官妓嚴蕊來往密切, 那個時代官妓只能賣藝不能賣身, 朱熹指控唐仲友不僅與官妓嚴蕊看星星看雪看月亮, 還幹了不可描述之事。 嚴蕊隨即被關押, 但她絕口否認與唐仲友的不正當關係, 遭嚴刑拷打也沒有屈服, 她在獄中說的有理有節:“為賤妓,縱使與太守有染,科罪不致死。 然是非真偽,豈可妄言以汙士大夫。

雖死不可汙也!”, 即使是我們倆發生了什麼, 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更何況我們倆根本就沒有發生什麼, 我絕不會屈打成招, 污蔑唐仲友。

大官人與妓女的桃色新聞很快鬧得人人皆知, 皇上也不太關心, 最後案子不疾而終。 直到朱熹調任,岳飛的兒子岳霖接任,嚴蕊才被釋放出來。 嚴蕊寫下一首流傳千古的名詞《蔔運算元》:不是愛風塵,似被前身誤。 花落花開自有時,總是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 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這句詞中有自辯, 有自傷, 也有不平的怨憤, 不卑不亢, 婉轉地表達了自己的委屈和願景。 對於嚴蕊這首詞, 朱熹堅持認為《蔔運算元》並非嚴蕊所作,而是唐仲友找人代筆,

朱熹此舉被人詬病為打擊報復。 這首詞自宋代以來, 古籍刊載和評論甚多, 除朱熹認為不是嚴蕊所作之外, 一致公認是嚴蕊的作品。

說法二:朱熹全國巡曆到台州時, 發現這個在宰相王淮庇護下的知州成為了唐仲友逍遙橫行的貪污王國。 朱熹奏劾唐仲友, 揭露唐仲友催逼租稅、貪虐殘民、植黨淫惡等罪狀。朱熹前後彈劾唐仲友共六次,無可奈何,他身後有王淮這座靠山,還是沒能讓唐仲友這個貪官得到應有的懲罰,朱熹只能用棄官歸隱表示最後的抗議。14年之後,王淮手下一個叫洪邁的人虛構了一個嚴蕊作《蔔運算元》訴冤情的風流豔案,往朱熹身上潑髒水。再過了幾年,朱熹禁錮在家,已經失掉任何可以自我辯白的權力時,洪邁花了44天時間,快速寫成《夷堅志庚》,舊事新編,記載了這則涉及朱熹的才妓豔聞,內容如說法一所述。

關於朱熹的這兩起案子數千年來都爭論不休,偽君子or真小人?朱熹党和反朱熹黨到現在還在打口水仗。這兩件事都涉及到政治“彈劾”,說是政治鬥爭下的鬧劇似乎也不為過,你怎麼看呢?

(全文完)

揭露唐仲友催逼租稅、貪虐殘民、植黨淫惡等罪狀。朱熹前後彈劾唐仲友共六次,無可奈何,他身後有王淮這座靠山,還是沒能讓唐仲友這個貪官得到應有的懲罰,朱熹只能用棄官歸隱表示最後的抗議。14年之後,王淮手下一個叫洪邁的人虛構了一個嚴蕊作《蔔運算元》訴冤情的風流豔案,往朱熹身上潑髒水。再過了幾年,朱熹禁錮在家,已經失掉任何可以自我辯白的權力時,洪邁花了44天時間,快速寫成《夷堅志庚》,舊事新編,記載了這則涉及朱熹的才妓豔聞,內容如說法一所述。

關於朱熹的這兩起案子數千年來都爭論不休,偽君子or真小人?朱熹党和反朱熹黨到現在還在打口水仗。這兩件事都涉及到政治“彈劾”,說是政治鬥爭下的鬧劇似乎也不為過,你怎麼看呢?

(全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