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縱身一躍為革命 狼牙山峰緬懷英烈

長城網7月27日訊7月22日, 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狼牙山景區遊人如織。 除優美的自然風光外, 紅色主題成為遊客來此的目的所在。

狼牙山的名字, 是從什麼時候叫起來的, 沒人說得清楚, 但是因為什麼開始叫響的, 卻是盡人皆知——狼牙山五勇士。 五位英勇的八路軍戰士, 為掩護大部隊撤離, 在耗盡彈藥的情況下, 寧願跳崖也不願被俘虜的豪情被後人銘記與歌頌。

狼牙山五勇士雕像矗立于山腳下。 記者 甯曉雪 攝

7月底的狼牙山,細雨濛濛, 記者沿石階逐級而上, 途徑棋盤陀石碑到達位於山頂的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 站立於塔下, 望遠處山巒, 時光似乎倒回到烽火歲月, 耳畔縈繞著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這五位英雄在縱深一躍前, 用生命發出的呼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

1941年, 侵華日軍對晉察冀根據地河北易縣的狼牙山地區抗日根據地進行了連續的“掃蕩”,

妄圖以兇殘的“三光”政策, “蠶食”抗日根據地。

1941年9月23日, 日軍3000多人在飛機、大炮掩護下, 進攻狼牙山一帶, 企圖一舉消滅晉察冀一分區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一團。 24日, 日偽軍突然包圍了狼牙山地區, 將一團以及易縣、定興、徐水、滿城四個縣的遊擊隊以及周圍人民群眾共2000多人圍住, 形勢十分嚴峻。

狼牙山五勇士陳列館內景。 記者 甯曉雪 攝

團長邱蔚急速將此情報告楊成武司令員, 為解救遊擊隊員與當地百姓, 楊成武司令員制定了“圍魏救趙”的作戰方案, 命令三團、二十團佯攻管頭、松山、甘河一帶日軍, 促使日軍從狼牙山東北方向調兵增援, 以便於被圍的遊擊隊員與人民群眾從狼牙山東北方向突圍。

掩護部隊轉移的重任落在了七連的肩上。 午夜, 團長邱蔚指揮部隊及當地群眾從盤陀路安全地轉移到了田崗、牛崗、松崗一帶。 清晨, 日偽軍誤以為我軍已經被包圍, 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 500多日偽軍兇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來。

七連戰士在敵人必經的路上埋下地雷,

炸得日偽軍丟下五十多具屍體慌忙逃竄。 這使得日軍指揮官深信一團已被圍住, 並命令部隊再次瘋狂地向狼牙山方向進攻。 激戰中, 七連戰士大部分犧牲, 連長劉福山身負重傷, 生命垂危。 為了讓大部隊及七連受傷的戰士能安全地轉移, 指導員蔡展鵬命令馬寶玉這班留下堅守。

為了拖住並吸引日偽軍注意力, 馬寶玉帶領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邊打邊向棋盤陀方向撤退, 逐漸把日偽軍引向懸崖絕路。 然而, 當他們退到棋盤陀頂峰時子彈已經全部打光, 就連留給自己的“光榮彈”他們也毫不猶豫地向敵軍投去。 子彈打完, 他們就又舉起石塊向日偽軍砸去。 日偽軍發現他們已經沒有子彈,

便蜂擁向山頂沖來。

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為了不讓日偽軍活捉, 也不想武器落到敵軍手中, 在砸碎槍支後, 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縱身跳下懸崖。

最終, 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壯烈犧牲, 葛振林、宋學義被山崖上的樹枝掛住, 倖免於難。

1986年老英雄葛振林重返狼牙山與青少年一起回顧歷史。記者 甯曉雪 攝

如今的狼牙山,山頂矗立著由聶榮臻題詞的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視死如歸本革命軍人應有精神,寧死不屈乃燕趙英雄光榮傳統”幾個字不僅刻在塔上,更銘刻在中國軍人的心中。而山腳下的的狼牙山五勇士陳列館用一幅幅珍貴的老照片,不斷地向後人訴說著英雄的壯歌。

烽火歲月中,無數的中國軍人用鮮血為人民築起長城。時光慢慢流逝,歷史成為過去,但那些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英雄們卻不會被遺忘。歷史是英雄的墓誌銘,他們將在人民心中永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來臨之際,憶往昔,緬懷英烈。

1986年老英雄葛振林重返狼牙山與青少年一起回顧歷史。記者 甯曉雪 攝

如今的狼牙山,山頂矗立著由聶榮臻題詞的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視死如歸本革命軍人應有精神,寧死不屈乃燕趙英雄光榮傳統”幾個字不僅刻在塔上,更銘刻在中國軍人的心中。而山腳下的的狼牙山五勇士陳列館用一幅幅珍貴的老照片,不斷地向後人訴說著英雄的壯歌。

烽火歲月中,無數的中國軍人用鮮血為人民築起長城。時光慢慢流逝,歷史成為過去,但那些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英雄們卻不會被遺忘。歷史是英雄的墓誌銘,他們將在人民心中永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來臨之際,憶往昔,緬懷英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