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3天之後第一批特斯拉Model 3將正式交付!如果你還不知道這3點,那麼3年之後將會被時代拋棄

特斯拉Model 3馬上就要來啦!

在這個月初, 全球第一位Model 3車主已經進行了一大波買家秀, 刷了一大波存在感。

7月28日, 也就是三天后(北京時間本週六淩晨),

特斯拉將在加州舉行Model 3的首批交車盛典!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Model 3車主將誕生!

特斯拉Model 3的電池、電機等核心零部件, 是在特斯拉位於美國內華達州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 1生產, 這座工廠已經進入第一階段試運行了。

然後特斯拉把這些零部件和車身再運到加州靠近三藩市的Fremont工廠進行總裝。

目前Model 3單月的產能只有100輛, 年底號稱能實現月產2萬輛。 所以, 車叫獸團隊裡的門子的5000號Model 3訂單, 可能要到10月左右才能生產出來呢。

但是這並不妨礙叫獸為Model 3的正式交付感到興奮啊!因為這標誌著汽車業的全新時代已經到來了!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純電動車, 都是在走高大上的路子。 比如說售價87.39萬起的特斯拉Model X, 基本就是有錢人的大玩具。

在國內, 離開了幾個對電動汽車有牌照等扶持政策的大城市外, 很少能夠看到有人購買純電動汽車。

這個從另一組資料也能看得出。

7月初, 總部位於美國的研究機構JL Warren Capital發佈了一份關於特斯拉的研究報告, 其中最震撼的部分說, 今年1-5月特斯拉出口到中國市場的電動車累計有7000多輛, 但其中有約6000輛都沒有上牌。

這種沒上牌的車輛, 一般都認為就是待售車輛, 屬於庫存車。

6000輛未上牌的電動車,

大約相當於特斯拉在國內9個月的庫存量。 所以, 在大家只看到特斯拉的光鮮之餘, 請不要再看看本質——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依然只是有錢人的玩具或者限牌城市的車牌解決方案。

那麼Model 3呢?

關注這款車型的同學都知道, Model 3是一款價格適中的純電動車。

Model 3在美國的起售價格是3.5萬美元,在國內的售價預計會在30~35萬這個區間。這個價格區間的主力銷售車型是什麼呢?

寶馬3系、賓士C級、奧迪A4L,這三款車在國內基本都能達到月銷近萬台的水準。以特斯拉Model 3的品牌逼格、關注度及產品力,面對這三大競爭對手毫不示弱。

這是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消費級純電動車。

而Model 3的正式交付,背後所反映出來的本質是什麼呢?

第一個關鍵字:電池技術取得了大突破。

Model 3使用了的全新電池,不再是Model S和Model X上使用的18650,而是21-70。21-70是當前可量產的電池中,能量密度最高且成本最低的型號。21-70的電池能量密度在300Wh/kg左右,比Model S和Model X的電池系統提高20%。

同時,特斯拉電池研究小組在生產21-70電池中使用了一種新型技術,這項技術可讓汽車在形式48萬公里之後,電池衰減比例僅為5%。也就是以每年行駛2萬公里計算,理論上,Model 3在連續開24年後,電池容量仍然可以達到出廠容量的95%。

在實現以上性能突破的同時,Model 3的電池成本降到了125美元/kWh!在2012年,特斯拉Model S量產上市的時候,電池的價格是227美元/kWh,電池成本下降了80%。

如果你對這個數字感覺依然不夠強烈的話,那麼接著再看:根據麥肯錫的測算,當電動汽車的電池價格下降到100美元/kWh以下時,純電動汽車將會對燃油汽車行程成本優勢!

在早年的機構預測中,到2020年左右電池的價格才會下降到100美元/kWh。而Model 3正式量產會讓電池價格下降的速度更快(技術大範圍應用拉低邊際成本)!

不依賴大螢幕、鷹翼門這些嘩眾取寵的配置,完全可以與傳統燃油車硬碰硬互懟的純電動車將要到來。

成本的大大降低,讓特斯拉不用再為Model 3的銷量擔憂,畢竟這款車的期貨就賣掉了50多萬輛,這些可都是付了真金白銀定金的准車主們啊。

這也是為什麼特斯拉的市值能夠達到如此的高度——一個穩定了近百年的汽車行業,終於迎來了一次大變革。

終於能夠在成本上和傳統燃油汽車硬碰硬互懟了,這其實也意味著特斯拉終於特麼能賺錢了。

所謂溫飽思淫欲,接下來特斯拉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探索未來如何和妹子在車裡玩兒了。

上圖是特斯拉Model 3的內飾,和埃隆·馬斯克之前放的嘴炮一樣,Model 3取消了傳統汽車的儀錶盤,整車只有一塊中控屏;取消了車內幾乎所有按鈕,Autopilot功能直接集成到了懷擋檔把上。

這意味著Model 3的駕控交互體驗,會和現在所有的車都不一樣,包括Model S和Model X。

而以埃隆·馬斯克對產品設計的前瞻性眼光,Model 3的這種駕控體驗,或許標誌著未來汽車普遍的駕控體驗。

就如同10年前第一代iPhone問世時候一樣。

看了Model 3奇葩的內飾設計後,你們是否有考慮過,Model 3這樣的設計除了能博一輪眼球刷一波存在感外,最大的意義在哪裡?

我們看看下面這張圖。

這是叫獸隨手拍的一張保時捷Panamera的內飾,5個儀錶盤,一大堆複雜按鈕,和Model 3完全是兩種互懟的風格。

保時捷講究的是什麼?運動血統與賽道精神,注重駕駛體驗。

那麼相反的,Model 3內飾的潛臺詞是什麼呢?

這是一台經濟的實用的純電動車,它的百公里加速只有5.6秒(對純電動車來說確實不快,Model S最快可以到2.7秒),所以也就別聊什麼運動、駕控了。不聊運動和駕控,你還要啥儀錶盤?Model 3的車主請把這些控制機械的事兒盡可能交給機器去做。

這是一台完全為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場景而設計的車。特斯拉Model 3的交付,意味著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正式開始!

Model 3上的另一個設計也能夠證明這一點。

前面有提到,在特斯拉Model 3上Autopilot(自動駕駛操縱杆)被放到懷擋上,和前進、倒車他們成為同一個級別的檔位!

而在Model S和Model X上,還是採用傳統的單獨撥杆的方式啟用Autopilot。

這個改變在技術上很簡單,他更大的價值是體現出特斯拉的產品思維:它讓Autopilot提升到了和前進、倒退這樣的基礎操作一樣的級別,更易於感知、易於使用。自動駕駛在Model 3上就如同前進和倒退一樣,是這部車的最基礎的功能!

但是,現在Model 3還不能提供全自動駕駛,一台沒有儀錶盤沒有HUD的車,開起來到底咋樣?

前幾天,美國兩位 Model X 車主在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偶然碰到了一個特斯拉工程師,他正開著一輛 Model 3 進行長途駕駛測試。

於是他們就上去詢問了Model 3的駕駛感受。特斯拉工程師回答說:

你很快就會適應眼前沒有一塊儀錶盤,全靠右邊的中控屏。在夜間開車時,沒有儀錶盤的設計特別好。這樣開車時注意力就能全部集中在路況上,不會時不時瞥一眼儀錶盤。這樣的夜視體驗很好。

明顯感覺這個工程師在為自家的產品吹牛逼嘛...

因為很多年前的雪鐵龍世嘉就曾經取消過儀錶盤,然而,在那個還沒有自動駕駛甚至連定速巡航都還沒普及的年代,那台車的駕駛體驗真的很酸爽。

那麼特斯拉Model 3的駕駛體驗是否會像當年的雪鐵龍世嘉那樣酸爽呢?可預見的,3天之後將會有一大波資訊刷屏。

Model 3在美國的起售價格是3.5萬美元,在國內的售價預計會在30~35萬這個區間。這個價格區間的主力銷售車型是什麼呢?

寶馬3系、賓士C級、奧迪A4L,這三款車在國內基本都能達到月銷近萬台的水準。以特斯拉Model 3的品牌逼格、關注度及產品力,面對這三大競爭對手毫不示弱。

這是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消費級純電動車。

而Model 3的正式交付,背後所反映出來的本質是什麼呢?

第一個關鍵字:電池技術取得了大突破。

Model 3使用了的全新電池,不再是Model S和Model X上使用的18650,而是21-70。21-70是當前可量產的電池中,能量密度最高且成本最低的型號。21-70的電池能量密度在300Wh/kg左右,比Model S和Model X的電池系統提高20%。

同時,特斯拉電池研究小組在生產21-70電池中使用了一種新型技術,這項技術可讓汽車在形式48萬公里之後,電池衰減比例僅為5%。也就是以每年行駛2萬公里計算,理論上,Model 3在連續開24年後,電池容量仍然可以達到出廠容量的95%。

在實現以上性能突破的同時,Model 3的電池成本降到了125美元/kWh!在2012年,特斯拉Model S量產上市的時候,電池的價格是227美元/kWh,電池成本下降了80%。

如果你對這個數字感覺依然不夠強烈的話,那麼接著再看:根據麥肯錫的測算,當電動汽車的電池價格下降到100美元/kWh以下時,純電動汽車將會對燃油汽車行程成本優勢!

在早年的機構預測中,到2020年左右電池的價格才會下降到100美元/kWh。而Model 3正式量產會讓電池價格下降的速度更快(技術大範圍應用拉低邊際成本)!

不依賴大螢幕、鷹翼門這些嘩眾取寵的配置,完全可以與傳統燃油車硬碰硬互懟的純電動車將要到來。

成本的大大降低,讓特斯拉不用再為Model 3的銷量擔憂,畢竟這款車的期貨就賣掉了50多萬輛,這些可都是付了真金白銀定金的准車主們啊。

這也是為什麼特斯拉的市值能夠達到如此的高度——一個穩定了近百年的汽車行業,終於迎來了一次大變革。

終於能夠在成本上和傳統燃油汽車硬碰硬互懟了,這其實也意味著特斯拉終於特麼能賺錢了。

所謂溫飽思淫欲,接下來特斯拉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探索未來如何和妹子在車裡玩兒了。

上圖是特斯拉Model 3的內飾,和埃隆·馬斯克之前放的嘴炮一樣,Model 3取消了傳統汽車的儀錶盤,整車只有一塊中控屏;取消了車內幾乎所有按鈕,Autopilot功能直接集成到了懷擋檔把上。

這意味著Model 3的駕控交互體驗,會和現在所有的車都不一樣,包括Model S和Model X。

而以埃隆·馬斯克對產品設計的前瞻性眼光,Model 3的這種駕控體驗,或許標誌著未來汽車普遍的駕控體驗。

就如同10年前第一代iPhone問世時候一樣。

看了Model 3奇葩的內飾設計後,你們是否有考慮過,Model 3這樣的設計除了能博一輪眼球刷一波存在感外,最大的意義在哪裡?

我們看看下面這張圖。

這是叫獸隨手拍的一張保時捷Panamera的內飾,5個儀錶盤,一大堆複雜按鈕,和Model 3完全是兩種互懟的風格。

保時捷講究的是什麼?運動血統與賽道精神,注重駕駛體驗。

那麼相反的,Model 3內飾的潛臺詞是什麼呢?

這是一台經濟的實用的純電動車,它的百公里加速只有5.6秒(對純電動車來說確實不快,Model S最快可以到2.7秒),所以也就別聊什麼運動、駕控了。不聊運動和駕控,你還要啥儀錶盤?Model 3的車主請把這些控制機械的事兒盡可能交給機器去做。

這是一台完全為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場景而設計的車。特斯拉Model 3的交付,意味著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正式開始!

Model 3上的另一個設計也能夠證明這一點。

前面有提到,在特斯拉Model 3上Autopilot(自動駕駛操縱杆)被放到懷擋上,和前進、倒車他們成為同一個級別的檔位!

而在Model S和Model X上,還是採用傳統的單獨撥杆的方式啟用Autopilot。

這個改變在技術上很簡單,他更大的價值是體現出特斯拉的產品思維:它讓Autopilot提升到了和前進、倒退這樣的基礎操作一樣的級別,更易於感知、易於使用。自動駕駛在Model 3上就如同前進和倒退一樣,是這部車的最基礎的功能!

但是,現在Model 3還不能提供全自動駕駛,一台沒有儀錶盤沒有HUD的車,開起來到底咋樣?

前幾天,美國兩位 Model X 車主在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偶然碰到了一個特斯拉工程師,他正開著一輛 Model 3 進行長途駕駛測試。

於是他們就上去詢問了Model 3的駕駛感受。特斯拉工程師回答說:

你很快就會適應眼前沒有一塊儀錶盤,全靠右邊的中控屏。在夜間開車時,沒有儀錶盤的設計特別好。這樣開車時注意力就能全部集中在路況上,不會時不時瞥一眼儀錶盤。這樣的夜視體驗很好。

明顯感覺這個工程師在為自家的產品吹牛逼嘛...

因為很多年前的雪鐵龍世嘉就曾經取消過儀錶盤,然而,在那個還沒有自動駕駛甚至連定速巡航都還沒普及的年代,那台車的駕駛體驗真的很酸爽。

那麼特斯拉Model 3的駕駛體驗是否會像當年的雪鐵龍世嘉那樣酸爽呢?可預見的,3天之後將會有一大波資訊刷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